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曉 黃驊市財政局
新《預算法》是國家財務管理改革的重要落腳點,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提出的更高標準和要求,旨在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以更高的財務管理水平保證對相關資金的科學靈活配置,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更透明、公開,精細化水平更高,更好地貫徹“十四五”統籌發展規劃,保證我國財政的健康運行狀態。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后簡稱《預算法》)是在1995年實行的舊版本《預算法》基礎上首次修訂的,其中,舊《預算法》的部分內容得到了修整,以下是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相關要求:
首先,是關于全口徑預算的要求。所有收支納入預算是新預算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有效擴大預算編制范圍,以此來進一步減少事業單位內部的非固定機動資金,避免存在在預算方案之外的不合理之處,取消全部的預算外資金資源,有力打擊非規范收入,切實降低行政事業單位貪污腐敗問題[1]。
其次,是對預算體系的公開性與透明度的明確要求。除了涉密項目之外的各項財務收支以及預決算等各項財務信息要定期按時向社會公眾公開,以便發揮廣大社會群眾的監督權。同時,針對民眾所關注的問題要給予充分且詳細地說明,通過保障民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體系的公開與透明。
最后,是針對深化績效管理的要求。在新預算法中,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預算收支全過程的動態管理以及績效管理的深化推廣有了更細致的要求,通過績效管理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利用率得到了全面優化,并保證了資產配置的合理性,使各項財務資源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水平的最優狀態。
除此之外,在新預算法中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也納入了追責范疇,并進一步貫徹了全過程的財政支出監督約束,同時,增加了相應的法律條款,以相關的處分條例對財務預算責任人依法追責,確保有效遏制違法亂紀的行為和現象,切實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2]。
隨著新預算法對部分財務預算工作內容提出的更高要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在適應新預算法的過程中,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也逐漸暴露,其中,整體制度不夠完善是最突出的問題。首先,是財務預算制度的透明度不足,在新預算法視域下,雖然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都對預算信息進行了公開,但仍存在不能定期按時公開和信息不完整等透明度不夠等情況。其次,是監督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督崗位設置不合理,人員配置不科學,導致相關監督工作未能發揮實效性。最后,績效考核標準的缺失與考核制度的不合理,致使實際預算情況與考評指標存在嚴重脫離的情況。
對于各級行政事業單位來說,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構成部分。在落實新預算法的過程中,需要財務管理部門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然而,部分單位財務管理與預算業務的整體流程仍處于比較混亂的狀態,無法為相關資金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預算保證,削弱了預算編制的執行效果。另外,受精細化水平不高的影響,成本控制能力不強、缺少專款專用的相關保障也造成了不利影響,使行政事業單位常年處于資金浪費與收支虧損的狀態[3]。
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的會計核算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應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設,才能更好地適應預算核算需要。然而,部分單位對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重視度不足,未全面充分地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對提升財務會計預算及成本核算質量與效率的重要性。在財務管理部門的基礎建設上還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未及時引入更先進的硬件設備,財務軟件的版本過低,亟待形成一體化財務管理信息平臺。
隨著新預算法的進一步實施,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管理人員并未就新預算法的相關要求和工作內容安排專職的會計和管理人員,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隊伍面對持續增長的財務管理任務量和新預算法深入研究工作,總是處于分身乏術的狀態,最終導致預算管理工作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另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結構還存在很多突出的不合理性,例如:一些年齡較大的財務人員對新預算法和信息化升級的接受學習能力較差,還有部分財會人員還存在主觀懈怠的問題,亟待構建高質量財務管理隊伍[4]。
為了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相關領導和管理人員應深入結合新預算法的要求與原則,并采取相應的管理對策,以此來全面完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對此,各級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應從制度層面頂層設計入手,以減少和避免財務管理預算外支出為目標,尤其是重點規避在以往財務管理工作中常見的非預算項目內容行為,例如:各部門員工福利支出。同時,還要根據新預算法的相關要求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優化預算編制過程,以事業單位的實際財務支出需要與具體情況落腳點,科學編制預算方案,堅持以公開、透明為非保密性項目的財務管理原則,使廣大民眾能夠直接或間接行使監督權和知情權,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良性發展與穩步推進。
在貫徹落實新預算法,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一方面,應從強化監督管理體系入手。通過秉持標準評價與執行的各項原則,確保財務部門工作人員能夠全面深入了解單位內部財政資金的應用與分配情況,以及相關收支成本的核算過程。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做好資金動態記錄,并堅決杜絕專款資金挪用和臨時不合理增加成本資金的情況。通過將監督制度嚴格化處理,保證明確每一筆財政資金款項的流動情況,確保其合理應用,避免浪費。在構建規范化預算資金支出考核制度的過程中,對每筆資金進行規范評價,以此來幫助行政事業單位第一時間發現資金使用異常情況。且在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過程中,還要做好對財政收支情況的定期審查,以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并行的方式,構建更加完善的預算監督管理體系[5]。
