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華 陳志揚 彭永強 胡霞 莫光洲
全球糖尿病患者多達2.5 億,我國約0.9 億,占世界1/4。糖尿病并發感染是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因素與遺傳和環境有關,根據流行病學表明,最主要因素為患者過于肥胖、常食用高熱量飲食、自身的體力活動不足。同時患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幾率增加[2]。飲食不當也會引發糖尿病,當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已成為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病癥,糖尿病綜合治療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降糖藥物及自我監測5 項內容。治療糖尿病最基本方法是飲食治療,是任何階段必不可少的措施[3],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經研究表明,糖尿病發病率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總量無關,與食物的升糖指數(GI 值)呈正相關,精準飲食治療對血糖調節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國對食用GI 值53%的發芽糙米進行糖尿病血糖調節的經驗有限,針對患者血糖調節研究其精準度和數量有待加強。因此,積極研究探索應用食用發芽糙米對糖尿病患者血糖調節的臨床效果能為臨床研究積累經驗或填補這方面空白。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中心2018 年7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8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按照隨機分配方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20 例;年齡25~63 歲,平均年齡(43.63±16.71)歲;體重55~62 kg,平均體重為(46.63±12.47)kg。實驗組男20 例,女20 例;年齡26~65 歲,平均年齡(44.42±17.32)歲;體重56~64 kg,平均體重(48.43±12.73)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實驗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且經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食用普通大米,實驗組食用發芽糙米(商品名:長崗坡米芽),兩組均早餐食用50 g,中餐、晚餐各食用100 g,均進行常規烹飪食用。兩組均持續食用1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療效判定標準:顯效:體質量指數(BMI)、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標均處于正常水平,且患者無任何不適感;有效:上述指標均基本處于正常水平上下,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病情無好轉,且血糖水平上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不良反應包括發熱、低血糖及水腫。采用本中心自制生活質量調查量表對患者的情感、精力、軀體感受、心理等4 個方面進行評估,各項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該項指標越優。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2.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實驗組情感、精力、軀體感受、心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 型糖尿病為后天形成的一種疾病。2 型糖尿病通常與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等有一定的關系[4],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與日常飲食不規律,愛吃高熱量的食物以及肥胖也有一定的關系。
發芽糙米是指利用種子發芽這一自然力,使富含維生素、無機鹽、食用纖維的糙米變得易蒸煮,使其口感升級,特別是功效成分被進一步強化,具有一定附加值的米。發芽糙米產品通常帶有0.5~1.0 mm 長的幼芽、且發芽率>80%,主要由幼芽和帶皮層的胚乳構成[5]。發芽糙米實質上是經過一定活化工藝處理的糙米。發芽糙米的必需氨基酸、生理活性物質與糙米相比,種類更多,含量更高。發芽糙米富含的γ-氨基丁酸是糙米的3 倍,大米的10 倍。γ-氨基丁酸是蛋白質的一種,具有多種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心血管調節作用、神經營養性作用、促進生長素分泌的作用、改善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硬化。發芽糙米含有較多的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可防止皮膚氧化損傷,保持皮膚細胞中維生素E 的正常水平,抗血管硬化。三烯生育酚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6]。發芽糙米含有豐富的抗脂質氧化物質、多量的食物纖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鎂、鉀、鈣、鋅、鐵、維生素B 和維生素E等,發芽糙米中還含有白米中很少或幾乎不含的許多物質,如肌醇、植物甾醇、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二十八烷醇等。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糙米達到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而且對糖耐量受損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7]。因為糙米飯的血糖指數會比白米飯的血糖指數低很多,吃同樣數量時有較好的飽腹感,對于控制食量會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能夠幫助肥胖者減肥[8-10]。
綜上所述,發芽糙米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或延緩血糖血脂吸收,減少因糖尿病不良反應導致患者身心痛苦,減輕家人對患者工作、生活憂心,減少用藥和住院次數,可在基層醫療系統推廣應用,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