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榮 樂亭縣水產中心
一般認為,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無法獲得預期的管理效果,進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是普遍存在的,這必然會對其運營產生影響。因此,要深入分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從而達到提高其經營效益的目的。
如何預防和控制會計風險,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會計信息是事業單位在各種經濟活動中所進行的有關數據的分析,其優劣將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資料的可信度,從而影響到其會計行為的準確性與規范性。加強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風險的控制,能夠保證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會計業務中所記載的數據、信息的規范化、準確性,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及時地反映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從而提升會計工作的工作效率。
事業單位的資產以國有資產為主,事業單位擁有國有資產使用權,但不擁有所有權。加強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風險控制,可以從規范資產的管理程序和制度入手,有效地解決事業單位內部資產違規處置、挪用資產、配置不合理、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并加強對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的日常管理、清查盤點等一系列工作,保證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的安全、完整。
目前,對事業單位職能履行的規范程度日益提高,加強對其內部會計風險的管理,可以保證其內部會計人員及其業務部門在相關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經濟活動的執行過程中,嚴格遵守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各項規定,減少或避免各種會計違規行為的發生。加強事業單位內部行政工作規范化建設。
財務風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評估和預防,但對其影響的因素卻是持續發生和改變的,所以很難判斷其是否會發生、何時發生、發生在何處、嚴重程度。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情況下,作為一個非營利的組織,事業單位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元化,使得其出現的金融風險也越來越不穩定。
會計工作風險的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經常會以各種形式發生。我們不能確定部門的風險因素會不會真正的造成風險。會計風險可能會隨時發生,我們即使有事先準備也不能知道、不能控制風險在什么時候出現。會計風險的種類繁多,如支付時存在風險、財產變動時存在風險等。會計風險的嚴重性我們也是無法預估的,如果在事業單位運轉流暢時發生財務風險,事業單位可能有能力從容應對,但是經濟發展的低迷期發生財務風險,這對事業單位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員工水平的提高,員工的監督風險能力變強,財務風險變得不是那么可怕了,一些存在風險的隱患在一開始可能就被發現從而阻止其發生,即使到了不能阻止的時候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將損失降到最小?!吧嫌姓呦掠袑Σ摺?,雖然員工的自身素質提高了,能規避很多財務風險的發生,但是隨著互聯網和各種行業的發展,風險因素也變得越來越難以發現、難以察覺,而且發展迅速很快,所以針對不斷變化的風險因素,從業人員也應該時刻準備著提升自己的能力,盡可能地避免風險的發生。
由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機制,再加上對事業單位外部的財務法律法規和制度的不熟悉,事業單位的法律意識、財務責任意識不強,做出的決定不夠完善。例如,管理者沒有充分考慮到經濟后果,低估了殘酷的市場競爭和風險,政府主管部門委托人角色不到位,對事業單位防范風險的措施不到位。一些決策機構的領導沒有明確的授權,事業單位職責權限不明,導致事業單位的資產大量流失。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資產中存在著大量資源浪費和流失、資源利用率低下等問題。這與現行的財務管理體制、執行力度不足有關。不但不能使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發揮很大的作用,而且還制約著單位的財務監督,從而使其缺乏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等方面的監管,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從而影響到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增加了決策失誤的危險。而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增加,也與其工作人員素質的欠缺有關。一些財務部門的人認為,進了事業單位就是一個鐵飯碗,不會丟掉工作,因而忽視自己專業能力的提升。此外,事業單位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關注程度也較低,作為一名財會工作者,其職業道德水平對其能否有效地進行財務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國目前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相對較少,致使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遠遠達不到財務工作的要求,存在著背離財務管理、違法經營行為等方面的風險。
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有造假的風險,在進行檢查的時候財務信息很可能已經被篡改。比如有人私自挪用單位財產,但是工資的賬目并沒有改變;部分人員的業務能力不足或本月指標不足私下與會計人員合伙篡改數據,給事業單位人事調整帶來麻煩。不僅影響了員工的綜合素質,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事業單位的安全和日后發展。
事業單位在購置固定資產的時候沒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沒有對個別資產的使用時間和價值進行評估,有的機器之類的資產很長時間不用又缺乏保養,長此以往很可能導致機器報廢,但是下一次要用的時候就又要買新的導致財務損失。還有的事業單位盲目擴建,而民眾的需求沒有那么大。還有事業單位在購置資產的時候沒有對資產的前景和現狀進行評估,想買就買,可能部分資產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貶值,小幅度貶值還好,如果遭遇大幅度貶值勢必會給事業單位帶來極大的財物損失。
