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妍 大連新型企業集團遼大公司
在新時期,立足于企業發展目標的預算管理體系更契合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目前而言,企業通過對內外部環境進行深度分析,整合所有資源,并且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方案,最大效率分配資源,更有利于企業立足于戰略方向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從企業戰略管理的角度來看,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對企業自身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企業應當立足于發展目標對整體管理架構進行優化升級,細分工作職能使其更高效的利用企業資源,這樣才可以順利完成目標。由此可見,企業應當優先在結合戰略發展目標的情況下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以此優化企業職能配置,更大程度的高效率利用企業資源,進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以及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助力企業高質高效平穩發展。
企業在一個時間段內綜合全方面提出的預算方案就是俗稱的全面預算管理。企業戰略目標就是企業運營發展的核心,一般而言都在縱觀全局后制定的,通常具備長遠性。企業的戰略目標也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整體預算互相影響,二者聯系緊密,可以互相結合,以此保障企業健康發展。故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應當依托于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二者相互促進。依據企業的全面預算,控制企業朝著正確的戰略目標發展,可以實現企業運行效益最大化,確保企業發展的質量以及效率。
在企業進行資源分配時,本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應當確保全面覆蓋了企業的內外部資源,并且明確其自身戰略方案正確指導規劃的重要性,使其基于戰略構建的管理體系能夠滿足企業的長期發展需求。管理者在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時應當具有長遠規劃,公司運營的全過程都依托于戰略目標的引導。也就是說,為了更全面地保障公司戰略順利實施,就必須基于公司的戰略方向結合公司現狀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依托于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主要功能為對企業的全部資源(例如:人力資源、信息資源、企業資產配置等)進行整合分配。同時根據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進行全方位的預算管理,更合理的配置所有資源,使其都得到充分利用,推動企業各類資源的利用都發揮最大效益。其次,企業應當更加謹慎地制定發展戰略,同時也應構建出滿足戰略要求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這就要求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深度分析企業發展現狀進行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及時依據環境的變化調整戰略發展方向,再進一步優化管理體系,以此迅速提高企業收益。
資本運營情況是企業進行戰略規劃時應當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實際上,依托于企業戰略規劃進行整合所有資源并分配就是資本運營。通過整合分配整體內外部資源,組建財務系統就是企業集籌資的整體過程。財務系統通常包括收益、投資兩個方面,該系統有效地利用相關財務扶持策略,實現了企業資源最大利用率。要想最高效率的及時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就必須合理進行資本運營。企業保障所有財務資源及其他資源都得到高效整合分配,可以確保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與此同時,企業戰略發展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也可以推動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順利落實。
結合企業戰略發展方向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保障企業戰略順利推行的關鍵因素,因此所有企業都應當依托于戰略目標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且在管理戰略時也應當在結合預算管理機制的情況下進行。這二者之間的關系相輔相成,二者結合考慮有利于企業順利發展,可以使得企業整體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依托于正確戰略導向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不僅有利于全面管理企業以及合理統籌規劃企業資源,更可以優化整體管理體系,使得企業綜合實力得到提升。實際上,正確的戰略導向對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幫助十分大,而合理的預算管理體系對戰略方向的把控同樣十分重要。一方面,企業合理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是企業進行正確戰略規劃的根基,若是預算管理體系不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運行,那么企業的戰略方案可能不適合當下環境的要求,依據戰略制定的制度也就得到無法落實。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可能也會出現問題,進而使得企業運行效率下滑,造成企業綜合競爭力降低的情況出現。因此,依托于正確戰略導向對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十分必要,且可以助力企業高質平穩發展。
在兩百年前,我國就處在由計劃經濟逐漸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之中,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開始普及應用至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這一情形讓全面預算管理這一體系普遍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而大約一百年后才出現了企業戰略這一概念。企業戰略較全面預算管理出現時間晚,故很多企業并不了解制定戰略的重要性,也就在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時并未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進行考慮。而由于計劃經濟的特性影響,企業通常因為沒有考慮長遠的發展利益,且管理手段受到計劃的制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與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并不協調,故無法兼顧二者平衡發展,反而造成消極影響。
因為戰略管理這一概念出現的時間不長,很多企業管理者并不了解戰略管理的概念,同時戰略管理在實際的應用并不多,故很多企業忽視了戰略目標與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二者相結合的重要性。企業的管理者通常認為戰略規劃只能確定企業發展的大方向,由管理層把控整體方向即可,平時不需要多加關注,這也就降低了企業發展的效率與質量。此外,企業管理者必須依托于企業發展現狀才能構建出符合實際要求的預算構建體系。僅僅依托于理論,忽視了環境的變化,得出的方案落地性較低,不具備實際效用,也就無法反作用于戰略規劃。
企業的利益與戰略目標之間普遍存在有沖突。企業為了解決利益與戰略目標之間的分歧,通常使用成熟的管理機制進行統籌規劃分配資源,進而緩解二者兼得沖突。實際上,為確保企業總體利益最大化,各部門內部的利益都可能會有所損失。因為部門各自單獨管理,員工只需要完成部門內部的工作指標即可獲得激勵,因此員工通常僅僅關注本部門的工作目標,忽視企業總體的工作目標。故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存在極大的阻礙。這二者之間的沖突會使企業總體發展效率降低,進而企業效益變差,員工積極性也隨之降低,使得企業無法順利發展。
