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玲
如何引導學生有質量地閱讀整本書,和孩子聊書,通過師生共同閱讀,根據書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層層深入設問,將學生閱讀引向深處。聊的話題可以指向文本內容,指向思想內容,指向拓展升華,實現“悅讀”“思讀”“深讀”。通過設問引出話題,調動學生堅持讀整本書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閱讀專注力,將學生帶進閱讀整本書的大門并引向深度閱讀,促進學生思維向縱深延展,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且提議: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校很早就意識到大量閱讀、讀整本書、深度閱讀的重要性,開展了整本書閱讀的指導和匯報課以及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10年的整本書閱讀推廣實踐發現:孩子看書,關注內容中精彩情節的多,對深層意義體會的少;長文本無法持續閱讀的多,多次閱讀的少;對文本不求甚解的多,深思熟慮的少;人云亦云的多,個性化感悟的少……總的來說,淺層閱讀的多,深度閱讀的少。如何引導學生有質量地閱讀整本書,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聊書,通過師生共同閱讀,根據書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層層深入設問,將學生閱讀引向深處。
指向文本的聊書,話題出自書本,學生通過熟讀書本就能和老師交流,完全沒有障礙。這樣聊書既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又能全面了解學生對所閱讀書的熟悉程度。這一層的聊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從全文內容方面。在師生同讀曹文軒寫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本書時,老師可以和學生聊聊這本書寫了什么,哪個情節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可以請學生介紹一下林徽因先生有哪些成就,《神秘島》學生可談談神秘島神秘在什么地方。
2.從人物、情節方面。交流《三國演義》時,可以讓學生談談眾多的戰爭場面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還可以介紹這本書里描寫的眾多智慧人物或詳細介紹一下諸葛亮。聊梁曉聲的《少年時代》可以是這樣的話題:這本書有關母愛的內容很多,請你講述一個印象深刻的事。其他書可以這樣問:《青銅葵花》題目“青銅葵花”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文中青銅對葵花的愛是朦朧的,你能舉一個嗎? 《馬提與祖父》中哪些情節寫出祖父是一個樂觀智慧的人呢?《青銅葵花》中的奶奶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3.從書中插畫方面。《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本書的插畫是世界著名插畫家德·索尼婭·達諾夫斯基畫的,說說你讀完這些插畫的感受或描述一幅印象深刻的插畫。
4.從線索方面。比如,《查理的巧克力工廠》查理在巧克力工廠具體有哪些奇特的經歷,《馬提與祖父》中的兩個主人公一起展開了一段奇異的旅程,他們一起到過那些地方,經歷了哪些事。
5.從知識積累方面。 《中國地理百科》可以聊一聊祖國的領土面積,海域面積,最高的山峰,最長的河流,祖國的心臟,燕趙大地,中國煤海,東方明珠,等等。《中華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時間上是怎么算的,為什么稱我們是“炎黃子孫”,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中國服飾的發展。《古墓探秘大全集》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皇帝陵墓沒有被發現。《神秘島》中神秘島的神秘在什么地方,寫了哪些奇妙的地理現象,你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地理知識。《流浪地球》當中有這樣的一個詞“剎車時代”,是什么意思?
師生聊的話題指向文本內容, 學生回答這樣的問題興趣黯然,孩子閱讀時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細節描寫、主要人物,關注插畫,交流時孩子們就能侃侃而談。在問與答的交流過程中,考查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熟悉程度,培養了學生檢索和概括的能力,孩子在閱讀和交流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實現了“悅讀”。
引導學生讀一本書,不僅讓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更要讓孩子們得到思想的啟迪,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對文本的了解,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發表看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第二層次的閱讀交流,可從以下的幾方面提升。
1.從明辨是非的角度。如:《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本書中主人公明子在生活極其困頓的情況下想把1000多元的定金占為己有,后來經過一系列的心里斗爭,戰勝了邪念,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你生活中有這樣難以抉擇的時候嗎?你最終的選擇是什么?學生講到有一次考試的時候,后面坐的同桌想把答案傳給她,那時候她特別激動,因為是期末考試,成績好了就可以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但當她接過伙伴的小紙條的時候,突然間轉變了想法,所有的東西都應該靠自己努力來獲得,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們發現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做出正確的選擇。關于分辨是與非,生活中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在交流《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這本書時,可讓學生談談對于狐貍去偷東西的看法。
