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鵬 青島萊西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進入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在當前的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和背景下,為確保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必須要隨之深化財政稅收政策改革。作為公有制經濟的主要代表,國有企業受到了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多方面影響。國有企業要想謀求進一步發展,需要科學、深入解讀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對國有企業發展的影響,進而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財政稅收方面的問題始終是制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相關政府部門通過構建合理的財政稅收體制,能夠為提供公共服務、改善民生以及實現社會公平提供保障。通過財政稅收政策改革能夠對稅收負擔進行合理調整,稅負比例逐漸降低,并有效地刺激內需拉動增長。不僅可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還能拉動GDP增長。
各地財稅管理部門管理水平、執行力參差不齊等多種問題,導致我國的財政稅收管理與控制目標實現受到阻礙。通過財政稅收改革可以有效地遏制過去部分地區發展中出現的惡意競爭、財源壟斷問題,平衡財權事權,促進我國經濟的均衡性發展。
由于當前財政稅收過程中財政轉移支付中所產生的一些漏洞和截留等問題,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制約。通過財政稅收政策改革,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和管理方案,強制性要求地方政府采取精簡結構等多種手段,可以使政府部門控制、節約成本,使得經濟發展區域差異得到均衡,并帶動我國整體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
我國的財政稅收政策不斷調整,我國經濟政策也逐漸變化,但是部分國有企業仍舊沿用傳統的財政管理體系與財務管理制度,導致整體財政管理工作呈現落后性特點。有部分老牌大型企業認識不到改革、創新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因此不能科學解讀與充分了解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要求,逐漸進入發展的困境。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中的重要支柱力量,但是由于監督管理不力存在貪腐現象,不僅不利于國有企業自身發展,更容易造成國家公共財產、資源的浪費與消耗。由于國有企業規模較大且職能部門、員工數量眾多,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甚至部分部門有特權,可以直接繞過審計行使財務權力,該過程性中通常會潛藏產生貪污的風險要素。
為確保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轉與健康發展,需要做好財政預算審批和經費審計工作。但是從國有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來看,容易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忽略防范、干預隱患。不能充分發揮出預算審計部門應有的職能和職責,不能嚴格依據相關要求與規定開展審計工作,從而導致國有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錯賬和漏賬等現象。
首先,明確國有企業的財政定位。伴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向著多元化、多樣化的趨勢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中呈現出多種新興經濟體競相繁榮的發展局面。多方競爭的發展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發展優勢與獨特性逐漸消失。在原有的財政稅收政策體系內,國有企業并未戰絕發展優勢,甚至是處于被打壓的發展態勢。伴隨著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持續深入,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國家逐漸認識到原有的財政稅收政策體系中國有企業的財政定位不平衡問題。通過財政稅收政策改革,采取相應的調節措施、調整措施,可以使國有企業的財政定位更加清晰、明確。
其次,使國有企業的固定財源得到保障。我國實施的財政稅收制度要求我國的個人、企業必須要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向國家繳納稅款,一切經濟行為中都包含了稅款。國家財政稅收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為國家建設發展匯集整個社會的力量。國有企業的財源主要是來自于消費者的消費與購買,如果國有企業的稅收起征點相對較高,則該國有企業的產品價格制定、調整相對缺乏靈活性,這也很容易導致國有企業部分客源流失,同一些產品相同,產品價格更低的產業、企業相比缺乏競爭優勢。通過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可以使國有企業的活動空間更加寬泛,國有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信息來靈活地調整價格,從而使得客源、財源得到鞏固,國有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最后,有效地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地位。根據當前國家財政稅收體制、政策改革的具體內容來看,對國有企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不僅能產生直接影響,還能使得人們的收入變相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刺激人們消費。與市場中的其他企業相比,由于國有企業具備了全面性、多樣性的特點,因此是人們消費的主要選擇與主要對象,進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地位與競爭優勢。
首先,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難度與成本增加。財政稅收制度是由我國的財政稅收部門根據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形勢專門頒布的經濟政策,具有權威性、強制性、流動性以及變動性特點。這也導致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國有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就必須要隨時關注國家財政稅收政策內部調整來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實施辦法進行調整。甚至在有些情況下需要國有企業在短時間進行較大的調整與變動,在該過程中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并使得國有企業產生較大的管理成本,從而對國有企業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其次,增加國有企業發展波動受阻的風險。我國企業的發展必須嚴格依據國家財政稅收制度,一旦在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調整過程中出現問題,則國有企業首當其沖,容易受到不科學的財政稅收制度的影響,國有企業經濟效益逐漸下降。例如在20世紀,部分國有企業受到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沖擊,經歷了繁榮發展走向衰敗的演變。國有企業缺乏靈活性、抗壓性使其逐漸走向了衰亡,在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背景下,如果國有企業不能針對政策、體制改革做出相應變革,則很容易導致國有企業逐漸走向衰亡。
