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片段教學因能充分展示教師的綜合素養和能力水平,近年來備受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等現場比賽的青睞。大型比賽的備戰過程是一個完整且專業的系統,選手們可從評分細則、教材處理、環節設計、信息技術融合、課堂氛圍創設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合理規劃備戰過程,以達到良好的現場效果,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關鍵詞:高中歷史;片段教學;比賽策略
片段教學,通常是任意截取教材中的某個子目或段落,在沒有學生的環境下,面對專家或評委進行10~15分鐘左右的模擬教學,以考查教師的教學理論、處理教材和實施課堂教學的能力。它是片段性和完整性的結合,虛擬性和真實性的統一。片段性在于它并非針對一個完整的課目進行設計,而僅截取其中的某個子目或段落;完整性則在于它依然有導入環節、主體內容、重點難點、習題演練和片段小結等相對完整的流程。虛擬性主要在于它是在沒有學生的教學環境下進行的,而真實性又要求它必須呈現出師生的良好互動,模擬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并及時點評,巧妙處理一些課堂生成資源。片段教學比賽是公開公平的比賽,一般有統一要求和標準,如:現場抽題、50分鐘準備、片段展示10~15分鐘、板書書寫、評委現場打分等。因此從容應對這樣一場硬戰,對教師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很多參賽教師都非常重視,為了比賽進行了長時間的模擬訓練,反復演練、不斷提升,盡可能達到完美的效果。筆者根據自己的比賽經歷、評委經驗和講座交流等多方面體會,對片段教學比賽的備戰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研究評分細則,做到有的放矢
比賽始終有客觀的統一標準。因此提前研究比賽的評分細則無疑可以大大提高備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晉江市技能大賽活動的教學比賽評分標準為例,主要涵蓋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素質、教學效果和板書設計五大方面。教學內容方面包括了新課標理念的貫徹、教材的整合水平、教學設計是否新穎、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把握是否到位等方面的考量。教學方法方面包括了教師主導性的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是否突出、學法滲透是否到位,也包括了教學的靈活性、教法學法的科學性、重難點突破措施是否有力等方面的評判。教師素質方面要求參賽者教態自然大方,表達流暢,富有感染力,臨場應變能力強,符合片段教學特點等。教學效果方面既要實現課堂張弛有度,充分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又要做到教學層次清楚、主次得當,教學密度適中,訓練落實到位。板書設計方面從內容要求看要做到書寫工整,內容正確,條理清楚,符合基本規范要求。從板書藝術看則要求布局合理,疏密得當,主板書和副板書主次分明,版面干凈整潔,美觀大方。因此參賽者在模擬演練之前,不妨認真研究一下這幾個方面,在準備片段教學過程中,針對其中的一些細節進行設計,在模擬演練結束后也可以根據這些標準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提升。
二、教材處理獨到,體現專業素養
對教材處理的深度和廣度是參賽選手專業素養高低的體現,也是評委們評判的重要依據之一。參賽者只有對教材深入研究,才能在比賽中展示自己獨到的見解,呈現自身專業素養,獲得評委的充分認可。因此教師可以把握以下幾點:首先,是深刻領會國家高考評價體系“一體四層四翼”的總原則,讓片段教學始終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核心進行宏觀架構,在此基礎上解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及核心價值。對學科的核心素養要重點關切,比如:可以利用時空軸的梳理導入教學片段,以此落實時空觀念。還可以在片段小結中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來認識教學片段中體現的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其次,對2017版課標(2020年修訂)要做到爛熟于心,教學片段要符合新課標新理念。遵循課標是片段教學設計的前提,只有對每個科目的課標研究透徹,才能科學定位本片段的重點和難點,做到事半功倍。從教材方面來看,則應重點研究部編新教材(《中外歷史綱要》),及時轉化理念,著重關注大時空段下的歷史,構建宏觀的歷史視野,注重大概念的解讀,把繁雜細小的歷史概念融合進大概念來解析,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大歷史觀。最后,盡量在架構片段框架時做到新穎獨到,平時的教學我們往往圍繞著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原因、過程內容、結果影響、意義評價等幾個常見要素展開,而在比賽中可以打破常規,融入個人理解對小標題進行包裝和修飾,形成主題化教學。抑或是運用推導教學的方法,將過程內容前置,在此基礎上讓師生共同推導其背景和影響,此類做法都有可能讓評委們感到耳目一新,同時又很好地體現對教材的獨到處理,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在比賽中為自己加分。
三、注重程式設計,實現精準滴灌
