燕志暉
(寶雞市鳳翔區果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寶雞 721400)
蘋果黑星病又名瘡痂病,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蘋果病害。我國僅在少數幾個省份發生,被13 個省列為檢疫對象,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近幾年在陜西省個別地方時有蘋果黑星病發病的報道。2021年春季陜西省降雨較往年偏多,5 月份以來,在部分地區的華碩、富士、維納斯黃金、瑞香紅、瑞雪、蜜脆等品種上陸續出現黑星病,個別田塊發病較為嚴重,需要高度重視。
黑星病能侵害葉片、葉柄、果實、花、芽及嫩枝等部位,但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葉片病斑先從葉正面發生,也可在葉背面發生。從花蕾開放到蘋果成熟期都能遭受黑星病的危害,其中從花蕾開放到落花期是最易受害的時期。葉片發病,初為淡黃綠色的圓形或放射狀病斑,后漸變褐色,最終為黑色。病重者,葉片扭曲或卷曲。果實受害,初期為淡黃綠色的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后漸變褐色或黑色,表面產生黑色絨狀霉層。隨著果實膨大,病斑漸凹陷、硬化、龜裂(圖1)。

圖1蘋果黑星病發病癥狀
蘋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Cooke)Winter 屬于子囊菌亞門。菌絲最初無色,漸為青褐色至紅褐色。
蘋果黑星病菌以子囊殼在落葉上或以菌絲體在芽鱗內越冬,子囊孢子至來年春季始成熟,第二年3月底或4 月初子囊孢子開始釋放,隨風雨傳播,傷口侵入,4 月中旬至5 月中旬為子囊孢子的釋放高峰期。在田間子囊孢子主要位于距地面15~30 厘米處。分生孢子是在子囊孢子侵染寄主發病后產生的,出現在5 月中旬以后,6—7 月數量最多,直到9月下旬。葉片發病一般出現在5 月中旬以后,9 月中下旬也有一個小高峰。
濕度與子囊孢子的成熟與釋放密切相關,花蕾開放到落花期間的降雨對病害的發生至關重要。
休眠期徹底清除果園內落葉及病傷落果,摘除樹上僵果,集中燒毀或深埋。
4 月底至5 月份是重點防治時間。
5.2.1 清園于春秋季結合清園,先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成標(成分為硫黃)200 倍液噴灑二次,樹體噴至淋洗狀態(秋冬季與春季各清園一次)。
5.2.2 剛萌芽后噴藥總有效成分含量200 克/升氟酰羥·苯甲唑(美甜)1500~2000 倍液一次。
5.2.3 露紅期噴藥防治結合其他病蟲害防治,選用信生80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2000 倍液。
5.2.4 花后噴藥防治可選用40%咪鮮胺水乳劑1000~1500 倍液+70%丙森鋅600~800 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 倍液+70%代森聯水分散粒劑800 倍液,或60%百泰1500 倍液噴霧。
5.2.5 套袋后噴藥防治總有效成分含量200 克/升氟酰羥·苯甲唑(美甜)1500~2000 倍液+70%品潤500 倍液一次;或12%苯甲·氟唑菌酰胺懸浮劑1500~2000 倍液或20%硅唑·咪鮮胺水乳劑1000~1500 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5000 倍液+ 70%代森聯水分散粒劑800 倍液或70%安泰生6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