最后,國有企業員工面臨較大的考驗。現代經濟發展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資源的競爭,而是人的競爭,國有企業員工的專業素養水平會對其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國有企業要為員工提供工作機會和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員工也要為國有企業負責。這就要求國有企業員工能夠主動學習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后的新政策、新體制。但是,國有企業中部分專業素養、職業素養不夠的員工無法通過相應的考核,這就使得國有企業員工面臨較大的考驗。一旦國有企業的員工專業素養不達標,則會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會產生消極影響。
在財政稅收政策改革下,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積極影響,削弱消極影響,就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逐漸加強國有企業的內部建設,不斷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實施動態管理。國有企業要結合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變化與影響,明確本企業的具體發展現狀來構建其財務管理體系,明確國有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責任等,從而確保各項財務管理工作順利展開。針對國有企業財務部門的不同職能,必須設立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參與、管理該工作。以預算人員為例來看,國有企業的預算人員必須要發揮其專業性,為國有企業提前制定科學、準確的預算發揮作用,從而確保國有企業的發展預案得到優化與改進,更加科學、合理,符合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部分國有企業無法迅速獲得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原因是其管理模式、運作模式相對比較滯后。要想突破這一局限,獲得長遠發展,國有企業必須認識到當前企業經營發展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要合理引進、用先進的管理手段、方法及信息技術,要結合市場經濟發展潮流來進行持續的優化、改進與創新。針對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影響下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來看,需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來提升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國有企業稅收體制逐漸發展,且其業務涉及面逐漸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逐漸拓展,國有企業的財政稅收工作內容越來越豐富,其中產生的財務信息數量巨大且種類繁多。為了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信息管理的便捷性,就需要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不斷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并逐漸建立完善的財務信息內部網絡,其中可以包含國有企業的產品的原料購買、生產管理、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整個生產周期,并確保財務管理信息輸入的規范性、標準型。通過應用先進的數據庫技術,可以將國有企業的全部流程都覆蓋其中,并定期對財務信息進行統計,出臺財務報表。國有企業可以結合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后出臺的最新稅收政策來做好對應的應稅方案預算,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
在國有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對國有企業發展的影響,要切實提升國有企業員工的綜合素養。國有企業可以在其內部定期組織開展關于財政稅收政策改革、新財政稅收制度的學習培訓與解讀,從而使得國有企業的員工能夠不斷提升其稅收自覺性與管理意識,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國有企業的內部改革、優化中,并結合國有企業的發展現狀、發展戰略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要求國有企業的相關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主動利用業余時間來學習、解讀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的相關內容,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合理地融合新的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內容,一一進行驗證,從而促使國有企業的財政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有效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還需要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結合新的財政稅收政策對其工作制度進行監管,促使財政服務便捷性提升。通過不斷提升國有企業員工的綜合素養,可以對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變動對國有企業帶來的業務沖擊,進而推動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不斷提升。
從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奉行了市場調節的根本規律。但是,作為財政稅收政策的制定者、實施者,政府充分發揮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干預者這一角色作用。基于此,在未來的國有企業發展中,就需要在財政稅收政策改革下保持客觀、正確的心理,一方面要在財政稅收政策改革過程中要與市場動態相匹配,抓緊市場發展的潮流與方向,另一方面也不得盲目自信,而是要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積極配合政府的干預、調節工作,用更加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財政稅收政策改革所帶來的影響,并在不斷地摸索、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一條屬于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的路徑。
總而言之,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逐漸完善,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與成績,對促進我國財政稅收政策健全、經濟穩健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財政稅收政策改革對我國的國有企業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方面使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明確,另一方面也要求國有企業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體制變化等要素,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內部素質,從而更好地應對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探索更加科學、正確的發展路徑,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穩健、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