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玲
現代化教育對幼兒教育提供一定標準,要求在組織幼兒開展教育活動時要使幼兒感到快樂。在對幼兒進行體育教育時,教師要結合體育運動區域活動的組織實施,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運用游戲、活動等形式展現體育樂趣,從而使幼兒形成體育精神。籃球運動發展已久,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同時可以起到很好的鍛煉身體效果,也受到各個年齡群體的喜愛。本文對如何通過快樂籃球活動(以下簡稱“快樂籃球”)幫助幼兒培養合作能力進行探究。
一、快樂籃球概述和價值
(一)概述
所謂快樂籃球,其實就是為幼兒創建較為舒適放松的籃球體育學習環境,教師在此環境下可以科學培養并訓練幼兒的籃球運動能力,同時調動幼兒對體育和籃球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熱愛籃球活動。快樂籃球這一教學理念最早誕生于德、英兩國,在經歷長時間發展之后才引進我國。在幼兒教育中,圍繞“快樂”開展籃球教學,能讓幼兒在不同的快樂體驗中感受到籃運動學習的神奇之處,使他們對快樂籃球學習更投入、更積極。要達到快樂籃球的教學預期,教師可以切實增加籃球趣味性,使幼兒形成體育愛好以及籃球素養。當然,教師也應清醒意識到,幼兒在幼兒園的各種學習活動是要與各種趣味游戲整合起來的,因此,需要教師在幼兒園的區域運動游戲教學中積極思考,科學謀劃,把籃球活動融入區域活動,將其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使快樂籃球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喜愛的有趣游戲之一。
(二)價值
幼兒身體和思維都處于發育時期,在情感、思維、理解等諸多方面都會出現一定轉變。因此,通過健康、合理、正確的籃球運動可以使幼兒開始向往參加體育活動以及運動,促使其養成良好習慣。如通過運球路線的把握等學習,能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以及思維的靈敏性,學習如何及時調整自己的運球力度和運球著力點等,從而使籃球的運行路線得到較好的控制,使幼兒四肢、大腦能更好地協調。此外,活動還可以使幼兒感受籃球活動中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合作所帶來的良好效果,進而使他們的合作學習意識得到強化,合作能力也在運動開展過程中得到培養。例如,為了順利地進行籃球的進攻,幼兒就必須學習與同伴精誠合作,要學習把籃球傳遞到位,避開對方隊員的阻撓,向著終點目標進行突進,把籃球傳遞給最佳的投球手。彼此配合,為同一目標奮斗,可以使幼兒在成長時期得到全方位、綜合發展。
二、幼兒的合作能力概述
對幼兒來講,合作主要是指多個幼兒為達成相同心愿或者目的自發、主動地融匯成一個集體,彼此通過協同奮斗、配合實現目標的一個過程,確保最后個人和集體都可以實現理想目標。而培養幼兒合作能力,主要通過在日常教學中展現活動的趣味性,使幼兒可以全身心投入活動,再加上教師積極引導,營造良好的互動以及合作的氣氛,以此提高幼兒適應能力,保證幼兒可以合作完成教學活動。在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時,會因不同幼兒之間在性格方面存在的差異而導致合作相對較難開展。例如,部分幼兒人際交往能力較強,在班級中常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喜愛,通常可以體諒他人,當其他小朋友面臨問題時會積極幫助;而部分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好勝心十分強烈,在學習或者游戲中不愿意忍讓他人,也不會聽取別人建議,很難融入集體。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團隊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團隊合作可以有效幫助個體得到強化。所以,在幼兒時期注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能為幼兒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三、通過快樂籃球強化幼兒合作能力的方法
(一)融入快樂元素
只有確保幼兒可以對籃球活動產生興趣和熱愛,才能使籃球活動順利開展,進而達到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目的。所以,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融入快樂元素,引導幼兒模仿一些視頻中籃球寶貝的舞蹈動作、持球游戲等,從而較好地幫助幼兒認識到籃球活動的樂趣所在,并且在輕松的學習過程中使幼兒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在通過籃球活動增強幼兒團隊意識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加入一些可以使幼兒感到有趣和快樂的元素,將原本乏味的教學活動轉變成趣味十足的活動,使幼兒可以在配合時感受快樂,從而在潛意識中形成合作思想。教師可適當在籃球活動中增添趣味游戲,如“男孩女孩來傳球”這一游戲,組織男孩和女孩相互傳球,完成十次傳球可以認定為成功完成目標。由于男孩和女孩身體素質存在偏差,男孩在體力上相對要大于女孩,所以在男孩傳球時,教師要告訴他們控制好自身傳球力度,確保籃球可以被女孩成功接住;需提醒女孩傳球注意增加力道,保證球可以傳到男孩手中,并且男孩也要適當調整并縮短傳球距離。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都要考慮彼此特點,然后根據對方特點進行自我調整,無形中提升了合作能力。通過開展趣味性十足的籃球游戲,幼兒將能體會籃球運動的快樂,激發運動的興趣,并在運動中培養并增強合作意識。