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和信息儲備,會計管理也是一樣。會計部門在事業單位中是最重要的一個部門。會計部門每一次人事變更都可能會影響到事業單位的信息安全。傳統的紙質的信息統計在很多時候都是可控的、方便的,但是當社會信息化達到一定程度時,紙質的信息統計方式的弊端就體現出來了,大量的檔案給儲存和查閱都帶來了麻煩,經常出現找不到、信息缺失、檔案損壞等問題。電子檔案也有著很多的風險,現在互聯網發達,事業單位更愿意用簡單方便便于儲存的電子檔案來儲存信息,大量的檔案一個優盤就解決了,查閱的時候也更加方便。但是在電腦使用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讓病毒入侵,很容易引起信息缺失,甚至泄露。
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沒有明確的執行制度,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不嚴謹,工作效率下降。管理者在分配工作時不能說明工作的內容到底是什么,只是讓員工去完成一項工作,但由于工作的操作性不強,導致員工在進行工作的時候無從下手,工作效率自然不高。還有單位內部的不兼容工作沒有進行分工,所有工作由一個部門來進行管理,各個部門無法達到制約的效果,導致部門故步自封得不到發展。
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工作的分工不明確,會計部門也是如此,沒有明確的分工,每一項工作沒有明確的負責人,在工作的時候員工不用擔心負責任,工作的態度就會很隨意,這就給事業單位帶來了風險隱患。有可能一件很簡單的小事,由于員工隨意的心態導致出現失誤而給單位帶來損失。而分工不明確導致工作流程不能按照正確的順序來進行,造成工作混亂、效率低下等問題。會計部門個別員工的素質不高、工作態度較差,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了困擾。
風險監督,顧名思義就是檢查和防范事業單位可能會發生和即將要發生的風險,將可能對單位造成危害的風險因素扼殺在搖籃中。而部分事業單位并沒有重視風險監督。尤其是財會部門,一旦發生風險事件難免會對單位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而這樣的不重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領導并沒有專門下發這樣的工作計劃,并沒有風險防范的意識,在各種交易和財會變動中沒有去刻意地注意各種風險因素,導致單位的財務存在風險。其次會計可能由于專業能力不足,也可能是工作經驗和風險規避的意識不足,在很多時候并不會意識到風險的發生,等到發現的時候也只能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比如在清算尾款或財務報銷時,由于風險意識薄弱被不法分子乘虛而入,這樣的工作失誤很可能會給單位以致命的打擊。
現在的社會飛速發展,事業單位內的工作制度不斷更新完善,出現了越來越高效、越來越安全的工作方式,會計管理也是一樣。而部分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并沒有積極地去學習先進的管理制度,自身的專業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在這個進步的時代還沿用著老一套的工作方式,難免會有一些低效甚至雞肋的工作方式,顯然無法滿足當今事業單位的工作要求,長此以往單位的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
員工能否高效地完成工作和規避風險離不開高水平的管理制度,針對部分事業單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筆者認為其主要責任在管理人員,并不是所有員工都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相反大多數人高效地完成工作的前提就是上級領導的施壓。所以說單位的制度能否執行主要看管理人員的態度,不能貪圖一時的輕松而忘記鞭策員工。應該不定期的抽查員工的工作狀態,打消員工上班摸魚的僥幸心理。各部門也要不斷地了解學習那些在某方面比自己部門更加先進的管理制度,不斷地更新和發展,完善和健全部門的管理制度。唯有如此才不會托單位的后腿,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員工也要積極響應單位的號召,上級要我們做什么,我們不能保證做到更多,但是一定要盡量做到最好,起碼要腳踏實地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上下級共同配合,一個部門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部門的工作要想高效地完成離不開各個工作環節流暢地運行。有的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工作因為沒有明確的分工而導致工作難以進行。甚至花費大量精力也不能完成少數的工作,時常還會出現忙中出錯的情況。所以部門領導要深思其中的問題,開展人事調整大會,將員工調整到其擅長的崗位上,盡可能地發揮出每個員工的作用。每個工作環節的分工更應該明確,某一項工作一定要分配到最適合的員工身上,落實責任到人、責任到崗。員工完成得好進行獎勵,完成得不好進行適當的處罰。這樣的做法能夠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專注度,能有效地減少不必要風險的發生。
在財務管理中,應把風險意識與崗位職責指標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加強對財務風險的識別和控制。會計崗位的設置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會計崗位要與單位的內部經營、會計業務相適應;二是各崗位職責明確;三是各會計崗位分工明確;四是不相容職務分離;五是對各個崗位工作進行不定期考核。只有這樣,財會員工才能時刻提醒自己,提升自己的風險意識,避免不必要的金融風險的發生。
為了滿足財會管理工作的要求,各級事業單位要對財會人員的資質進行嚴格的要求,實行會計技術資格的準入,不僅是為了提高財會管理的質量,更是為了實現財會管理的科學化和專業化。同時,要強化專業知識方面的訓練。財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財會工作的重要性,要按照財政改革的任務和單位的財會管理工作,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實施年度不定期的專項知識培訓,加強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此同時,員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學習為基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以滿足新時代對會計工作的要求。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事業單位要做好會計風險的防范和處理工作,積極地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管理者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強化財會管理,創新管理體制,加強內外部的監督與交流,做到財會工作責任到人,最大限度地降低會計風險的發生概率,提升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