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評估了乳制品、鈣攝入量與前列腺癌患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研究招募了28 737名未患癌癥的男性,其中6 389人為黑人(占比22%),隨訪7.8年。通過采用定量食物頻率問卷了解參與者的飲食情況,并收集參與者的人口學特征及前列腺疾病的相關數據。隨訪期間共出現1 254例前列腺癌病例,其中190例為前列腺癌晚期。研究人員使用多變量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與每日僅攝入20.2 g乳制品的參與者相比,每日攝入430 g乳制品的參與者前列腺癌發病率更高,其患癌風險增加26%~27%;(2)乳制品的攝入量與前列腺癌患病風險之間呈現非線性關系。即與不喝奶的人相比,每日僅飲用50 g牛奶會大大提高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但每日飲用150 g或300 g牛奶,其患病風險的區別并不大;(3)牛奶中脂肪的含量并非是增加前列腺癌風險的“罪魁禍首”,低脂奶與全脂奶作用相似,高攝入量均會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而奶酪、酸奶與前列腺癌患病風險關聯較弱且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是在奶酪和酸奶的加工過程中,某些活性成分被破壞,從而打破了這種潛在關聯。前列腺癌和牛奶之間存在這些關聯的可能原因是牛奶中的性激素含量。高達75%的泌乳奶牛處于懷孕狀態,牛奶中含有性激素,而前列腺癌是一種激素反應性癌癥。
(摘自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