在新時代,市場發展極其迅速,企業林立,競爭也愈發激烈。因此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十分迅速。因此企業如果想要完美應對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就應當依據變化規律做好全面預算管理。企業通常依據自身當下的實際情況進行長遠規劃從而制定企業戰略目標,其管理者在制定戰略時都更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需求,因此企業的戰略發展方案都具備穩定性。故若是企業本年的預算管理因為外部環境波動大而不夠合理,那么可能會導致企業無法實現戰略目標,進而影響長遠發展。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囊括了企業運營的全過程,是一種全面的管理體系。然而,績效考核制度卻常常被管理者所忽視,并且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與懲罰機制與其掛鉤。因此,員工對企業缺乏歸屬感,工作的積極性也隨之降低,進而影響到企業完成戰略目標。此外,不少企業在制定預算目標時,并未結合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制定,只是為了降低完成目標的難度而設定極低的標準。與此同時,很多部門的管理者以及企業的管理者缺乏長遠目光,沒有考慮到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預算相關管理體系并不完善。因此會出現類似缺乏獎懲機制,績效考核制度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預算目標不合理等狀況。
一般情況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指標考核都是以財務方面的指標為主,將其當作整體目標方向。盡管這樣對企業戰略目標規劃有一定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解決,例如無法了解到企業除財務方面的影響因素等。故應當強化企業除財務因素外的指標的作用,應當意識到不能僅從片面的一個方向了解企業現狀,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各方面的影響因素。盡管財務指標可以反映大部分所需要的信息,但是仍有部分信息必須通過其他方面的指標因素獲得,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企業要想高質量高效率健康發展,實現戰略目標,就應當強化除財務因素外的指標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的作用,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可持續性[1]。
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就是為了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依托于企業戰略指導,企業日常執行科學的運行體系,最終依據預算目標實現戰略目標正是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目的。故依據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進行預算目標規劃十分重要,其合理科學性直接決定著企業是否可以增加收益,順利發展。若是企業構建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并未結合企業的戰略方向,肯定會導致企業的預算目標不合理,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預算方案的落實,降低企業競爭力。因此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任務目標應立足于企業戰略方向這一點十分重要,企業必須重視落實這一方案[2]。
首先,為了保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全面落實,企業應當重新分配人力資源,設立專門的人事部門負責該體系的實施推進,以此實時了解相關工作的進展情況,進一步落實工作。其次,企業應當依托于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進而才能保證其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依托于企業戰略發展方向高效運行。最后,這一機制也應當與員工的激勵以及福利機制相掛鉤。也就是說,相關部門應當依托于績效考核制度進行員工的獎懲,以此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從而更高效高質的完成相關工作,提升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
伴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十分迅速。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經濟市場競爭不斷激烈,這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要求。企業應當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依托于對環境變化的深度分析,構建適應企業現狀的預算管理調整系統,精準把控戰略目標方向的正確性。綜上所述,企業應當依據有效的預算管理調整系統,根據企業自身運營的現狀,及時調整預算管理方案,進而確保企業戰略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助力企業健康高質高效發展。同時,在調整預算管理體系時,應當要依據真實的運行信息以及科學的理論基礎作為指導,這樣才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讓本企業的戰略目標體系不再是泛泛而談,使其具備更強的可實施性,助力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落地推行。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應當具備系統性以及全面性。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以及運行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有相對應的組織部門進行落實,因此建立相關工作組織體系是保障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推行的關鍵因素。企業在實際管理中應當要將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相結合,在正確的戰略指導下再進行進一步落實。比如說一個企業有專門負責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的部門,那么其規劃管理工作會更加易于落實。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單獨設立部門成本過大,需要的人力資源過多,企業無法承擔,此時可以按照公司現狀交予個人負責,慢慢籌備新部門以降低成本[3]。
企業要想保障其預算管理制度的規范性以及合理性,就應當依托于企業實際運行情況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由此可見,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推行機制至關重要。企業必須對傳統的預算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升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按照實際情況合理完善構建新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同時應當積極落實新的管理體系的推行工作,使得預算管理體系與企業當下的發展需求相匹配。同時,管理者應當統一統籌分配各類工作,對員工進行職能責任細分,將各個環節的責任落實到個人,進而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助力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順利推行。
構建科學、完善以及健全的運行體系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有效實施的重中之重。企業在保障組織與制度體系的順利運行時,也應當優化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執行流程,注重提升運行體系的效率,從而才能為企業發展起到作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應當與員工激勵制度相結合,深入優化績效考核規范,將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相關因素增加到績效考核之中,增強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性,以此最大限度地利用該體系為企業高質高效助力。
依托于全面預算管理可以確保企業戰略順利實施,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仍存在部分問題還未解決,這要求企業深入研究這些未解決的問題,立足于問題產生的根源,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企業應當依托于戰略目標的引導,構建出更加完善可實施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優化整體管理機制,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確保企業健康高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