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黃俐潑
讀寫一體是語文教學中很早就已經出現的概念,一方面指立足于閱讀推動習作,另一方面指通過習作提升閱讀能力。小學是學生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學對學生的能力產生著重要影響。語文閱讀與習作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二者應結合在一起。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割裂了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之間的關系,將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作為兩個完全獨立的模塊,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對此,小學語文讀寫一體教學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往往在感興趣的內容上展現出主動學習的意識。讀寫一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調動學生主動習作的熱情。在讀寫一體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對某些故事、某些主題產生好奇心,從而進行深入研究,形成自我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創作欲望逐漸增強,希望以習作的方式將內心想法表現出來。另外,閱讀使學生認識大千世界,豐富學生對現實社會的認識。隨著認知的完善,學生的眼界逐漸開闊,對世界萬物的興趣將會增強,從而會通過習作的方式展現自己對世界萬物的認識。
在習作時,學生需要運用名言、故事、案例等素材,這樣才能使文章更加充實。在讀寫一體教學中,閱讀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素材的途徑,使學生能積累大量的習作素材。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學生能積累文章中的經典字詞、名言名句、名人故事,將這些素材作為將來習作的儲備資源。另外,閱讀還能幫助學生積累習作技巧。在進行課內外閱讀時,學生能結合具體的句子來了解各種修辭手法與表現手法,感受優質文章的結構、內容與意境。經過長期的閱讀之后,學生將積累大量的習作素材,有利于使文章內容更加翔實。
閱讀是習作的基礎,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將字詞、句子、表現手法等知識傳授給學生。習作則是學生運用知識的過程,學生在習作中將掌握的語文能力施展出來,將基礎知識、習作技巧、優質素材等融入一篇新的文章。讀寫一體教學則激發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為學生提供了學以致用的機會,使學生能將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兩個過程結合起來。所以,讀寫一體教學更加適用于當前的教學背景,有利于培養應用型的語文人才。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往往難以對習作產生興趣,從而出現眾多習作方面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產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分別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和教師教學的原因。首先,學生常常因為習作任務的字數較多、難度相對較大,從而對習作產生畏懼感。其次,一些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選擇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形式化,導致教學過程缺乏生動性、趣味性。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在動力,對教學效果產生著直接影響。當學生缺乏習作興趣時,教師開展習作教學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學生的習作基礎既影響著他們的習作水平,也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在習作方面,很多小學生不具有良好的基礎。在日常學習中,學生沒有積累字詞、故事素材等基礎知識,導致創作文章時缺少靈感。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又完全按照課程標準,沒有考慮到學生儲備知識的情況,盲目開展習作訓練活動。在此情況下,教學未能與學生實際能力結合起來,容易受到眾多的阻力,難以取得良好效果。
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仍然將理解、記憶作為主要任務,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比如,課文中包含了表現手法、修辭手法、邏輯結構等習作技巧方面的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往往只關注學生的理解情況,很少考慮學生能否正確應用各種技巧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很多學生缺乏知識應用力。這些學生在創作作文時,要么不會用到習作技巧,要么錯誤地使用習作技巧。由于不會正確地應用知識,學生難以提升習作水平。
習作是學生表達內心想法、展現個性化認識的過程,具有“創造”特征。但是,很多學生缺乏創造意識,不具有創新能力。在進行習作時,學生只是按照固定的模板套用句子,習慣于生搬硬套,完全不考慮文章結構、表達手法等內容。究其原因,教師通過單一的方式進行習作教學,不注重情感滲透,沒有引入課外知識,并且忽略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一問題阻礙著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習作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教學情境具有生動性,能通過立體的場景來展現課文中的文字內容。教學經驗表明,教學情境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視覺感受,結合閱讀內容創設情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啟發學生,使學生對閱讀內容的體會、感受更加全面。這樣,學生在觀察情境的過程中,有利于形成個性化認識,產生創作欲望。
比如,在教學《花的學?!窌r,教師可以展示“蘭花”“菊花”“水仙花”等中國十大名花的圖片,通過圖片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花的學?!?。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學生能對千姿百態的花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播放視頻,通過視頻展現“花兒隨風輕搖,蜜蜂穿梭在花兒之間”的美好場景;播放聲音,通過“蜜蜂嗡嗡叫、微風呼呼吹”的聲音營造美好的意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習作活動,讓學生描寫一種花兒,引導學生從“花兒的外表形態”“花語”“對花兒的個性化認識”幾個方面展開習作。這樣,教師就能通過讀寫一體教學,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一篇優秀的文章,不僅需要華麗的辭藻、優美的語言,而且需要合理的文章結構與一定的習作技巧。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講解課文結構、習作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習作技巧。所以,在讀寫一體教學中,教師結合具體的課文,引導學生理解總分結構,向學生傳授立意等習作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習作練習,讓學生根據具體的習作題目完成立意、構思習作思路的任務。這樣,教師就能將習作訓練融入課文教學,使習作教學成為一項常態化的教學工作,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習作的學習意識。
比如,在教學《去年的樹》時,教師可以結合“鳥兒與樹根、門先生、小女孩兒的問答”,講述“用對話推動情節發展”的習作技巧,幫助學生提升習作能力。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通過故事角色的對話,清晰地展現了文章脈絡,引領著讀者與“鳥兒”一起尋找“樹”,最終突出了“信守諾言,珍惜友情”的中心思想。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我來編童話”的習作任務,讓學生從大自然中發掘習作素材,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并創編童話故事。在習作時,學生也可以基于不同故事角色設計對話內容,通過對話直截了當地表述自身想法,推進故事情節。