(二)革新教學模式
各個年齡段的幼兒身體發育具有一定差異,所以其可承受的籃球活動強度也大不相同,教師在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時應考慮這一因素,對幼兒開展適宜的訓練,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保教學方式正確有效。教師在幼兒籃球活動的教學思考中要進一步契合課程游戲化的精神,革新教學模式,努力把一些籃球活動指導變成幼兒的趣味游戲,通過相應的游戲活動,加深幼兒對籃球運動基本常識的了解,為他們進行快樂籃球活動提供必要的感知積累。例如,在幼兒小班體育活動中,教師應選擇難度和強度都較輕的訓練,安排幼兒開展定點運球等活動,在一名幼兒運球時,另一名幼兒在旁計數,并糾正運球幼兒的不標準姿勢和動作,當籃球拍落時,則相互交換位置;而對中班幼兒,可指導幼兒行走運球或者跑動運球,在運球過程中增添彼此傳球項目,雙方要想達到傳球目的,跑動節奏以及運球節奏都需保持一致,可促使兩名幼兒形成一個整體;給大班幼兒要安排具有一定挑戰和難度的訓練,在小班和中班訓練基礎上,應加入投籃活動,投籃可以有效展現籃球的趣味性,而在投籃過程中可以切實展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幼兒在投籃過程中,可選擇伙伴共同進行,在投籃結束后由伙伴撿球、傳球,提高效率,可使幼兒感受到合作的作用和價值。由此,通過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改革,使各年齡段幼兒合作能力得到針對性培養,展現良好趣味性。同時,教學時教師還需把籃球的一些快樂性技巧改編為游戲,切實體現團隊性特點。例如,教師要求幼兒分組練習拍球30個,并不間斷接龍,在接龍游戲中幼兒將有效練習拍球技巧,還能在游戲中不斷增強團隊意識。全體都順利完成后再開展下一個教學活動,這時一些籃球素質較好的幼兒就會自覺輔導其他幼兒,而被輔導幼兒也會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團隊的價值,深刻認知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實現合作能力的提升。
(三)營造合作環境
現代化教育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所以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重教學環境的創建,明確幼兒對籃球感興趣的點,以及幼兒所能接受的團隊合作形式。同時,教師還需要在合作意識滲透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關注團隊的協調作用,讓他們意識到快樂籃球運動本身就是一個團隊的合作學習,其中個人能力很重要,但是合作更重要。為此,教師可以從籃球各級各類比賽場景中選取一些視頻素材,讓幼兒感受到一個球員的技術再好,本領再強大,沒有隊友的幫助、掩護和打援,最終都會功虧一簣的,幼兒會看到有的會在中途被對方截斷,有的則在即將成功投籃的那一瞬間被攔截,這些都能給幼兒帶來警醒作用,使他們對團隊合作的感受變得更深刻,從而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自覺地學習與同伴互動,與隊友合作。例如,教師在籃球教學中可提前講解籃球規則以及游戲方式,確保幼兒可以對籃球具有一些基礎認知,進而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保障良好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開展合作互動,讓他們以小組的形成去學習持球,原地拍球、運球,并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活動的感受。這樣在合作的情境下幼兒能體會到手握球力度過大,籃球就會對自己的小手產生很強的沖擊力,持不住球。如果力量太小,這樣也不會很穩地接住籃球。在如此情形下,幼兒對籃球運球、持球、傳球、接球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有效,這樣的環境也就會促進幼兒的合作學習深入。在傳球的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學習視頻上的示范,形成一定的弧度,而且還會逐漸注意控制籃球傳送的力度,便于同伴能順利接到球等要點。
(四)科學分配任務
