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 晉中 030619)
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不斷增加,使得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投入了考研的大軍中。從近15年應屆本科的考研情況來看,報名人數持續增長,每年報名人數所占比例一般都在一半以上,個別省份還會高達60%以上[1]。根據教育部的統計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為909萬,加之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沖擊,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是前所未有。另一方面,目前教育結構的不斷調整,高校持續擴招,社會對臨床醫學生、護理人員、藥學等專業畢業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不少醫療結構在招聘畢業生時學歷要求本科以上,這對專科醫學類相關畢業生是不小的沖擊,還有一些醫院在招聘護理人員要求為本科,并對專升本畢業生有諸多限制。
面對就業壓力畢業生容易產生焦慮、自卑、受挫等心理,從而影響畢業生集中精力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還關系這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了了解中醫藥院校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好地開展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對某中醫藥院校全體畢業生展開調查,此次調查可直觀了解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態,為進一步增強畢業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打下的基礎。
整群抽取某中醫藥院校的高職、本科、碩士全體畢業生,共計2188人,男生851人,女生1337人;其中高職368人,本科1521人,碩士299人;臨床醫學類專業1065人,護理類專業471人,藥學類專業396人,其他專業256人。
本研究選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共 90個項目,由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其他10個因子組成。采取5級評分,總分在90~450分之間,得分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篩選陽性檢出標準為:總分≥160分、單一因子分≥2分、陽性項目數≥43項。
所有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在規定時間內登錄手機端心理測評軟件進行集體在線測評,測評時間每人限時30 min。
采用SPSS21對測評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表1 全體畢業生SCL-90各因子檢出人數、檢出率及排序
表1是SCL-90的10個因子的檢出人數及檢出率,其中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3個因子檢出率較高。
表2 全體畢業生SCL-90各因子得分與常模進行比較(±s)

表2 全體畢業生SCL-90各因子得分與常模進行比較(±s)
注:“#”表示p<0.05
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畢業生1.16±0.33 1.43±0.53 1.28±0.45 1.26±0.45 1.22±0.39 1.21±0.38 1.17±0.35 1.18±0.36 1.19±0.37常模1.45±0.49 1.99±0.64 1.96±0.74 1.83±0.65 1.64±0.59 1.77±0.68 1.46±0.53 1.85±0.69 1.63±0.54 t-30.55#-23.36#-49.74#-32.67#-23.85#-35.35#-21.10#-44.02#-21.34#
表2是畢業生在SCL-90的9個因子上(除“其他”因子)的得分情況與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常模的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畢業生在9個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全國常模(p<0.05),說明該校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國大學生平均水平。
表3 全體畢業生男生和女生SCL-90總分及各因子得分進行比較(±s)

表3 全體畢業生男生和女生SCL-90總分及各因子得分進行比較(±s)
注:“#”表示p<0.05
因子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男生110.39±31.04 1.15±0.32 1.41±0.52 1.27±0.43 1.24±0.40 1.21±0.36 1.20±0.36 1.16±0.34 1.18±0.34 1.18±0.34 1.23±0.40女生111.93±34.07 1.16±0.033 1.43±0.54 1.28±0.47 1.27±0.47 1.23±0.40 1.22±0.39 1.18±0.37 1.19±0.37 1.20±0.38 1.24±0.42 t 2.01 1.72 0.46 2.26 5.34#5.34#2.63 0.87 4.27#3.92#0.26
表3是男生和女生在SCL-90的總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情況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抑郁、焦慮、偏執、精神病性4個因子上男生和女生差異顯著,且男生均好于女生,其他因子上無顯著差異。說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較好于女生。
表4是不同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生在SCL-90的總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情況比較,從表4可以看出,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恐怖4個因子上差異顯著,其他因子和總分差異不顯著,且待定(職業生涯規劃不明確)得分顯著高于有明確就業意向的得分。說明不同職業生涯規劃的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水平有差異,且有明確就業意向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好于無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畢業生。
表4 不同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在SCL-90總分及各因子得分進行比較 (±s)

表4 不同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在SCL-90總分及各因子得分進行比較 (±s)
注:“#”表示p<0.05
因子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就業(n=858)110.10±32.60 1.14±0.31 1.40±0.52 1.26±0.44 1.24±0.44 1.21±0.38 1.21±0.39 1.16±0.34 1.17±0.37 1.18±0.37 1.24±0.43升學(n=878)111.47±32.39 1.16±0.33 1.43±0.52 1.28±0.45 1.26±0.44 1.22±0.39 1.22±0.38 1.17±0.34 1.18±0.35 1.19±0.35 1.23±0.39待定(n=452)111.39±34.51 1.18±0.35 1.46±0.57 1.31±0.49 1.28±0.46 1.25±0.41 1.22±0.37 1.20±0.38 1.19±0.37 1.21±0.39 1.25±0.41 F 2.67 5.87#5.15#2.17 1.61 3.13#0.53 7.34#0.78 1.10 0.57進一步分析/待定>就業待定>就業//待定>就業/待定>就業///
表5 不同專業畢業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況對比分析表 (±s)

