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 直

不管是可能觸犯法律的場內行為不端,還是和道德捆綁在一起的個人生活,在距離亞運會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點,二者的出現更像是一種警鐘。
“一場沒有欺騙的繁榮,就像一條沒有跳蚤的狗一樣?!?/p>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野蠻生長的階段。這句常見的話其實非常考究,因為在相安無事的時候,它可以給一些已經過去的事一點最基本的粉飾。
以此次爆出的假賽為例。去年4 月22 日,英雄聯盟賽事官方對LPL、LDL 共43 支戰隊的所有選手、教練及賽訓管理人員展開了反假賭賽一對一調查。最終,28 名選手以及12名教練、經理等工作人員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為何在如此大范圍的嚴格調查僅僅過去一年后,又連續曝出了兩例假賽事件?
進一步講,2018 年Condi 的假賽事件開始,之后Bo 的假賽事件,去年4 月22 日官方開始調查……屢禁不止的結果不止逼迫所有人懷疑懲罰的效果,更確定了問題的根源并不在這些犯錯的年輕人身上。多方涉事之下,必然存在著一個隱秘運作的假賽鏈條。然而直到今天,也沒人愿意提及。
Jay 會是終點嗎?誰也不清楚。但幸運的是,這件事是4 月份而不是9 月份或者說9 月中旬被曝出來的。設想一下,如果Jay 的事情在亞運會電競項目正賽階段被曝出來,會引發怎樣的輿論危機?那就不是處罰一個Jay 或者一個LGD 的事情了。
這個代價要整個電競行業來背?;叵胍幌轮袊凶爿斀o越南后的一系列輿論聲討,你就能理解這一點。不管是場內行為不端,還是個人生活問題,結果都一樣。
事實上,關于“電競入亞”,幾乎大部分從業者和外界的研判是類似的。要么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變革,會給電競的發展注入全新的燃料;要么這是一次短暫但卻可能被廣泛討論的熱門事件。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回顧兩件事。其一是去年上半年,當FPX 嘗試在Bo 的禁賽期后讓其復出時,有關部門收到過一系列針對性的舉報信。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一次有組織的連續舉報。
其二是在下半年,在KPL 官方認定的重慶QGhappy(現重慶狼隊)世冠消極比賽事件里,有粉絲在貼吧完整地復盤了事件的發展,并且附上了舉報的方法。
誰不想登上亞運會的舞臺,誰不想更貼近事件的中心獲取更直接的收益?在巨大的誘惑下,有意或無意地,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更多的“瓜”被曝出來。哪怕是一些所有參與者都認為已經爛在肚子里的陳年舊事。
這即是假想和現實最大的區別。在假設里,理性人基于自身的稟賦,充分發揮競爭優勢獲取收益;但現實卻是,如果我得不到,那要想辦法讓你也得不到。
紙固然包不住火,但如果有人想主動揭開那張紙,就相當于在不知道是否應該支持電競發展的時候,主動提供了一個不支持的理由。
說唱音樂已經提供了前車之鑒。這同樣是一個近幾年從地下走到地上的亞文化。
緊接著,一些頭部藝人就被曝出“吸毒”等丑聞,充斥著臟話、金錢、女性等本能詞匯的歌詞也受到了廣泛的質疑。甚至一些藝人推出了專門的作品呼吁整個行業改變。
在幾年里遭受了無數次公眾評價的毒打后,說唱音樂被迫做出了改變,最終找到了合理合規合法的生存土壤。
當電競借助亞運會大概率成為公眾話題時,也會經歷類似的過程。
電競能否經受住公共傳播里全新規則的審視,能否適應從“你覺得是什么樣”到“他們覺得應該是什么樣”的轉變,能否從意外的爆料之中脫身洗白?這些都是未知數。
現在,潛在的危險已經被擺在了眼前。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不再是業內人士怎么看待,而是贊助商、管理部門如何評估這些風險。
這即是為何在過往的討論里,我們反復強調體育總局等管理部門自身的作用。在利益不相關的背景下,在程序正義之下,他們是唯一能夠將這種危險扼殺于搖籃里的人。
最初經由一些綜藝走到地上時,音樂內容、表演者的行為仍然堅持地下的姿態,繼續沿用那些曾經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喜歡的匪幫說唱的元素。
去年的時候,我們和一些普遍更貼近政府管理部門的人聊天,當時大家有過一個最基本的判斷:“電子競技到底是什么,怎么賺錢,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亞運會自身的含義。想用亞運會來洗白電競沒那么容易?!?/p>
當我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假賽、選手個人生活混亂等問題時,倒推回去,就可能存在一些尚未被曝出來的更有爆破能力的“丑聞”。
有人以為可以借助著亞運會徹底將記載著另一面歷史的這一頁翻過去,結果卻是,讓這一頁更徹底地暴露出來。
誰都不希望看到那個局面。但如果事情真的向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我們也該意識到,到了該還債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