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奇 李白露 張鑫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不斷發生著變化,人們的消費已由基礎的物質消費專為追求精神滿足與愉悅的消費。展示歷史文物的博物館作為人類歷史和環境變遷的見證者,有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參與博物館中獲取知識與情感體驗的需求。而博物館順其自然在理論的指導下,在實踐中摸索前進,尋找并且轉變產品定位,成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產品和文化消費需要的有力生產者。
引言
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挖掘歷史文化遺存背后的教育價值,應是文物保護與利用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途徑,更是讓人們在歷史的世界中感受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堅定文化自信。不論是博物館還是歷史文化遺址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教育資源,而博物館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對傳承傳統文化有很強的推動力。
一、國內外文創產品開發的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的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比我國起步早且更加成熟,對于博物館中館藏文物進行文創產品開發與營銷已頗有心得,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其早已意識到利用和發展具有本國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對于提高大眾對博物館藏品和展品的認知、推動優秀文化的傳播、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從而大力一直在大力倡導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從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國際知名博物的案館例中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此處以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例,該博物館內部設有店鋪多達5000多平方,其中銷售的文創產品有接近近2萬種,并在一些大商場和城市設立專門的銷售點。大都會博物館會為中國市場打造專門代表性的文創產品。其中例子數不勝數,例如,以博物館的經典藏品為靈感,拜占庭、古埃及和現代蒂芙尼工作室的作品被融入到現代產品設計中。但是如今,許多西方博物館也不再將文創產品開發的內容局限于自身的館藏品中,博物館根據定期舉辦的不同展覽主題,精心設計和開發出一系列相關文創衍生品,迎合主題活動,將展覽和產品的實效性推廣做到最大化。
二、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問題
我國擁有歷史文化資源種類極其豐富,是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沉淀,具有明顯的民族特性與文化傳承性等特點。我們應借鑒外國博物館文創的經驗,找準定位,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出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文創產品。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創意性地融入到生活中的各種產品中,這既是博物館展覽功能的一種延伸,同時也實現了公共文化教育的社會功能。以2021年3月網絡中大火的三星堆博物館為例,三星堆文化是距今 5000 至 3000 年前的古蜀文化,它位于中國現在的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是現如今為止對于我國作為西南民族地區可以發現的范圍進行最大問題并且能夠延續發展時間最長的古蜀文化。但是我們依然沒有很好的利用這個熱點進行文創產品的創作與開發,還是不停的在進行一些比較老套的設計,而這個設計存在以下問題:
1.大多數文創產品一味的模仿或者1:1來放大或者縮小文物來制作擺件,并不能解決審美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問題,且不能激發游客的購買欲望。
2.對文物紋樣、色彩以及自身的文化特質開發利用過于簡單。大多數還停留在簡簡單單復制的初級階段,又或是將文物的圖案簡單的印制到不同的物品上。
3.中高價位的比較多,超過游客的心理預期價位,不經濟實惠。消費者體驗不佳。開發的產品樣式陳舊,市場相似度太高,且溢價嚴重。
4.博物館品牌意識淡薄,產品覆蓋度以及設計用戶年齡跨度不大。
三、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改進研究
(一)、將文化藝術遺產與現代新穎的審美相碰撞
將文化藝術遺產與現代新穎的審美相碰撞
將文化藝術遺產與現代新穎的審美相碰撞,產生出最具歷史,文化以及藝術觀賞性和實用性的產品。對于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要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內涵,以及傳統的文化底蘊,在提取其中的元素中,進行創新,因為現階段的文創、文旅產品大多數都包含當地的地域文化以及他們的民族特色,以至于在大多數的文創產品中,向大眾展示的或許太過于刻意去加入當地的傳統文化或者是即便設計出的有關特色的文創產品卻又丟失了其的新鮮感,顯得較為呆板、古板,所以要更偏向設計“時尚”、“年輕”這種充滿青春活力的方向去設計,不僅推動是優秀文化,同時也讓現在更多的年輕人發現文創產品的真正與時俱進的特色和實用性,與傳統文創產品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將CMF應用到產品外觀設計,增強消費體驗
根據筆者調查,現階段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種類十分繁多,但是大體可以分為:與文物相似的仿制品,食品,美妝,文具,服飾這幾大類。主要的問題是產品設計造型不生動,比較呆滯不靈動。設計簡陋不注意元素的提取以及產品語義的應用。且用料工藝粗糙,大多數還停留在簡簡單單復制的初級層面。又或是將文物的圖案簡單的印制到不同的物品上,對同一產品如果銷量好,就沒有迭代升級難以收到青睞。可以在顏色(Colour),材質(Material),表面處理工藝(Finishing)以及表面紋理上多做嘗試,同一產品也讓消費者耳目一新,從而增加銷量。
(三)、加強文創產品與文化背景的融合
讓每一個文創產品都能成為一個故事,講好每一個故事,從而做好每一個產品。在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中,設計比較占大多數的都是根據博物館的典型藏品和比較有代表性的紋理作為設計元素,缺少產品和文化背景的融合。從我國比較成功大型博物館文創產品中可以發現他們的產品都是有很強的歷史文化內涵的,而且注重產品的說明,例如故宮博物館或者是蘇州博物館他們的產品詳情介紹頁對其文化背景進行了十分全面的介紹,提高大眾對文化內涵的認知。
四、結語
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風格應該更加的去貼近消費者,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多參與市場調研,因為當今文創產品收到市場的影響太大了。將文化藝術遺產與現代審美相融合,需要從多方面考慮,但是首先得要了解當地的文化內涵從而進行再設計。注重產品品質,開發符合市場,符合審美的產品,以及考慮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設計出更優秀的文創產品。
參考文獻:
[1]李敏.基于服務設計思維的南京金箔文創產品定制設計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01):101-103
[2]曲懷仁.當代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的問題與改進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06):29-30
[3]黃尚矞.協同設計對美術館藝術衍生產品推廣發展功效之我見[J].大眾文藝,2021(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