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2021年,注定是中國錢幣拍賣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
這一年,誕生了中國拍場最貴錢幣——一枚“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以2599萬元成交;北京誠軒、上海泓盛等拍賣公司錢幣專場總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中貿圣佳、北京永樂、北京華藝等多家綜合型藝術品拍賣公司紛紛拓展錢幣板塊……
強勁的市場行情也讓不少業內人士都覺得不可思議。縱觀各類錢幣品種,機制幣表現最為突出,中高檔品種均有明顯漲幅,不少品種頻頻刷新紀錄。從機制幣拍賣年度十強榜單來看,過千萬元的機制幣有五席之多。古錢、金銀錠、紙幣等板塊的成交狀況則相對較為平穩,但珍稀幣種依然水漲船高、一幣難求。比如清咸豐重寶類精品就占據了古錢拍賣年度十強榜單四席。第一、二版人民幣也依舊霸榜紙幣榜單,紛紛忝列百萬元級的隊列。
與價格同步上升的,還有踴躍入場的新藏家。他們對錢幣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而且有著強勁的購買實力和雄厚的專業知識,在價格方面幾乎沒有心理負擔。
與此同時,網絡競拍的比重相比以往也加大不少。如今,涉足錢幣業務的多家拍賣公司都在去年加大了網絡業務,以應對疫情突發后為藏家提供更便利的競拍服務。
當然,評級業務的提升與發展為錢幣市場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成為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疫情之下,正因為評級的保駕護航,再加上線上平臺的推廣,吸引了更多人走進錢幣收藏,展露于錢幣拍場。
攀上新高峰,駛入新賽道,中國錢幣拍賣市場想要維持良性運轉,還需要拍賣公司、評級公司、收藏愛好者等多方共同努力。
36555002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