表5 不同專業畢業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況對比分析表 (±s)
注:“#”表示p<0.05
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醫學1.18±0.36 1.46±0.57 1.31±0.49 1.30±0.49 1.25±0.43 1.24±0.41 1.19±0.38 1.21±0.39 1.22±0.41 1.27±0.47專業護理1.09±0.22 1.31±0.44 1.17±0.31 1.15±0.31 1.13±0.28 1.14±0.28 1.11±0.26 1.09±0.24 1.10±0.22 1.15±0.30藥學1.16±0.34 1.45±0.54 1.28±0.47 1.26±0.43 1.23±0.38 1.22±0.37 1.19±0.38 1.19±0.36 1.22±0.39 1.24±0.39其他1.16±0.33 1.46±0.48 1.31±0.46 1.28±0.45 1.25±0.39 1.22±0.38 1.19±0.35 1.22±0.38 1.22±0.33 1.26±0.38 F 8.47#9.74#10.70#13.26#10.68#7.51#6.12#12.57#13.71#9.34#進一步分析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醫學>護理,藥學>護理,其他>護理
表5是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在SCL-90的10個因子上的得分情況對比分析,在所有因子上不同專業之間差異顯著(p<0.05)。通過進一步分析,醫學、藥學、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均高于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醫學、藥學、其他專業畢業生之間心理健康水平差異不顯著,說明護理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
表6是不同學歷的畢業生在SCL-90的10個因子上的得分情況對比分析,在所有因子上不同學歷之間差異顯著(p<0.05)。通過進一步分析,高職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碩士、本科畢業生。
表6 不同學歷畢業生SCL-90各因子得分情況對比分析表 (±s)
注:“#”表示p<0.05
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碩士1.19±0.34 1.40±0.52 1.25±0.43 1.29±0.47 1.26±0.44 1.24±0.41 1.15±0.34 1.19±0.39 1.17±0.37 1.24±0.41學歷本科1.17±0.35 1.46±0.55 1.31±0.49 1.28±0.46 1.24±0.40 1.23±0.40 1.19±0.37 1.21±0.38 1.22±0.39 1.26±0.43高職1.07±0.19 1.29±0.41 1.15±0.29 1.13±0.31 1.13±0.27 1.12±0.25 1.12±0.28 1.08±0.22 1.08±0.21 1.14±0.30 F 14.06#16.29#20.36#19.65#13.96#14.55#5.58#18.32#23.01#11.26#進一步分析碩士>高職,本科>高職碩士>高職,本科>高職本科>碩士,本科>高職碩士>高職,本科>高職碩士>高職,本科>高職碩士>高職,本科>高職本科>高職碩士>高職,本科>高職本科>碩士,碩士>高職,本科>高職碩士>高職,本科>高職
本研究調研了某中醫藥院校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數據顯示所調研的中醫藥院校畢業生總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好于全國部分大學生平均水平。這和高立[2]對醫學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的結果,發現參與調查的畢業生在SCL-90的9個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中國正常成人平均得分不一致。這一結果可能是由于本調查研究選用的對象涉及范圍較廣,選用的常模是全國部分高校大學生的常模,也可能和中醫藥院校長期開展的中醫藥自信文化教育、專業特色、校園文化、家庭教育關系較大。
本研究發現抑郁、焦慮、偏執、精神病性4個因子上男生和女生差異顯著,且男生較好于女生,其他因子及總分差異不顯著。不同職業生涯規劃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差異顯著,有明顯就業意向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沒有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發現,畢業生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因子檢出率較高,與李社芳[3]對河南中醫學院本科畢業生的調查結果大學畢業生焦慮檢出率為21.5%,抑郁檢出率為 36.57%相比,檢出概率較低。
本次結果發現高職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水平好于本科、碩士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護理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其他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這和何亞瓊[4]對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結果一致,2013屆高職護理專業畢業學生心理健康整體水平優于全國高職生心理健康水平。護理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較臨床醫學、藥學、其他專業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好可能是由于就業方向較為明晰,目前醫院對護士的需求量較多,學歷要求本科,學校的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率比較高。
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好于全國部分大學生平均水平。中醫藥院校的不同專業、不同學歷、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的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顯著。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高職類畢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碩士、本科畢業生,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較好于女生,有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沒有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的畢業生。
一般學校將注意力過多放在低年級學生身上,尤其是大一新生,學校的心理普查、心理宣講、心理委員培訓、心理宣傳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主要對象是大一、大二學生。畢業生由于面臨實習、考研、就業等,沒有接受較多的心理教育,針對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數處在被動狀態,缺少主動關注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態的意識。
在今后的工作中,針對畢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提前做好搜集,有針對性地進行關注,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同時,要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時調整、學會尋找資源幫助自己,有健康的心態才會有更好的學習、生活、人生。
完善心理測評方式,除了針對大一新生開展心理測評工作,還應開展針對全校學生的心理測評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科學分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互聯網新媒體應用快速推進、個人成長歷程、家庭環境等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響,準確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變化規律。優化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積極構建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自助與他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體系。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值班、預約、轉介、重點反饋等制度,通過個體咨詢、團體輔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咨詢服務。實施分類引導,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專業學生,精準施策,把解決思想問題、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關心呵護和暖心幫扶中開展教育引導。
學生在實習工作中能夠盡可能的了解未來工作的真實狀況,學校加強和實習單位、帶教老師的溝通交流,主動了解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認真對待實習,將實習和學習、實習和就業、實習和考研有機結合,為就業、升學做好準備。同時輔導員、帶教老師要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實習、考研、就業之間的關系,做好實習動員、宣傳工作,讓學生意識到實習是為將來的升學、就業做準備。
加強學生心理問題的排查、篩查工作,對心理危機學生建立好家校之間的聯系,給予重點關注。應重點關注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碩士學歷的畢業生的心理問題。各學院結合專業特色開展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時化解危機。畢業前對焦慮、抑郁、強迫等癥狀的學生加強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壓力,促進畢業生以健康平和理性的心態步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