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淑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姜堰實驗學校,江蘇 宿遷 223900)
教師在應用問題導學法開展初中生物知識教學時,就可以先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情況和學生的興趣設計問題,再鼓勵學生探究和解答問題。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答問題的能力。接著,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知識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再鼓勵學生逐層解答問題,這樣可以增加初中生物知識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此環節中指導學生學習和解答問題,這樣就能增強學生參與初中生物知識學習的自信心,并鍛煉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之后,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與互相評價,以此不但能使學生互相發現優點,還能創新初中生物知識教學的評價內容與方式,從而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自信心,并提高初中生物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大部分教師認為,課堂教學就是對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培養,但其實光會解決問題而不會提出問題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問題的提出代表著學生形成了質疑的意識,對相關事物進行了深入思考,所以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學生在看到全新事物的時候也更愿意進行探索。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才是出發點,才是論點。例如在教學“兩棲類動物的發育”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樣的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兩棲類動物和鳥類存在怎樣的差異?生活中的兩棲類動物有哪些?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深入地思考,進行自主學習,可以對相關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同時,學生腦海中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應稍加引導,讓學生將這些問題提出并進行深入討論。
問題導學法以問題為主,也就是說,除了要提出問題,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這就要求教師將學生的探究意識調動起來,將學生的質疑能力進行激發。例如在教學“種子發育”知識的時候教師就需要知道,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提問。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究,教師可以提出探究性問題,如“不同的種子,發育形式是不是也是存在差異的?怎么區分常見的植物種子的胚芽?”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進行深入思考,可以自主地對知識進行探究。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逐漸掌握相關知識,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培養。
之所以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是為了讓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散開來,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所以,初中生物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重點是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簡單的知識進行教授,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兩種狀態下獲得的氣體是不是一樣的,要用怎樣的方法才能對氣體種類進行判斷。在小組得出一定的結論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將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闡述。在學生闡述完后,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點評,如果發現學生出現了錯誤,需要進行有效的糾正,并且將相關問題進行總結。
教師需要緊跟學生的興趣與教學的知識設計教學問題,這樣才能在初中生物知識教學中有效地應用問題導學法。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應用問題導學法,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就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力與興趣。這就要求問題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學生興趣點,如果問題本身比較枯燥,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等,就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很難得到應有的關注。一般來說,教學問題的設計需要結合實際、聯系生活,內容要有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愿意回答這些問題。
例如,教師在對《蒸騰作用》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先在多媒體上展示兩種澆水方式的視頻:第一種澆水方式是直接將水澆到植物的根部,第二種澆水方式是澆水到植物的頂部,以此讓水順著植物流到根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兩個視頻,并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人們是如何給植物澆水的?哪一種澆水方式可以讓植物吸取到更多的水分?”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這樣就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學的方式探究和解答問題,這樣就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使學生了解學習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上述分析可知,好的教學問題往往具備可討論性、公開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教師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中需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生活,盡量讓每一個學生對于問題都有話要說,愿意積極思考答案,這樣才能夠保證這些問題作用的充分發揮。
教師想要應用問題導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就需要應用問題導學法指導學生學習,以此保障學生的學習方向,并教授學生學習的技巧,從而就能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答教學問題。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并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問題導學法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探究能力、活學活用、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學生學習應該是一個自主過程,學生積極性、主動性越高,越是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是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動物群居》時,就可以先在多媒體上展示多種動物的圖片,再提問學生:“你認識多媒體上的哪一種動物?這種動物有著怎樣的特征?”這樣就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連連看”的游戲,以此讓學生將兩種有著相同特征的動物連在一起,這樣就能增加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并使學生積極地了解動物知識。然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后根據動物的特征將多媒體上的動物進行分類。在學生完成分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分類的依據以及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之中,學生得到了思考以及表達的機會,學生的綜合能力會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
從上述問題導學法的具體應用來看,教師通過拋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任務學習,這樣學習會更有方向,學習中心更加突出,學習方向也會不容易產生偏差。反之,如果沒有問題作為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會比較低效,學習也容易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問題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學生學習的指引,學生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回答問題的過程。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而且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教師只是針對一部分學生提出問題,另外一部分學生是沒辦法獲取到相應的知識的,學習需求也沒辦法得到滿足。所以在應用問題導學法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提出具有層次的問題,這樣就能將學生的差距縮小了。分層次的問題設計基本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由于學生個體在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方面具有客觀差異性,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回答問題的能力方面不同。如果教師忽視學生的差異性,不考慮所提問題的難度,總是針對優秀生提問題,問題難度比較大,那么就意味著部分學習成不好的學生被排除在外。因為即使教師提問他們,他們也回答不了問題。從這一角度來說,問題導學法的應用中,在問題的設置方面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問題要有層次性,即問題有難有易,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個體可以提出一些比較容易的問題,這樣可以提升這一學生群體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種子的結構》知識的時候,為了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提高,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提問,并邀請相應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問題解答。如教師讓學生對種子進行觀察的時候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種子的大小、形狀、顏色是什么樣?并邀請學習能力并不是很好的學生進行解答。因為這樣的問題并不難,只需要進行觀察就能解答。這樣學習不好的學生就不會覺得自己被拋棄,會更加主動融入學習中去。這些容易的問題如果找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提問,會讓成績優秀的學生覺得問題太簡單,沒有成就感,這也不利于給優秀學生帶來挑戰。在這些簡單的問題得到回答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把種子的外皮剝去,種子會發生什么變化?這層皮是什么?剩余的部分是什么?”并邀請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可以邀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回答這樣的問題:種子胚的每個部分的形態特點是?結構特點怎樣?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被激發出來,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樣難度層層遞進的問題設計,可以讓學習好的學生以及學習差的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回答,都能夠回答一些對于他們來說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進步。
教學評價是知識教學的重點。學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認清自身的能力與水平,從而確定前進方向。教師可以通過評價活動給予學生肯定,以此增強學生學習和參與教學的信心。教師應用問題導學法創新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就可以不斷地提高生物知識教學的效率。在教學評價方法創新中,關鍵是要在評價內容、評價主體等方面進行優化調整。教師在教學評價內容可以多多引入一些開放性的、啟發性的問題進行評價,通過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情況對于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握。教師設置教學評價問題時需要多多聯系學生的生活,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問題的靈活設置,同時也需要注意評價問題的導向性,確保評價更加精準到位。另外教學評價的主體也不能夠僅僅限于教師,還需要將學生也作為重要的評價主體,評價主體做到多元化。畢竟僅僅是教師評價尚不足以全面把握學生學習情況。評價主體多元化可以讓教師從多個維度把握學生學習狀況,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模式。
例如教師在對《植被保護》進行教學后,就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設計問題,并讓學生搶答。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四至六人小組,再設置探究當地植被破壞情況和保護情況的小組任務,這樣就能將初中生物知識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在學生完成小組探究任務后,教師可以提問:“你能夠根據學習到的植被保護知識制作保護環境的手抄報嗎?”并為學生布置制作保護環境手抄報的小組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評價小組成員的方式講述完成小組任務的過程,同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在學生自我評價后,教師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生物知識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既可以通過教學問題與趣味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又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解答問題,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根據上述策略在初中生物知識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就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從而提高初中生物知識教學的效率,并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問題導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沒有標準模式,對于生物教師來說,需要在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中不斷探索規律、總結應用技巧以及經驗,從而全面提升應用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問題導學法”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