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寰燾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酒店管理人才是酒店持續發展壯大的基石,而參與酒店管理專業學習的大學生因不會做、不會說、不會用等現實短板,導致一些酒店不優先考慮選用,即便是選用,也是在一些文職崗位上、烹飪崗位上安排少量的職位對外招募,以優化現有的人才結構。重點會選用具有一定工作經驗、同行業工作經歷的人員進酒店,參與經營管理。在這種情形之下,通過院企合作、產教融合雙向培養等方式,持續向酒店輸送品學兼優的畢業大學生。
為了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酒店通過持續完善龐大的服務系統,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管人、管事、管物。這就需要又精又專的高端人才走進酒店,配合完成重大會議籌備、小型展會策劃、對外挖掘合作客戶等工作,以實現酒店健康持續發展。就酒店人才需求而言,目前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能夠獨當一面開展工作的文職人員。比如:會計、行政、后勤等五類文職人員。第二,能夠運用信息化工具開展策劃的人員。比如:品牌策劃、展會策劃等策劃人員。第三,專業技術人員。比如:檢修、維護等五類專業技術人員。作為酒店而言,能夠適應酒店業務發展、協同開展好酒店制定的各項奮斗目標,就是酒店所需的合格人才。
當前,高校酒店管理專業不同程度開設了現代酒店管理、烹飪、會展策劃等相關課程。教學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論集中授課、現場指導操作,讓學生認識、了解酒店管理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結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酒店進行崗前見習,以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工作執行能力、活動策劃能力,為酒店發展輸送出所需人才。
部分高校依然存在重管理輕教育的現象,在教師隊伍能力提升上還不夠有力,尤其是針對教師的理論素養、實踐操作水平明顯低于考核指標,依然給予開綠燈,繼續留任在酒店專業的教學崗位上,這是造成酒店專業學生理論學習不扎實、實踐操作不過關的直接原因。同時,受高校自身因素限制,教師隊伍培訓通道過于狹窄,專業教師往往在假期提高自身的學歷、職稱,而忽視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
部分高校開設酒店管理專業后,往往在考核機制上缺乏創新。比如說,考評方式主要依賴于教學大綱,沒有從酒店發展來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考核指標。即便設置了考核指標,過分依賴內部考核評估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評的客觀性和精準度。利用活動開展考核的方式,往往還存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不緊密、不實用的現象。部分高校實施的民主評議,并沒有征求酒店運營管理方的意見和建議,評議工作流于形式。
選擇酒店專業的大學生,往往因為高考分數達不到理想的專業錄取要求,相當一部分學生走進了酒店專業。還有一部分高考落榜生,通過高職高專通道走進酒店專業參與學習。可以說,進入酒店專業的參與學習的人員,層次并不相同、學習興趣各有差異。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階段后,放松了學習的要求,降低了學習標準,往往在專業課程學習上不用心、不用功、不用力。在參與實踐活動過程中,存在脫崗、睡崗、漏崗現象。有甚者,存在實踐作假現象,即便是如此,依然有很多不合格的學生從高校領取了畢業證書。學生走進社會,無法適應酒店工作現實需要,而轉向其他行業就業,造成時間、精力的浪費。
學生在校期間參與酒店管理專業學習過程中,在面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實踐操作不夠嫻熟等現實困境時,并不能給予有效指導。學生不得不在規定時限內通過挑燈夜戰的方式,完成必學知識的理解和消化,疲于應付卷面測試,影響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比如烹飪專業,往往存在實踐時間較短、理論學習時間過長,學生走進高校模擬廚房開展研習的頻率不高,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1)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教師育人意識。每個選擇酒店專業的學生,雖然學習的目的不盡相同,但走進了這個專業,就應當為每個學生負責。因此,這就需要高校通過組織開展紅色故事我來講、紅色歌曲我來唱、紅色感悟我來寫等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宗旨意識教育,進一步增強教職員工為民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大局意識、奉獻意識。利用學習先進事跡、聆聽報告、參與實踐活動等方式,從思想上加以正面教育,引導高校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到教育課程優化、教學水平提升等全過程。
(2)抓好教師隊伍能力建設,滿足教學要求。高校要通過暢通三個渠道,不斷提升教師隊伍能力建設。第一,暢通教師交流渠道。積極組織教師走進酒店跟班學、實踐學,進一步拓寬教師發視野。利用交流機制,做好基礎調研,形成第一手資料,從而優化課程教學方式,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第二,暢通教師培養渠道。組織酒店專業的教師走進酒店專業開辦較好的院校進行考察,學習新理念、新經驗,借鑒新舉措、新方法,提高教師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同時,邀請行業機構、酒店經營管理精英,為教師分享酒店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讓教師進一步了解和把握酒店發展脈絡,從而調整教學方式,適應新時期酒店專業教學要求。
(3)建立和完善考評機制,促進教學上平。高校通過定期邀請酒店管理運營方參與教師技能評比、學生技能大賽等相關活動,提高酒店專業學生素養,讓酒店管理方發現和捕捉自己想要的人才。第一,定期組織開展評議活動。把教育教學評估權、考核權交給學生、交給酒店。從實踐中,檢驗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檢驗高校設置的課程是否符合酒店發展需要。從而讓高校有針對性地優化課程設置,解決學用脫節、學用結合不緊密的現實難題。第二,定期組織開展競賽活動。競賽活動不僅是高校向外展示教學能力的窗口,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載體。在競賽活動上,應當由酒店運營管理方擔任主評委,由他們現場出題,增加考試科目的難度,考驗教師、學生現場處置突發情況的能力,真正實現教與學相統一,學用相結合的目標。利用好競賽活動,深度挖掘優秀的教師和學生,用先進鼓舞教師和學生,不斷推進自身專業素養向更高水平邁進。第三,嚴格落實考評機制,確保人才質量。嚴厲杜絕學與不學都能按時畢業的老思想,在教育考評上做到寬進嚴出。針對在校期間酒店專業的理論、實踐均不符合達標要求的學生,不得發放畢業證書。建立要求其返回回爐學、綜合考的路上,切實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
(4)抓好教育指導,助力每個學生成長。高校應當出臺一些促進性政策、補助性政策,讓更多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完成在校期間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的傳授。建立和完善空中課堂課程體系建設,讓學生能夠通過手機回看教學內容。建立微信群、釘釘群等方式,一對一指導學生學理論、學操作,掃除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障礙。定期組織學生走進所在城區的酒店開展實訓,讓不同部門的負責人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和接受知識的能力,給予個性化指導,不斷增強學生理論水平和操作水平。
產教背景下,高校應當持續加強自身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思想教育、技能比賽、落實考評機制等多種方式,正面引導教師主動作為、積極作為,把精力和時間投放到工作崗位上,把每個學生的成長成才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分類分層組織學生走進酒店不同的崗位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實踐地點、時間、人員,確保每個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成長和進步,對每個學生的日常表現、酒店鑒定材料等方面,綜合給予考評,對確需繼續在學校進行補課的學生,做好思想交流,落實寬進嚴出的教學理念。本著為高校發展負責、為酒店行業崛起負責的態度,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學、深入學、系統學。把酒店管理專業每個要求、標準,引向學生的大腦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的自覺性,幫助學生成長。此外,高校還應當按照酒店缺什么、補什么、要什么、送什么的要求。讓酒店得到自己想要的員工,讓學校輸送出更多優質的大學生,從而打造高校自身酒店管理專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