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快內控體系的建設。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給予高度認識的過程中,構建由財務管理部門牽頭的內控建設機制,以新預算法為基準,結合單位自身的具體情況,形成適合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形成各級人員的崗位責任,以便及時發現在財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做好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
在新預算法實施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快引入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通過將財務管理所涉及的各個部門與崗位人員、業務進行逐一梳理與排查,不斷提高財務管理與預算業務的操作規范度,提高財務管理的整體效度。
為了更好地在新預算視角下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精細化升級,首先,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和業務中,應結合整體行業和單位自身的具體情況,形成更科學、合理的精細化建設標準,尤其是針對預算管理應制定相關的標準。財務管理部門人員還要對本單位各崗位的業務流程進行分解和整合,通過分別制定出相應的工作計劃、成本控制方案與決策制定計劃,來切實實現精細化建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6]。
其次,財務部門還應結合新預算法進一步完善預算編制工作,積極組織各職能崗位人員深入學習新預算法的相關要求與規定,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崗位特點等內容規范收支標準,例如:津貼補助、醫療費等。在提升預算精細化水平的過程中,還要著眼于提高預算申報與審核等相關工作的嚴密性,不斷規范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可信度。
最后,要做好財務數據的分析,通過橫向分析和縱向歷史數據比對,對財務人員的管理成果進行綜合客觀評價,以確保其充分發揮相關職能,做好流動資產的管控。
針對財務管理部門信息化建設滯后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實施新預算法的標準原則,應堅持多措并舉的基本理念,從制度、財政支持以及人員配置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信息化建設的質量與效率水平[7]。
第一,應根據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部門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制定相應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與細則,明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范圍和操作要求。
第二,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應提高對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充分明確信息化建設對財務部門減輕繁重財會任務的實際意義,結合國家政策和新預算法的內容,根據自身業務的實際特點,構建滿足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要求的信息化框架,制定更詳細的財務管理計劃,明確內容和管理目標,落實各職能部門的責任分工。同時,還要重點考慮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的意見和需求,保證信息化建設的實效性。
第三,各級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將信息化建設落到實處,尤其是在財政資金分配上要給予更多支持,為財務崗位工作人員配備更先進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應用設施,以此來為相關人員提供更多后備保障[8]。
第四,要加強財務信息化風險管控,從新預算法的內部控制視角構建財務信息化監督流程,全面深入分析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以此來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做好風險排查,以此來構建更加完善、穩定且高效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機制。
正如上文所述,在新預算法視角下,財務管理人員是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主力軍,為了更好地提高各級單位財務管理綜合水平,有效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設,各級單位相關領導人員應重點打造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且具備良好信息化技術的財務管理隊伍。針對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結構存在的不合理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人事部門人員應做好相關的招聘和調整工作,為單位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通過完善用人機制,以社會、高校的公開招聘和內部推薦等形式,合理調整人員結構,同時進一步精簡隊伍[9]。
相應地,還要做好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定期開展學習活動,給予財務管理人員更多鼓勵與支持,使其能夠深入學習國家相關政策與新預算法的相關規章內容,同時,不斷提升財務管理與會計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養,以此來更好地為新預算法的實施提供才智與力量。
除此之外,針對在崗的財務管理人員,要重點加強崗位責任教育,尤其是對于主觀能動性不高、行動懈怠的人員,通過多種教育形式,使其充分認識到落實新預算法對提高財務管理質效水平的重要意義,樹立認真負責的崗位責任意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狀態,不斷適應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綜上所述,新預算法的出臺與實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舉措,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有經濟的重要構成,其財務管理問題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新預算法視角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及相關部門人員,應全面深入學習新預算法的相關規定與要求,正視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探索應對策略,以此來更好地實施新預算法的內容,提高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