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近期,烏克蘭局勢緊張、歐美發動制裁,造成金融市場動蕩、消費和投資信心受到沖擊,加劇了供應鏈危機。分析人士指出,歐美高通脹水平可能進一步上升,經濟和貨幣政策面臨難題。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表示,烏克蘭危機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將主要通過油價上漲和股市下跌傳導。美國已面臨嚴重的通脹問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將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給美國帶來更大的通脹壓力,迫使美聯儲更激進地加息,而美國股市也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震蕩。美國密歇根大學數據顯示,今年2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降至62.8,處于10年來最低水平。
本已疲弱的歐洲經濟復蘇勢頭進一步承壓。分析人士指出,地緣沖突的高度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歐洲金融市場的穩定,打擊消費和投資信心,還可能令國際貿易投資與供應鏈進一步受阻,貿易投資可能萎縮,能源價格高漲還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脹水平。歐洲貨幣政策面臨兩難,財政政策或進一步加碼。
花旗集團報告認為,能源價格將進一步上漲,2022年歐洲能源支出將飆升至創紀錄的1.2萬億美元,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遠高于2021年的3000億美元。
美銀證券預測,俄烏沖突升級可能在2022年推高歐元區通脹率1至4個百分點。
美歐2月26日宣布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之外。一些媒體將此稱為“核武級”金融制裁選項。
SWIFT支付系統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和最主要的金融信息傳輸平臺。切斷一國金融機構與SWIFT系統之間的聯系,實際上就切斷了金融機構與全球銀行系統間的聯系,將無法進行跨境收付款,進而影響國際貿易。
分析指出,如果歐美國家制裁措施直接針對俄能源出口,將導致全球能源價格新一輪急漲,使尚未完全從疫情沖擊中恢復的世界經濟復蘇之路更為艱難。
(綜合3月1—2日《經濟參考報》,有刪節。作者均為該報記者)
328550058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