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紅
隨著社會的和諧平穩發展,社會對幼兒的教育越來越關注,在國家推行幼兒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游戲化教育是當今各大幼兒園重點的教育研究方向,有利于明確課程游戲化的各項要求,充分了解幼兒的學習能力與所需要的知識,并將其與園本特色進行有機結合,使課程的趣味性全面提升。本文將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的有效結合進行梳理。將園本課程與游戲化進行有機地融合,能將課程的趣味性極大的提升,從而能更好地調動幼兒的興趣,加強幼兒對課程的理解與消化。
一、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特征
對幼兒園的課程游戲資源來說,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教育和游戲二者之間的平衡,做到寓教于樂,進而充分地發揮游戲化課程資源作用。雖然游戲化課程資源這一概念存在已久,但是很多的幼兒園并沒有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意義,一些教師只是在其中加入了幾個簡單的游戲,這種游戲化課程資源在幼兒園教學中顯得過于生硬,不僅無法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诖朔N情況下,幼兒園教師要想改變目前的情況,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想,進而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之后再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性格特征,采用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手段,不斷建設課堂的教學模式、創新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游戲化教學需要具備游戲本身的特征,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其理解為讓整個課堂內容都圍繞著游戲進行,這便是游戲教學本身的特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游戲化教學成為常態,并在設計課堂游戲的過程中,保證日常教學的質量,讓幼兒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游戲教學體驗,進而保證學習的質量,獲得對他們成長、進步有價值的知識。游戲化課程資源充分地體現了游戲所代表的精神,并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性
社會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兒童的培養越來越具有合理性與科學性。對兒童的天性的釋放與引導成為現在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標,所以國家大力推行幼兒課程游戲化,使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學齡前兒童年齡較小,也正處于一個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課程游戲化能為幼兒對世界的探索認知提供重要的平臺,從而保障幼兒的健康發展,對幼兒的反應能力與身體協調能力的促進作用尤為顯著,讓幼兒的認知能力、情緒控制與社交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而且良好的游戲活動也能增加幼兒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平滑、順利的過渡。
課程游戲化對當前課程有著改善與創新的重要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并且幼兒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更加喜歡玩耍,對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也更喜歡參加,而課程游戲化教學理念得到推廣后,我們能發現,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傳統的幼兒教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比較乏味,幼兒的性格比較活潑好動,所以在進行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幼兒無法有效集中注意力,從而使教學效果無法有效提升,但是課程游戲化理念的不斷深入,幼兒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能自由地與其他小朋友進行合作,從而有效地提升幼兒參加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并且游戲活動也可以讓幼兒在不斷交流溝通中,得到最為真實的感受,不論最終游戲的結果如何,幼兒都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在對幼兒的教育中,想要全面展開課程游戲化,幼兒教師是最為重要的一個角色。想要發揮出課程游戲化的價值,首先就需要幼兒教師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幼兒教師一直扮演著指導者、活動組織者與紀律管理者等角色,增加幼兒的興趣一直是最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幼兒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就會根據實際情況豐富一些活動內容。幼兒教師不僅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要保證紀律,而且要在游戲活動的激烈氛圍中有效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一定要謹記,興趣教學比秩序管理更加重要。所以課程游戲化的改革,需要教師的教學理念有所改變,教育的重點也要以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進行研究,以幼兒為教育的主體進行游戲的設計,有效貫徹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
三、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結合的基本原則
(一)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幼兒園對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的有機結合,能加強幼兒對所學課程內容的了解,從而保證園本特色活動順利展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設計園本特色活動的過程中,還要將幼兒的成長發展特點作為核心,將內容進行規劃。所以在對課程游戲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嚴格依照幼兒的興趣特點進行,將幼兒置于教育的主體地位。如此一來,不但能全面提升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充分發揮園本活動的育人價值。
(二)與進步發展相結合的原則
國家之所以大力推動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的有機融合,正是為了通過科學合理的游戲設計,全面調動幼兒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在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融合的過程中提升綜合素質,保證幼兒健康穩定發展。除此之外,在對游戲進行設計時,還要考慮幼兒發展問題,保證游戲設計符合兒童發展的需求,最終在游戲中幫助幼兒獲得知識、能力與道德品質的發展。
四、確立幼兒園核心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幼兒園需擁有自身的園本特色,但通過實際分析不難發現,雖然當前的學前教育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但部分幼兒園自身的教學內容仍存在架構不合理、大同小異與教學模板隨意拼湊的問題,鮮有自身的教學特色與教學文化。除此之外,在游戲化的課程中同樣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對游戲的設置要確保所有幼兒都能積極踴躍地參與其中,對游戲難度的設置也要能與幼兒自身心理發展特點相契合,避免出現個別幼兒被孤立的情況。為此在幼兒園教育開展之初,就需要教師明確課程開設角度,確立課程游戲化目標,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務幼兒,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五、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結合的有效策略
(一)將家鄉文化有效引入游戲園本特色課程
