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神木市第十四幼兒園 楊 慧

一個微風吹拂的早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背上小水壺,開始了他們的徒步之旅。因為是孩子們第一次徒步,我們把目的地設置在距離幼兒園1公里左右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出發了!孩子們很興奮,他們手牽手,一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雖然是平時熟悉的路,但此時仿佛有某種魔力,吸引著孩子們不停討論。走到十字路口時,看到紅燈的孩子們自覺停下了腳步,等到綠燈亮起的時候,隊伍里有孩子說:“趕快過馬路,綠燈亮了。”“不要拉手了,會摔倒的。”“凡凡小朋友還沒過來,我們等一等他。”……很快便到了目的地,孩子們在寬闊平坦的草坪上跑著、跳著、笑著。突然有個聲音傳來:“快看!小草發芽了!”聽到這聲呼喊,所有小朋友都朝這個聲音的方向涌去。很快,更多的聲音冒了出來:“春天來了!”“我也看到了!”“這里有一只甲蟲……”興奮的聲音此起彼伏,燦爛的笑臉洋溢在孩子們紅撲撲的臉蛋上,此時此刻老師們突然明白:教育本應該很簡單。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動作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同時對幼兒要達到什么樣的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3歲幼兒能行走1公里左右;4歲幼兒能連續行走1.5公里左右;5歲幼兒能連續行走1.5公里以上。由此看來,開展徒步活動是培養幼兒力量和耐力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幼兒畢竟不是成人,如果單從運動的角度讓幼兒進行徒步只會讓他們覺得單調無趣,同時浪費了徒步過程中產生的良好教育契機。當徒步不再是活動的唯一目的時,徒步的意義和價值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擴展和延伸。如,幼兒進行長距離徒步不但能鍛煉身體,而且能培養其意志力。徒步時,孩子們情緒愉悅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親近自然、了解周圍生活的機會,促使其學會與周圍不同的人交往以及學習、了解相關的社會規則等。
徒步活動為幼兒打開了一扇門。通過這扇門,孩子們從幼兒園走向外面更加廣闊的世界。在徒步過程中,孩子們學著用雙腳去丈量,用雙手去觸摸,用雙眼去發現,用心靈去體會,用頭腦去思考,從而不斷獲得新的成長。

每一次徒步活動開展之前,我們都會根據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來預設徒步活動內容,如根據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徒步活動“拜訪大樹”。孩子們一起去幼兒園附近的樹林中,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年輪,傾聽“年輪的故事”;撿拾落葉,制作樹葉貼畫,同時了解不同形態的葉子特征;帶著畫板進行大樹寫生……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跳躍、繞障礙走等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釋放了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們全身心沉浸在這種偷快、放松的活動氛圍中。
我們利用幼兒園周邊豐富的環境資源開展精彩的徒步活動,如參觀大劇院、去超市購物、游玩水景公園等。參觀大劇院時,大班的孩子們對電影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到幼兒園后,一些小朋友問我:“老師,我們可不可以看一次電影?”看到小朋友熱切的眼神,我知道了下次徒步活動的教育契機是什么。很快,我就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看電影計劃,同時商量制定出看電影時應遵守的規則。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自覺排隊購票、按票就座、安靜觀影……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看電影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遵守社會規范的重要性;而教師收獲的是在尊重、發現、支持兒童的興趣與需求之后看到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的喜悅。利用身邊的環境資源開展相應的活動,不僅推進了徒步活動的深入開展,而且增進了幼兒的知識經驗積累,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在一次徒步活動中,孩子們剛走到幼兒園門口時,一個小朋友突然喊了一聲:“螞蟻!好多螞蟻!”頓時孩子們全部圍了上去。看到螞蟻們都從一個洞里爬出來,有個孩子指著洞說“老師,看!我找到螞蟻窩了。”于是“找螞蟻窩”便成了孩子們這次徒步活動的主要任務。每次的徒步活動,我都無法預測中途會發生什么。正因為有許多不確定性,反而給幼兒帶來更多學習探究的機會。在徒步過程中,師幼可以一路走一路發現,共同感受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沿途可能會突然跳出一只蚱蜢,老師就及時引導大家觀察蚱蜢;徒步過程中刮風了,教師就引導孩子們討論“風從哪里來”,并在閱讀區投放相關繪本;路過花園時觀察澆水滴灌系統的工作原理;觀察不同建筑物的風格特點……徒步活動將課程的主動權還給孩子,真正實現了從“教師”視野到“幼兒”視野的轉變。
⑴小班幼兒年齡小、耐力不夠,因此小班的徒步路線可選擇幼兒園周邊的小區、公園、廣場等近距離地點。
⑵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耐力,動作靈活度極大地增強,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因此中班可以選擇距離較遠的地點,來回折返的步行時間不超過1.5小時。
⑶大班幼兒可自行制定徒步路線。經過小、中班兩年的徒步經驗積累,大班幼兒對周邊環境非常熟悉。因此在徒步前,教師可與幼兒一起商量制定徒步路線及徒步計劃。在距離的選擇上,大班可以選擇較長距離的徒步地點,或者具有挑戰性的公園小路、凹凸不平的泥土路等路線。
⑴教師應提前了解所選徒步地點周邊的交通路況、沿途環境、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是否有與主題活動相關的內容等,為徒步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⑵教師根據本班實際情況、主題活動開展情況設計徒步活動的側重點,把預設的目標融入整個徒步活動中,讓幼兒既得到機體的鍛煉,又獲得知識經驗的提升。
教師以年級組為單位,根據學期安排進行徒步路線踩點,提前摸排徒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小班組著重考察平整的馬路路線,中班組可適當延長徒步距離,選擇寬窄、高低等路面有變化的徒步路線;大班組可選擇凹凸不平的小路——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徒步時班里兩位老師首尾相顧,一位老師走到中間,以便及時和幼兒進行溝通。
開展徒步活動時,幼兒應穿吸汗、輕便的運動衣、運動鞋,隨身攜帶保溫水壺;同時邀請家長作為安全員積極參與孩子們的徒步活動。
徒步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情況,回來后要及時與幼兒進行總結,避免以后的活動中出現類似情況,并且積累徒步經驗,促使徒步活動更好地開展。
每一次徒步就是一次小小的旅行,徒步中幼兒始終感到安全、放松與自由。在無邊界的大自然課堂中,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自由、與同伴和老師一起徜徉大自然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