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由于古錢幣存世數量大、群眾收藏基礎強的特點,古錢幣修復成為近年來在文物修復行業中異軍突起的一個門類。特別是在疫情發生之后,古錢幣網上交易量增加,價格也逆市上漲?;诖?,對古錢幣的修復需求也隨之日益增大,修復人員手頭所修復的錢幣也出現了排隊現象。在筆者所教的從事文物保護專業的學生中,有不少人也在從事古錢幣的修復工作。
錢幣修復如同其他文物修復一樣,對銹厚殘破的錢幣進行清理修復,讓它以最原始、最美觀的狀態展示,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近年來由于大量錢幣收藏“小白”的進入和評級幣的興起,以及部分錢幣商的誤導,在錢幣收藏圈中出現了盲目追求極致品相,一味追求爆紅銹、爆藍銹,追求評級分數等現象。有些不良錢幣商還要求修復師不斷挑戰修復底線,以評級盒子來掩蓋錢幣的一些瑕疵。這種底線的突破,改變了錢幣原有的狀態,實際上有些已成為一種變相的造假行為,而這類修復往往隱蔽性極強,非專業人士很難區別判斷。加之初級收藏者又趨之若鶩,故這些修復的錢幣都能夠高價售出?,F將這類修復手法列舉如下,與大家共同探討。

此錢經過適當的清銹和補缺,包漿也基本保持了原始狀態。這本是在正常修復范圍之內,但此錢的字口都經過了加刀剔刻處理,雖然提升了整個錢幣的品相,但筆畫變得僵直生硬,已失去了錢幣原有的風骨。

修復前

修復后
此錢屬于銹色難看的臟坑銹,通過適當清理增加錢幣的美觀屬正常修復范圍。但此錢經過過分的清理后,又覆蓋了一層人造的熟坑銹來提高錢幣的品相,這就掩蓋了錢幣的原始面貌。

原始狀態

二次大面積上銹后的效果
此錢將原錢幣較厚的硬結銹清理掉后,為增加表面的美觀進行了二次大面積人工著色上銹,改變了錢幣的原始狀態。

噴綠銹

爆藍銹

紫晶朱砂銹
對于帶有紅、藍、綠特色銹的錢幣適當噴各色油漆或顏料,以增加美銹效果,且有極大的迷惑性,完全掩蓋了錢幣的原始銹色或包漿,入盒后更難以分辨。這類美銹手法多使用在新莽貨布、宋代大錢和明代制錢上。
為追求高額利潤,將字口模糊的錢幣加以雕刻處理,這類手法從先秦到明清錢幣中都有出現。

錢幣字口雕刻前后對比

宋代鐵錢原始狀態

做胎 打磨

修邊
經過一系列神操作,這些鐵錢完成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華麗”轉變。

剔字

過分修復、二次上鐵銹后的狀態
以上列舉的只是錢幣過度修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那么,古錢幣的修復怎么樣才能掌握和判斷它的修復底線呢?筆者認為,對于古錢幣的堵漏補缺、修復斷裂,不傷害原始包漿,不改變原始銹色及狀態等等,凡“修舊如舊”者都屬于正常修復范圍。但如果過分美銹、美容、整體或大面積二次上銹、重新做包漿、加刀改刻、翻新等手段來修復美化古錢幣,改變了錢幣的原始狀態,就突破了修復的底線。這種“修舊如新“的手法已不屬于正常修復范圍,更有甚者已屬于造假的范疇,最終造成的不僅是對古錢幣的破壞,更是對收藏者的欺騙。
30005002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