教師應在正式開課之前,應科學分配任務,使幼兒對活動具有一定了解,同時使幼兒確定自身在活動中應承擔的角色以及責任,從而確保籃球活動可以得到基礎支撐。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對課堂內容開展分工時,要先確保幼兒能真正接受活動內容以及相關項目,使幼兒在合作過程中可以收獲更多,推動幼兒合作能力整體提高。合作最終目的是通過不同主體之間協同共進,實現共同期盼在行為和行動上達成統一。要想切實提升合作效果,就必須提前確定好不同主體在合作時應承擔的責任,使團隊合作可以順利進行。從幼兒籃球活動角度出發,若想幫助幼兒合作能力切實提高,形成自主合作意識,教師應該對籃球活動開展科學分配。例如,在組織幼兒開展“滾球”這一籃球游戲活動時,提倡幼兒自行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共同完成游戲。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我分工,比如,誰來第一個持球,進行運球,在障礙處讓籃球滾動起來,穿過障礙物的中間缺口,以便籃球順利地滾動起來,進入到下一個區域。再安排第二個小朋友進行接球、運球等相應的游戲活動,如此循環,讓幼兒對“滾球”游戲學習充滿喜愛。在玩的過程中,他們也就逐漸體會到同伴之間需要密切配合,這樣才能保證滾球游戲的持續時間更長,才能取得理想的小組成績。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活動,球不能很順利地穿過障礙物,不會順利地交接到隊友的手中,就會耽誤時間,影響比賽效果。在設計和安排籃球活動時,要明確不同幼兒身體狀況差異,給幼兒分配活動任務時應將身體因素考慮其中,確保不同幼兒可以得到適合自己的任務,靈活對幼兒開展教學。
(五)正確引導幼兒行為
若幼兒在籃球互動中遇到問題,教師可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幼兒勇敢解決。例如,當活動所需籃球數量不足時,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并促使幼兒養成謙讓的優良品德,安排他們友好協商,合理進行輪換使用,確保每名幼兒活動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而當幼兒面臨困境時,教師需積極鼓勵幼兒之間彼此互助,相互合作,切實解決活動時面臨的問題。例如,在開展“追球”游戲活動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幼兒互助,當一個小朋友感到力量不足時,要學習及時補位,讓籃球繼續運動起來。這樣幼兒會在同伴的互助中能進行較好的合作,讓追球活動開展得更有效果。同時,通過這樣的游戲,也促進幼兒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以及同伴相互幫助的巨大作用。
(六)靈活開展游戲活動
靈活地開展快樂籃球游戲學習活動是培育和發展幼兒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的重要舉措。為此,教師就需要在籃球游戲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幼兒更好地玩,產生更愉快的體驗,并在游戲學習中逐漸學習合作,學習與同伴協作運動,使他們的合作能力在籃球游戲中不斷提升。例如,在“螞蟻搬運糧食”籃球游戲中,教師就可以把運球、持球、傳球、接球等系列活動穿插在螞蟻搬運糧食的活動全過程,通過增強這些游戲動作來增強幼兒的籃球基本功,也讓他們在靈活的動作變化中形成較為靈敏的應變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把“滾球”游戲、“螃蟹運球”游戲等有機地融入游戲活動中,讓幼兒玩得開心,又有收獲。通過更為豐富的籃球游戲來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發展他們的合作能力。由此可見,組織開展相應的籃球游戲活動,并靈活地融入其他游戲方式,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團隊意識,同時也讓幼兒意識到快樂籃球活動是一項團隊合作的學習運動,一定要有團隊觀念,不能盲目。
總之,教師要讓幼兒意識到快樂籃球活動是一項團隊合作的學習運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當前,我國現階段基礎教育得到了一定革新,對幼兒教育質量以及成效愈發重視,促使當前體育教學整體模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快樂理念結合籃球活動,可以切實幫助幼兒提高對籃球的興趣,有效培養合作能力,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由此,要通過快樂籃球提升幼兒合作能力,全面推動籃球教學更好地作用于幼兒教育。積極開展快樂籃球活動是讓籃球活動走進幼兒學習和生活的良好開端,也是鍛煉他們身體機能的重要途徑。為此,在組織開展幼兒園的體育區域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尋快樂籃球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并采取融入快樂元素、革新教學模式、營造合作環境、科學分配任務、正確引導幼兒行為等有效措施,讓幼兒的合作意識得到強化,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最終促進幼兒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也讓幼兒園的快樂籃球活動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注:本文為2021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在‘快樂籃球’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ZJYKT21019)的研究成果。
(宋行軍)
305550021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