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馮成平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和藝術,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古風(化名)的爸爸憂心忡忡地找到我們,說自己的兒子“精神”不正常,擔心走入極端與社會不能接軌。在與古風的爸爸交流很長時間后,我們了解了基本情況:古風在高一新生見面會上自我介紹時,聲稱自己有極強的正義感,是正義的化身,要拯救整個世界,因為現在社會上的陰暗面太多。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希望家長多關心一下孩子的精神世界。古風父母知道,兒子初中時就比較叛逆,而且特別喜歡看武俠、游戲類的動漫書。在寫的周記反思中,多是偏激、批判和叛逆的語言。
比如,在九年級期末考試前一個月的雙休日,語文老師布置學生寫周記,古風卻號召同學堅決不寫。周一語文老師檢查后,要求必須寫完之后才能離校。古風萬般無奈,寫的大體內容是:因為臨近期末考試,所以越發緊張,老師的作業不減反增,尤其是語文作業,全寫完需要很長時間。語文老師就像地主,壓榨人民,還整天假惺惺提醒大家別睡得太晚!
在家與學校的表現矛盾
古風的父母也知道,十六七歲的年齡正是身體和心理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國外有學者形容這一階段是“騷動的、矛盾的、動蕩的、暴風雨式的時期”。處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學生,伴隨著成長的欣喜、生活的苦惱、學習的壓力、情感的吸引,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年輕的心變得十分敏感和沖動,這就需要家長及時發現,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古風父母也努力接納孩子,可是稍不留神就觸發孩子的敏感神經,導致親子關系不和諧。自初中以來,孩子與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他總是與家長的觀點格格不入,沒有共同語言。但古風在學校的其他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對班級工作非常積極負責,對同學也很熱心,成績也不錯,應該說是一個很有號召力的人。
偏差行為出現的根本原因
深入探討出現這樣狀況的原因,古風除了武俠、游戲類的動漫書,其他書幾乎不看,對電視新聞也毫無興趣。動漫書上的一些“暴力”“行俠仗義”對其思想已經有了較大影響。父母擔心孩子深受其害,強行沒收了他心愛的動漫書,并堅決禁止他再看這類書籍,古風于是產生了抗拒心理。當古風對某事發表自己的看法時,總被父母認為是奇談怪論,然后全盤否定。久而久之,古風就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生怕再被他們批判。中學生生理、心理各方面發展還很不成熟,是非辨別的能力也不強。加之這時候家長沒有對古風進行恰當引導,導致古風出現這種叛逆、偏激的心理,不能正確對待家長的一片苦心和老師的批評教育,懷疑一切、目空一切,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無端否定,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消極抵抗,慢慢覺得“世人皆醉我獨醒”,甚至有了拯救世界的念頭。
耐心陪伴,滋潤孩子成長
作為父母要給予孩子耐心、溫柔、體貼,這都是分內的事,不要總是掌握著家里的“權力之棒”,總認為孩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更甚者會對孩子的行為過度地批評、責怪。
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覺得“不公平”,他是我的孩子,我必須無條件地支持他,如果他有困難,我就得更加耐心;如果他害怕,我就得更加溫柔;如果他焦慮,我就得更加體貼。總之,每一個孩子是獨立自主的一個生命,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這樣才能讓懵懂的孩子體驗到家的溫暖。
與孩子溝通交流時最有效的辦法是先談自己的問題。孩子不管表現得多么不符合家長的愿望,家長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冷靜點,冷靜點!你的年齡比孩子大很多。你的社會經驗比他多成千上萬倍,你怎么能要求孩子按照你所期待的樣子成長。冷靜下來,想想你在孩子這個年齡你說過什么、做過什么,都符合父母的愿望嗎?”這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之后,再與孩子溝通時候,好好概括一下孩子的優點,要知道孩子比你這個年齡的時候厲害多了,他有自己的思想,樂于助人。比如,古風的爸爸可以這么說:“兒子,你知道嗎?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沒人比我厲害,我那時犯過很多愚蠢得不可思議的錯誤。我沒有批評你的意思,只是覺得你的知識面比我那時多,建議你多看新聞、時事評論性雜志,拓展知識面,開闊眼界,很快你對周圍的人和事就會有新的評價和見解。避免犯我那時候的錯誤,讓人笑話?!备改赴l自內心的關愛,讓孩子很自然地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感覺父母是最理解、最能接納自己的人,會激發孩子向上的愿望。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亞瑟·蓋茨博士在他的著作《教育心理學》中談道:“人類都普遍渴望被同情,小孩子急于展示他所受的傷,甚至于故意割傷、擦傷自己來獲得大量的同情……”簡言之,就是先與孩子同歡樂共悲傷,避免出現爭論。先傾聽,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誠懇地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尋求共通之處,等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共情之后,才有可能接受父母的建議,才有正面引導的可能。但引導教育不是一味關在家中講道理,要善于搞好“結合”“滲透”。家長要學會調頻,調到與孩子一個頻道,把擔心變成祝福。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疏導,放下擔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讓他們在自然的溝通狀態中領會家長的教育目的。
真誠與孩子協商,設定切實目標
我們批評別人,如果希望他們能夠接受自己的建議,可以先給予真誠贊揚,采用欲抑先揚的方法。比如,古風的父母要真誠贊賞兒子的能力——積極為集體做事,樂于幫助周圍的同學,這是高貴的品質。這時,家長可以提醒古風,如果再開闊一下視野,或注意與別人溝通的方式會更好。等他意識到自己也有需要提升的空間之后,自然也會試著改正。
事實證明,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目標可以催人向上。家長要根據古風的學習基礎、承受能力、實際需求,制訂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促使他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品德方面——做受歡迎的人,有責任心的人;學習成績方面——爭取保持班級前列。為古風制訂的目標可從他特別關注的某項物質性的獎勵切入,將孩子的需求化整為零,分解成階段性的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距離他想要的獎品更進一步,同時在目標執行過程中,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從而朝家長期待的方向發展。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和藝術。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家長的配合和老師的幫助下,半年下來,古風有了很大改變,還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作者系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河湖中學教師)
(宋行軍)
375850021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