為了能更好地貫徹國家推行的教育目標,打造屬于自身的個性化園本課程,幼兒園可以有效引入本地區一些特色文化到園本課程建設中,并且這種方式是以家鄉文化為基礎,從而可以更好地將文化轉化成幼兒自身認知的重要條件。此外,家鄉文化也能幫助幼兒積累文化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部分地區或城市有著較為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如此一來,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元素,創建相關的國學課程,從而讓幼兒學習國學經典與傳統思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從而有效調動幼兒的熱情,吸引其注意力,并且能受到家長的認可。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南北文化進行融合,使幼兒在課堂上,對南北文化的差異性有深入的了解,進而提升其體驗感。
(二)設計合理的課程游戲,與園本特色進行有效的結合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依據不同年級幼兒的發展特點,對課程游戲進行設計,也要依據想要完成的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游戲內容。這就需要教師以幼兒的發展視角出發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幼兒的年齡與個性特征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設計適合其身心發展的游戲課程。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對游戲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以此保證游戲的趣味性,進而調動幼兒的興趣。并且,教師還要創建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使幼兒能感受到被尊重,以此增強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自信心,這能有效推動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的有效結合。
例如,教師可以將特色種植活動作為主要內容對游戲進行設計,依據幼兒喜愛的果蔬類型進行分組,并幫助幼兒準備鏟子、化肥、水壺與種子等教具,引導幼兒進行種植,使幼兒在探索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有效培養其科學探索精神,從而充分發揮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結合的價值。在以往的兒童科學游戲活動中,教師往往更注重科學游戲的成績,而忽略對過程的評價,這不僅違背了科學游戲的初衷,也使兒童難以獲得正確的科學觀,影響了他們科學涵養的養成。對幼兒表現效果和積極創造,教師要給予評價或肯定,也可讓幼兒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評。因此,在開展科學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以“對”和“錯”為衡量標準,而應更多地關注游戲的過程,讓幼兒保持探索的初衷,塑造良好的科學涵養。比如,在“種子的秘密”科學探究游戲活動中,教師把種子的播種作為游戲內容,教幼兒基本的播種方法,如種子處理、播種、澆水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會發現有些幼兒的種子開始發芽,而有些幼兒的種子沒有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繼續堅持,而不是對結果下最后結論,這樣幼兒才能有長期實踐的科學精神。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對幼兒做出客觀、積極的評價,使幼兒在科學探究中獲得科學的內涵,培養幼兒正確的探索意識。
(三)注重課程融合、提升課程游戲化教育價值
課程游戲化有效運用于幼兒教育,不但是為了讓幼兒玩游戲,更為重要的是為了完成教育目標。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將教育內容與游戲進行有機結合,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也能對知識進行掌握,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此有效創建自身園本特色。例如,教師想要讓幼兒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就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知識融入其中。除此之外,游戲開展的主要目的也是加強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有效地開展需要協同合作這一類的游戲,以此推動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兒身心發展正在起步階段,思維還相對稚嫩,需要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過程中選取簡單易懂的游戲,契合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如此才能充分確保幼兒能快速融入游戲。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幼兒進行合作搭積木的游戲,如此一來,不但能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還能有效開發其智力,并且五顏六色且形態各異的積木能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多種感官刺激下,幼兒能快樂地學習,進而保證全身心投入游戲,如此才能有效實現游戲教學的教育目標。
(四)融合生活中的事物,結合園本特色進行家園合作
生活環境是幼兒從小到大必須接觸的環境,也是幼兒最熟悉的環境。為了在游戲中再現生活的科學知識,教師要選擇與幼兒成長密切相關的原料,如動物、植物、人體、光、影、色、電、磁、聲、氣、水等,營造熟悉感,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我的魔法水”的教學活動中,把生活中最常見的水作為科學教學活動的元素,這種現象表現為水的“浮力”。游戲期間,為每個幼兒準備一碗水,并供給幼兒不同的材料,如鵝卵石、塑料泡沫、綠葉、玻璃珠、硬幣、橡皮等。教師要在充分的指導后,讓幼兒觀察不同物體入水的結果,并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對水有新的認識。雖然這些現象的內涵可能讓幼兒難以理解,但它能讓幼兒了解“浮”與“沉”的區別,對水有新的認識,使幼兒逐漸有了科學的視角和探究精神。同時,要利用游戲中幼兒周圍事物的整合,讓他們感覺到科學就在身邊,使他們真正愿意探索、喜歡學習、勇于創新。在幼兒教育中,家長也同樣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為此,幼兒園可以組織“家園合作計劃”,增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共同參與親子游戲設計并一起做游戲,如此一來,不但能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還能不斷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最終在家長與教師的雙重努力下實現家園共同助力,全面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五)幼兒課程游戲化與園本特色的結合要具備趣味性
對幼兒游戲活動的組織設計,除了要包含室內的游戲課程,還需將室外游戲課程納入其中,并且在園本特色與課程游戲化的結合下,教師可以將民間小游戲有效引入其中,如此一來,不但能有效增強游戲趣味性,確保幼兒得到運動的同時,也能讓幼兒充分感受民間傳統的豐富多彩。除此之外,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對教育方式進行不斷反思,以此為幼兒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園本特色與課程游戲化的有機結合,將是未來幼兒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為此幼兒教育要與當地特色進行有效結合,并將民間文化與游戲納入其中,確保幼兒園課程更加具備趣味性。
六、結語
總之,隨著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逐步重視,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課程游戲化改革是培養幼兒綜合素質有效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對幼兒教學一個全新課程的建立開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心智尚不成熟,所以不能有效進行溝通,但游戲對幼兒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并且對教師的教學也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在游戲活動中能推進教學任務的實施,是幼兒課程游戲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其與園本特色的有機融合,則是全面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培養幼兒綜合素養的核心所在。
(宋行軍)
320250021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