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宗中藥材品種價格大多數上漲,市場火爆。據中藥材種植指南網統計,與2020年同期相比,952種中藥材中2021年價格上漲的有536種,占56.3%;持平的253種,占26.6%;下降的163種,占17.1%?,F將部分中藥材品種行情走勢分析如下,供藥農參考。
一、2021年中藥材市場行情分析
1.均價漲幅翻倍的中藥材品種有103種。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山慈姑,每公斤均價從165元上漲到1650元,漲幅900%。其他中藥材每公斤價格漲幅翻倍的有:瞿麥從2.8元漲到13.5元,半邊蓮從7.5元漲到34元,泡參從31元漲到120元,牛膝從11.5元漲到42.5元,生地從13.5元漲到49元,紫蘇從15.5元漲到55元,沙苑子從27.5元漲到95元,車前子從23.5元漲到67.5元,急性子從15元漲到42元,馬齒莧從6.3元漲到17.5元,連翹從42元漲到110元,菊花從25元漲到65元,棗仁從190元漲到480元,薄荷從6元漲到13元,全栝樓從16元漲到37元,白芷從8元漲到19元,土貝母從21元漲到50元,川芎從21元漲到47元,徐長卿根從30元漲到65元,全荊芥從6元漲到14元。
2.均價漲幅較大的中藥材品種(漲50%以上)有:每公斤均價荊芥穗從21元漲到39元,茺蔚子從20元漲到37元,蘆巴子從6元漲到11元,知母從16元漲到30元,白頭翁從70元漲到127元,山藥從11元漲到20元,白術從18元漲到31元,紅花從106元漲到185元,銀杏葉從10元漲到18元,蒼術從120元漲到200元,天花粉從18元漲到30元,射干從29元漲到47元,白芍從19元漲到30元,黃芪從13元漲到20元。
其他漲幅較大的中藥材品種還有:杜仲、大力子、菟絲子、桔梗、夏枯球、決明子、蛇床子、玫瑰花、苦參、赤芍、北沙參、黃連、紫草、茜草等。
3.價格連年走平的中藥材品種有:西洋參、三七、天冬、天麻、前胡、紫苑、葛根、使君子、紅蓮子、木瓜、石斛、無花果、鵝不食草等。
4.價格下滑的中藥材品種有:每公斤均價跌幅最大的是紅娘蟲,從4750元跌到1200元,跌幅75%。吳茱萸從155元跌到42.5元,伊貝母從195元跌到67元,夏天無從72元跌到40元,白及從150元跌到90元,土茯苓從26元跌到16元,南五味子從65元跌到42元,小平貝從245元跌到165元,北五味子從107元跌到75元,重樓從925元跌到650元。另外,皂刺、篙本、胖大海、白茅根、黑芝麻、蔓荊子、金銀花、玉竹、玄參等的均價也有所下滑。
二、2022年中藥材發展建議
1.未來價格趨勢看好、評級高、值得發展的品種有:牛膝、射干、白術、桔梗、防風、黃芩、北沙參、白芷、黨參、遠志、黑柴胡、知母、紅花、黃芪、黃柴胡、生地、蒼術、旱半夏、紫蘇、威靈仙、徐長卿、沙苑子、荊芥、栝樓、急性子、川芎等。
2.價格趨勢比較穩定、可適量發展的品種有:山藥、枸杞、蒲公英、板藍根、雞冠花、大黃、皂角、藿香、白花菜子、苦參、赤芍、蛇床子、白鮮皮、當歸、薏米、紫苑、太子參、丹參、附子、甘草、金銀花、菊花等。
3.國家保護野生藥材資源,特別是動物類品種價格多數連年走高,可適量發展。此外,抗疫品種需求量大,還有藥食兩用品種和保健品種,可規?;l展。
(河北? 趙喜進? 趙帥)
160550051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