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娟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部分中職學校的珠寶首飾設計教學仍然采用舊的教學模式,這種守舊的教學理念和信息化教學活動的發展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部分珠寶首飾設計專業沒有與市場接軌,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結合,導致學生設計的珠寶首飾難以適應市場需求;教學內容過于傳統、陳舊,導致教師教學的價值和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沒有充分的信息和數據支持等。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建立完善的珠寶設計教學體系,就需要完善珠寶首飾設計的互聯網實訓教學,在實踐課程中,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設計有別于之前課堂教學設計的課程模式,應積極開展互聯網共享技術輔助珠寶首飾設計課程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創新與發展。
與此同時,基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教學實踐改革中,教師需要注重與企業建立溝通交流的平臺,以實現學生與未來職業崗位的有效對接,為設計類應用型課程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議,由此形成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結合,教學與未來工作、發展結合的新模式。
一、實訓教學改革具體實施過程
珠寶首飾設計課程是珠寶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珠寶手繪設計技能。實訓課堂主要包括三部分: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內化實踐,課后拓展延伸。
1.課前自主學習——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為了有效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我們設立網絡教學互動平臺UMU。利用該平臺,課前教師發布任務(視頻和導學案),學生通過UMU互動平臺接收任務,觀看教師的微課視頻,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觀看教學課程視頻之后,學生完成導學案及課前測評。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2.課中內化實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①課中,教師創設情境,引入知識點,教師發布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布置,并對學生課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教師示范,進行教學難點內化。對學生作業進行實時評價,讓學生清楚自己在每一節課中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
②課中,學生通過助學視頻完成練習,然后通過釘釘平臺上傳作業,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練習能力。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游戲小程序,讓學生可以利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完成拼圖小游戲,進一步鞏固重點、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多元主體評價,了解學生作品中反映出的難點問題,教師進行集中的講解和示范。教師現場教學,利用iPad進行改圖,創設真實修圖情境,在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解決教學難點、實現知識遷移與運用的同時,幫助學生熟悉利用iPad繪制珠寶首飾設計圖這項實操技能。
③另外,課中及時反饋多項評價。學生展現成果,企業專家點評,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評價標準,進行分組點評,匯報所學內容,點評其他小組作業,讓每位學生都有實時評價的機會。這一點評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為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吸收、消化和掌握知識。教師通過點評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這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3.課后拓展延伸——優化實踐,跟蹤反饋
課后,教師利用UMU互動平臺發布任務,不僅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視頻及Power Point完成優化實踐,還可以完成下一節課的預習,為下節課做鋪墊。
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讓任務驅動教學法全面落地,將琢玉育人理念、產教融合理念、工匠精神、勞動精神融入教學。
二、改革實訓教學的優點
1.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1)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課堂上可以使用豐富的圖片、視頻、實物案例,制作珠寶上色及3D仿真視頻,方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記憶上色過程,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JewelCAD珠寶3D軟件,進行快速建模,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
(2)妥善解決重點、難點知識。課前豐富而有趣的微課資源能讓學生了解本課重難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利用課上新知識的講解啟發學生,鼓勵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難點知識。教師通過示范教學,在課堂上使用iPad進行改圖教學,創設真實修圖情境,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在課上所遇到的問題,破解教學難點。
2.實現學生作品的市場化
課后拓展延伸階段,學生將自己提升完善后的作品上交至UMU平臺。學生不斷深入學習,設計原創作品,放在淘寶平臺供校企合作公司和顧客進行購買。實現學生技能水平與企業崗位要求無縫對接,達到實訓作品市場化,可以提升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3.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1)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課前豐富而有趣的微課資源能讓學生了解本課重難點,在課前任務中發現問題,經過課上新知識的講解啟發學生,鼓勵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的任務匯報和小組內評、小組互評等環節,可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能。現在iPad板繪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一種珠寶繪制方式,在課堂的評價環節教師加入iPad改圖,不但攻破了教學難點,還幫助學生熟悉這項技能的具體操作。
4.促進學生個人發展,增加文化自信,培養勞動精神
課程結合崗位需求,以每學時的作品和期末匯報作品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可以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表現力。而且這種通過課程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方式,還能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實訓教學改革的特色創新與示范
(一)琢玉育人課程思政收效頗豐
課程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以解鎖“心”技能、開啟“新”技法為項目,將任務分為六小節,融入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需求。從愛國主義,到中國傳統翡翠玉文化,過程層層遞進,主動學習,完成知識建構。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和崗位能力的雙軌并行。課程教學中注重專業課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堅持琢玉育人理念,以玉的文化熏陶學生,以玉的品德引導學生,以琢玉精神感染鼓勵學生,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璞玉,經過精心雕琢都能成為出彩美玉。
課程的改革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融入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需求,以珠寶上色為項目作業。為更好地設計珠寶效果圖,通過分析寶石顏色、造型、含義并融入珠寶設計,鼓勵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堅持琢玉育人理念,實現美育和德育的全程滲透,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和崗位能力的雙軌并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弘揚勞動精神。
(二)教、學、做、評、展一體化有機融合,學生技能提升明顯
教: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示范上色步驟,學生學習上色技巧,為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基礎。
學:學生接受任務,并帶著任務進一步學習,學生學習寶石相關知識,了解紅寶石的中國紅顏色及其傳統寓意,學習寶石和首飾的上色方法。
做:學生結合前期知識和本節課的上課內容完成寶石和首飾的上色,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探究,互動交流,完成任務的過程,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評:學生展現成果,企業專家點評,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評價標準,進行分組點評,匯報所學內容,點評其他小組作業,學生通過掃碼發送彈幕反思分享,讓每位學生都有實時評價的機會。
展:教師收集最終作品,并在平臺發布。通過學生的成果展示,讓學生體會職業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通過教、學、做、評、展一體化有機融合,學生技能得到了明顯 提升。
(三)關注全過程性評價
依據課前線上學生預習效果及反饋問題,微調教學策略。課前學生預習自我評價,課中小組互評、教師細評、企業精評等多元評價,課后線上將學生作品市場化進行成果展示評價,關注全過程評價,采集有效信息。
四、教學反思與改進
學校借助互聯網技術,設置了學校課程診改平臺,在平臺的支持下,堅持自我診改與外部診改相結合,主要從教學實施環節進行診改。
重組實踐資源,融入實操項目。在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同時,開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充分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創造各種實操機會,包括校內實訓環境和校外實踐基地的整合與構建。與各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去校外實訓的機會,在鍛煉和培養學生綜合實力的同時,為企業提供培訓和技術服務,增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和技術合作。
教學中發現學生對設計的真實體檢感有待加強,我們采取的改進措施是針對性引入VR技術,增強學生的真實體驗感,使得學生對新方式能夠熟練掌握。
除此之外,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發現,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有部分學生掌握技能能力偏弱。針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的現象,學校教學堅持琢玉育人理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讓學生互相協助與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和掌握珠寶首飾設計相關的知識。
責任編輯 何麗華
121250170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