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黑龍江省伊春職業學院師范學院
木雕是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根據其應用和功能可以將木雕劃分為陳設工藝品雕刻、建筑雕刻與家具雕刻三種基本類別。其中,陳設工藝品雕刻大多作為一種裝飾性物品擺放在室內,從而對室內環境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而建筑雕刻主要追求表現形式的優美,能有效增強建筑物的美感與活力。家具雕刻主要是把一些精致的圖案雕刻在家具上,從而提升家具的藝術品位和價值。雕刻藝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主要體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而對具體的雕刻工藝和表現形式進行詳細解讀,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判斷出雕刻物擁有者本身的審美能力和基本價值取向。
木雕從最開始的簡單雕刻到現在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其走過了蠻荒,跨入了文明,在這個過程中也創造出了多種新的雕刻工藝,如疊雕、光影雕以及融入國畫藝術等。
隨著木雕工藝在傳承過程中的不斷豐富與發展,新的雕刻工藝被創造出來并得以廣泛應用。這些新的雕刻工藝也使得木雕在具體的表現形式和雕刻手法方面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疊雕便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所謂疊雕就是將半圓雕、陰雕和浮雕等多種手法綜合應用,把畫面圖案分割重組并以分組單位進行雕刻,最后逐層疊加并對接組裝的雕刻形式。疊雕藝術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木雕工藝的新意境,有效增強了被雕刻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例如,杭州雷峰塔的木雕展品《白蛇傳故事》便是通過疊雕的手法完成的。
光影雕是指在我國傳統木雕的基礎上,將蘇繡工藝、西方繪畫理論以及牙雕和玉雕工藝等與木雕具有一定相似性或聯系性的藝術形式有效整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的一種全新的雕刻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光影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光影作為一種全新的語言元素,如果運用得恰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這個以創新為核心的時代,將光和影藝術融入傳統家具雕刻中,無疑為傳統家具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由于光影雕需要一定的光線條件和特殊的角度才能展現其奇幻的藝術效果,所以這種雕刻形式究竟能否作為一種典型代表形式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和考量。
木雕藝術的發展過程同樣也是一個博采眾長、努力吸收和借鑒其他優秀藝術形式及成果的過程,國畫藝術便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將國畫藝術的相關元素充分融入木雕創作中,是現代木雕工藝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標志性成就。例如,將一些名家的畫作用木雕形式表現出來,不僅可以形成極為強烈的畫面美感,而且也能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表現力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但是畫作的選擇同樣也是有條件的,在進行雕刻前,首先要選擇那些接近工筆畫特征的畫作,這不僅便于雕刻,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地增強雕刻作品的表現力。
一件木雕作品的造型設計和雕刻工藝對其藝術價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木雕的雕刻題材非常豐富,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其中以表現人們美好意愿的木雕作品最常見。在觀念大碰撞、文化交融的今天,雖然在木雕技藝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比較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但是僅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相關的優秀設計理念和表現形式是不夠的,要想實現木雕技藝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進一步發展,就要不斷注入新時代的創新想法,要與現代文化和藝術相結合,使藝術形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另外,中國建筑的新跡象和全新的發展風貌同樣也可以作為設計主題,不僅能豐富木雕的創作題材,而且也能保證木雕作品符合現代設計理念。
木雕不僅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而且作為建筑裝飾的一部分出現在實際生活中。例如,園林、寺廟、宮殿在設計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用到木雕工藝。又如,雕梁畫棟、粉雕玉砌等成語也證明了木雕藝術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但是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傳統建筑結構逐漸被鋼筋混凝土所取代,所以木雕更多的是通過屏風、家具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今,木雕工藝的傳承也要不斷創新,要在傳承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進行調整和改變,結合市場最新的發展和現代設計理念對木雕作品進行創新性設計,這也是確保木雕工藝能夠永葆生命力與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木雕技藝的傳承與創新過程中,創作者不僅要引進先進的設計理念,將創意性的思維融入作品中也是極其重要的。創作者不能一味地復制前人創造的雕刻技法,自己必須有新的想法,要在傳統雕刻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可以借鑒其他優秀技藝,取長補短。擁有精湛的雕刻技法是創作者的想法得以充分展現的重要保障,只有創作者熟練掌握各種雕刻技法并擁有扎實的雕刻基本功,才能將自己設計的木雕作品按照理想的方式雕刻出來。如果創作者雕刻基本功不扎實,很容易導致雕刻作品達不到預期效果。
對于木雕這項傳統手工藝而言,對傳統技藝的有效傳承是保證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傳承木雕技藝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傳統木雕雕刻技法進行詳細解讀與研究,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專業探索掌握傳統木雕技法,如浮雕、透雕、鏤空雕等都是木雕技藝中非常基礎的技法,也是在完成一件木雕作品的過程中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雕刻技法。浮雕適合空間面積較小但展現內容比較豐富的雕刻情景,簡而言之,就是要求雕刻者在有限的空間內表現出足夠豐富的內容,如在屏風雕刻的過程中便會經常使用到浮雕這種雕刻技法。而透雕多用于建筑雕刻方面,是一種集堅固和美觀于一體的基本雕刻技法。在建筑的雕刻過程中,梁柱等是主要的雕刻部位,所以在雕刻構思時不僅要考慮作品的高度、角度,同時也要考慮建筑的承重情況。如果在一些承重的關鍵部位使用比較深的雕刻技法,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筑的承重能力,最終導致建筑出現一定的安全隱患,而這一點在雕刻中更是要避免的。
木雕技藝的有效傳承不僅要充分挖掘傳統雕刻技法,更要選擇合適的傳承對象。因為藝術只有交給合適的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藝術形式得到更好的傳承。因此,在木雕技藝的傳承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建立穩定的傳承機制,在物力、人力和財力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持,確保每一位想學習木雕的人都能得到學習機會,確保每一位傳承人都將木雕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從而壯大木雕技藝人才隊伍。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拓和創新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我們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要秉持的基本理念。木雕是優秀的傳統民間工藝之一,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木雕技藝的推廣力度,用匠心傳遞傳統木雕工藝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藝展現大國工匠精神,從而讓這種藝術形式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綻放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