2.從情感理解的角度。《哈利·波特》可以談談哈利·波特能夠順利打敗伏地魔的原因,談談父母親給他的愛。《追風箏的人》可以問:怎么理解書中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生活中誰為你千千萬萬遍?誰是追風箏的人?作者如何救贖與自救。《馬提與祖父》讀書以后,你對所愛的人離去的理解是什么?《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故事中的爸爸了不起,生活中你的爸爸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呢?這樣層層追問引向深處,學生理解了忠誠與愛、離別等情感。
3.從完善人格的角度。《狼國女王》這本書可以和孩子聊主人公紫葡萄為什么能夠當上狼國女王,其他部落的狼為什么也要推選她當女王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讓學生說說小說中鋼鐵般的意志指的是什么?保爾是怎樣體現出鐵一般的意志?《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可以問:為什么只有查理作為巧克力工廠的繼承人?學生回答,只有他能夠抵擋住誘惑,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流浪地球》在危機的時代,你覺得人最需要什么?學生回答:我們必須擁有希望,希望對人十分重要,希望是那個年代人的“寶石”,在危機的時代,你選擇了希望,希望才會選擇你。《神秘島》這次的探險非常有趣,假如你有興趣參加探險,你希望是一個什么角色? 《老鹿王哈克》曾經是打敗其他鹿王而取得的王位,老鹿王知道自己退位后會是什么下場嗎?為什么依然做出讓位的選擇。有關與責任、無私、擔當的話題,學生更加清晰、深刻、全面地理解這些詞語的內涵,學生的回答非常精彩。
4.從文化基因喚醒的角度。《大語文那些事兒——古詩學習線索課》從詩句“客舍青青柳色新”引入“折柳、送柳”的文化。柳在詩中有什么意思?學生回答:“柳”諧音“留”,“柳”字可以知道王維當時對友人的不舍和對友人的挽留。《中國地理百科》可以聊聊:為什么河北被稱為“燕趙大地”,這一交流,學生了解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以及地域名稱背后的故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與《西游記》之間也可以有有趣的閱讀鏈接,書中的魔法石,具有長生不老的特殊功效,而中國文化中《西游記》也有許多長生不老的事物:太上老君的仙丹、蟠桃、人參果……這樣的閱讀交流一定能喚醒孩子們探索中外文化的興趣,掌握閱讀的方法。
通過巧妙設問,輕松交流,讓孩子對這本書的內容進行思考,學生的的知識容量得到增加。通過這樣聊書,學生能辨析什么是假丑惡,知道追求真善美,促進學生思想的完善。這個層次的交流,實現了“思讀”,學生在其中獲得了情感的滋潤、精神的滋養和成長的拔節。
師生聊書活動引導學生一次次地走近文本與編者對話,在老師、同伴的觀點碰撞下,把自己和書籍中的人物聯系起來,從而走出書中,走進自己,走入生活。如何將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引向思維更深處,把學生帶到了更廣闊的閱讀視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設問,對文本進行拓展升華。
1.同一主題拓展
師生可以這樣交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是白落梅的作品,你還看過白落梅用八個字來作為題目寫傳記的其他作品嗎?你還看過有關于介紹林徽因的書嗎?你能說說兩種作品的區別嗎?在交流《三國演義》時,可以交流《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區別在哪里。《神秘島》可以這樣拓展:你還了解過一些其他奇妙的地理現象嗎?《大語文那些事兒》是一套書,今天介紹的是其中的一本,其他的書都介紹些什么呢?《流浪地球》你見過同題材的電影嗎?你能說說書本和電影的區別嗎?《流浪地球》有一些專有名詞,不理解會怎么做?這樣的交流,引導學生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去再讀一本書,讀很多本書……這樣把書讀厚,形成自己的一個知識體系,這樣的拓展交流,對學生的閱讀影響是深遠的。
2.想象力的培養、生活的延伸
讀書最好的狀態是不帶任何目的地讀,聊書最好的狀態是真情實感的呈現。交流《流浪地球》這本書可以讓學生大擔想象:人類最終有沒有到達他們自己想象中的新的家園,為什么?《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巧克力工廠巧克力非常多,可以讓學生介紹一款巧克力。學生隨意地說,隨意地想,漫游在想象的海洋中,想象力得到培養。《中國地理百科》如果我想去北京,你會帶我去哪里看?吃些什么?如果疫情結束可以到全國各地自由行走,最想去哪里呢?為什么?這樣聊書學以致用,學生的生活能力也得到提升。《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中的狐貍爸爸有責任心、智慧、愛妻愛子、有遠見、會生活,你的父親怎樣?你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父親?學生比照生活,一定會發現人的多面性。
“人生快樂是讀書,有書相伴是甘甜”,在閱讀交流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發現閱讀的有趣和美妙。拓展延伸文本,點燃學生閱讀的火把,照亮閱讀的方向,展現一個更美、更豐富的閱讀世界,讓閱讀實現“深讀”。
通過層層深入引出話題,調動學生堅持讀整本書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閱讀專注力,強化對學生精神,引領將學生帶進閱讀整本書的大門并引向深度閱讀,促進學生思維向縱深處延展,増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學生聊書,帶領學生向整本書閱讀更深處漫溯,收獲滿船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