習作主題是學生習作時的核心內容,學生在構思習作思路、選擇習作素材時都需要緊緊圍繞習作主題。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一些課文不僅講述了具體的故事,而且闡明了人生道理,有利于學生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完善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教師可以發掘課文的中心思想,將其作為習作主題,引導學生練習習作。所以,在讀寫一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閱讀內容中發掘習作主題,一方面使學生聯系閱讀內容構思習作內容,另一方面使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深化對閱讀內容的認識。這樣,學生能借助閱讀與習作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優化學習效果。
比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展現了周恩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等問題,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然后,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主旨思想,發掘“愛國”“學習”等習作主題,設計“寫信”的習作任務。在習作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向朋友介紹國家的發展情況,講述自己作為青少年希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想法,表達自己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寫信講述“學習的重要性”,勸說并幫助朋友增強學習意識。
在描寫景物或者現象時,學生通過一定的描寫手法,能使描寫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仿寫是學生鍛煉習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學生實現學與練的結合。在讀寫一體教學中,教師應聚焦描寫手法,結合閱讀內容設計仿寫任務,讓學生運用特定的描寫手法仿寫句子。在仿寫句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思考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還會觀察生活中的景象。通過長期的仿寫練習,學生運用描寫手法進行習作的能力將會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比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以聚焦“動靜結合”的描寫手法,解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叭~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是描寫靜景,“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則是描寫動景,作者通過動靜結合的手法,既客觀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又營造出了一種和諧的美感。在欣賞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設計仿寫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景物,要求學生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進行仿寫,以此來提升學生應用描寫手法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講解“比喻”這一修辭手法,讓學生仿寫句子,如“彎彎的月亮像小船一樣”。
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思維潛力。續寫是學生根據已知故事續寫新故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聯系已知故事的結尾,融入自身的理解,發揮想象力,同時也要保證續寫內容的合理性。在進行讀寫一體教學時,教師應在講解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續寫活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培養創新能力。在完成續寫后,學生可以分享作品,交流觀點,這樣就可以閱讀更多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在閱讀中激發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文學創作水平。
比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續寫故事,培養學生習作能力。在原文的結尾,“巨人”拆除了圍墻,將“花園”還給了孩子們。那么,學生就可以從“巨人與孩子們在花園里玩?!钡慕嵌惹腥?,聯系自己喜歡的游戲,續寫故事。在續寫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巨人”的特點,將“巨人”的體型等特征體現在續寫內容中,如“孩子們在巨人的手臂上玩滑滑梯”。同時,教師要允許學生產生個性化認識,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續寫故事,并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
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積累知識、認識世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既要掌握好教材內的重點課文,也要適當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結合課外閱讀,開展讀寫一體教學。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繪本故事引入課堂,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繪本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習作任務,開展習作活動。為了更好地展現學生的才華,教師可以參考繪本的模式,將繪畫與習作結合起來,先讓學生畫出想要表達的內容,再讓學生進行文字創作。這有利于推動學生開闊眼界、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比如,在進行《我的樂園》習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童心家園》繪本故事,開展讀寫一體教學活動,在延拓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習作。通過繪本故事,教師能激發學生在“兒童樂園”方面的想象力,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游戲活動。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心中的樂園”,使學生將“我的樂園”中應具備的物品直觀地展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繪畫內容完成習作。這樣,學生就能通過繪畫展示和文字描述兩種方式來介紹“我的樂園”,將滿是玩具的房間、擺滿圖書的圖書角、充滿歡聲笑語的游樂場等場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讀寫一體教學契合當前的教育背景,符合基礎課程教育改革的趨勢,有利于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有義務選擇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深入解讀讀寫一體的含義,尋找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之間的聯系,將多元情境、仿寫活動、續寫活動等有效內容應用到課堂上,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讀寫一體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