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濤 張亞婷 楊藝璇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信息傳播;圈層樣態;響應路徑
引言
電視新聞是構建社會輿論的重要內容,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背景下,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電視新聞工作者應提高對創新工作的關注與重視。目前,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的傳播手段讓人們的新聞獲取更加便捷,這自然對電視新聞的受眾造成了分流,電視新聞的受眾大幅度減少。對此,電視媒體在創新與轉型過程中,應緊緊跟隨媒體融合的趨勢,利用新媒體手段推動新聞傳播,擴大新聞的影響力。
1新媒體與傳統播媒體的比較
新媒體是指近幾年隨著互聯網興起的手機客戶端、數字電視、電腦等,傳統媒體也就是與新媒體相對而言的一些以往的媒體工具,比如電視、廣播、報紙等。新媒體傳播時依托的是互聯網、無線網、衛星等,新媒體下的新聞傳播能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新聞傳播的時間非常短,采用簡單易懂的編輯方式,讓用戶能更容易接受。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新聞傳播的自由性,傳統媒體中新聞傳播的方法落后,其傳播的新聞都是經過精心編輯的,新聞中專業術語多,也能提供專業的解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明顯,實際這兩種媒體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陷,新媒體中層出不窮的新聞傳播不受限制,很容易出現對社會不利的信息,傳統媒體新聞傳播方法單一、形式簡單,因此,現代媒體行業更加注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專注構建融媒體平臺,創新新聞傳播。
2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創新路徑
2.1創建觀眾信息反饋機制與平臺
需要對觀眾反饋、交流的平臺與觀眾反饋評價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這對于電視新聞體系創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視新聞工作人員能夠在觀眾反饋的過程中對電視新聞發展建議進行吸收,對更多觀眾的潛在需求進行了解,使得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能夠站在觀眾的層面上看到其想要的新聞內容與形式,使得新聞能夠彰顯出其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所以,新聞節目能夠在網絡與手機平臺上形成完善的交流模塊,使得觀眾能夠在交流平臺上留下電視新聞意見與反饋,使得電視新聞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與觀眾展開交流與溝通,電視新聞工作人員能夠結合反饋積極對節目進行優化與完善。
2.2堅持內容創新,提升文化傳播的審美性
麥克盧漢認為,新媒介出現以后,舊媒介就會成為新媒介的內容。縱觀人類傳播史,隨著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不斷被創造出來,傳播文本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創新。表現在新聞傳播中就是在新舊媒介迭代創新、融合發展的同時,各種藝術性的審美元素也不斷融入新聞產品。“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孔子將“樂”納入“六藝”內容,開創了中國文化傳播重視藝術審美的傳統。不僅要博聞強記,熟讀詩詞文章,還要精通琴棋書畫,從而更好地教化百姓、以文化人,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普遍追求。進入21世紀,全媒體不斷發展,“四全媒體”使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手段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因此,新聞媒體在客觀公正報道新聞事實的同時,應更加重視將音樂、戲劇、曲藝、動漫等藝術門類的表現手法應用到新聞產品中,通過融合創新,提高新聞的趣味性、煙火味,生產出更多受眾愛聽愛看的產品。《新聞聯播》中,各地華燈璀璨的夜景配上輕松優美的音樂,無需播音員解說,就成為報道新春佳節國泰民安的長消息、短消息;微信公眾號上,央視主持人朱廣權機智幽默的“小段子”就是精彩的新聞評論;抖音上,現代化軍事裝備鏡頭,加上簡潔的字幕和激昂雄壯的音樂,就是震撼人心的軍事新聞……這些在表達方式上成功創新的新聞作品是新聞媒體進行文化傳播的全新實踐,給進一步進行文化傳播創新提供了思路和借鑒。新聞產品完全可以在保證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的前提下,通過融入文學、音樂、小品等藝術元素,兼具審美享受功能,使新聞語言更加易于受眾理解,新聞傳播方式更能為受眾所接受。
2.3強化時政新聞互動,提升新聞信息的影響力
加強電視新聞傳播與受眾的交流互動,能夠讓受眾獲得更多的新聞信息,有利于提升新聞信息的影響力。因此,電視新聞傳播應借助融媒體優勢,在驅動圈層樣態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現場連線、采訪、彈幕、公眾平臺點評互動等方式,不斷強化新聞信息傳播的互動性。同時,應以圈層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為途徑,增強電視新聞互動的有效性,提升電視新聞的被接受程度,降低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媒介固有的輿論弊端的影響力。例如,湖南衛視《午間新聞》結合電視直播與微信、電商等平臺,實現電視與移動終端雙屏傳播,提高了受眾轉發相關新聞信息的積極性。同時,經過網友的剪輯分享,電視新聞的點評分析與轉發數量再次增加,進一步提升了電視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此外,《午間新聞》在傳播發展過程中,借助今日頭條、蘇寧易購直播、淘寶質保等平臺優勢,滿足了受眾參與新聞信息互動、分享等需求。在融媒體不斷發展的驅動下,社會公眾對《午間新聞》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午間新聞》積極整合自身資源,在《湖南新聞聯播》等節目中報道了《午間新聞》相關活動信息,加深了社會公眾對《午間新聞》的了解,在增強新聞互動性的基礎上,提升了新聞節目的影響力。
結語
總之,傳統電視媒體工作者應積極面對融媒體對新聞傳播帶來的變化,并主動擁抱新媒體技術,推動電視新聞的創新與發展。根據上述研究,電視新聞應堅持“內容為王”的基本原則,積極打造優質可靠的新聞內容;順勢而為,轉變新聞傳播思路;發揮新媒體優勢,充分運用多元傳播手段;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優化新聞傳播模式。這樣才能使電視新聞逐漸適應融媒體環境,提升電視新聞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鮑高齊.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路徑——以鳳凰衛視《全媒體全時空》節目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5(10):95-96.
[2]葛成鐵.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傳播和策劃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14):221.
[3]王靜.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傳播發展走向淺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