片段教學比賽因有10~15分鐘時限,因此在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上都要精打細算,力求創新和高效,一旦超時不僅讓片段缺少了總結和提升,而且還要面臨扣分的危險。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精心設計。第一,導入環節盡量時尚新潮。常見的復習導入法,已經很難吸引評委的眼球,我們可以結合當下時事或者史上趣聞巧妙導入。本人曾引用學習強國平臺的文章和視頻(周總理回憶1949年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武器裝備落后的感慨),作為“一五計劃”背景的導入,利用時下比較流行的學習強國平臺資源來增加新鮮感。第二,利用微課落實基礎知識。在凸顯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下,可以利用名校名師的微課進行充分的導學,讓學生根據微課自主落實本片段的基礎知識,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疑難點進行透析。這種做法在比賽中不僅可以省去落實基礎知識的大量時間,騰出更多時間來解決課堂的重點難點,還可以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第三,充分落實史料教學。歷史學科的本色就是史料演繹,教師可以采用原始史料,或是高考真題中史料的節選,以此保證其經典性和可信度。引導學生對史料進行精準的解讀,推導課堂所需要的結論,并動筆書寫下來。在此過程中既調動學生參與其中,也培養了學生逐步解讀材料,論從史出的學科能力及素養。第四,凸顯家國情懷,做好總結提升。片段教學的小結要實現畫龍點睛的效果,應該是突出師生情感的共鳴。比如:可以設計“習語回響”環節,引用習近平總書記一些經典語錄,對所學片段的內容進行認識上的提升,以史為鑒、借古鑒今地將對歷史的學習轉化為一種歷史的責任,為建設新時代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四、融合信息技術,提升科技含量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已是當下的潮流和趨勢,網絡時代下學生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的方式變得豐富多樣,諸如希沃平臺、智慧教室、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信息交互平臺為傳統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在片段教學比賽中,教師可以借助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升片段教學設計的科技含金量。比如:導入片段時可以利用抖音短視頻,來貼近學生,引發學生關注。應該說當下最令學生喜聞樂見的莫過于短小精悍的小視頻,而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快手、頭條等經過了這幾年的迅猛發展也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素材,特別是一些優秀的視頻號,推出大量的歷史視頻精品,只要認真篩選完全可以很好地融入片段教學,能夠迅速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引發學生共鳴,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再者因片段教學具有虛擬性,教師可以虛擬在多功能的智慧教室里授課,在課堂練習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電腦端推送一組選擇題到每位學生的平板上,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完成并提交,最后交由電腦后臺進行正確率的統計,這就有利于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解,包括對選擇題四個選項當中錯選率較高的選項進行易淆糾錯。主觀題的講解還可以同時展示兩位同學的答題情況,展示學生答題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自主進行評判,大大提高解題析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當然,在片段教學的設計中依然可以充分利用圖片展示和視頻展示這些傳統的做法,但是應盡量圍繞著重點和難點進行設計,如此一來,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片段小節的末尾,也可以呈現一張二維碼圖片,讓學生通過平板保存到自己的微信賬號,課后通過手機掃碼,進行拓展閱讀或問題探究。二維碼還可以在答題的環節中使用,比如:答題完畢,可以掃碼自主校對答案或掃碼觀看名師的講解視頻,再一次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讓信息技術真正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
五、虛擬真實環境,營造活躍氛圍
片段教學的突出特點之一是虛擬和真實的統一,在沒有學生的教學環境下,要模擬出學生的口頭回答、討論過程、答題情況、師生互動等這些現實的教學場景,營造出自然、真實、熱烈的課堂氛圍,感染現場所有評委。這就不僅僅是考驗選手的教學功底,更考驗著選手精湛的演繹水平和放松的表演狀態。然而不少選手在比賽過程中過于拘謹,不敢正視評委,其實完全可以把評委當作學生,目光自然地停留在他們身上,這樣不僅無形地拉近距離,還可以讓評委們感受到你穩定的心理素質從而獲得認可。同樣,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大膽地走到評委們中間,或者直接把評委當作被指導的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互動,這樣的演繹必定更加出彩。在提問環節中,可以直接用學生的真實姓名比如:“思恬同學已經舉手,我們歡迎她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嘉明同學好像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掌聲歡迎”,更能呈現最真實的課堂。同時要模擬學生回答錯誤的情形,對豐富的課堂生成進行虛擬預設并及時巧妙地處理,進一步引導大家思考探究,這才是真實課堂的魅力所在。當然,活躍的課堂氛圍在片段教學中,靠一個人一張嘴來虛擬呈現其實難度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重難點處理的環節中,可以設計為兩組對壘的方式,通過PK打分的形式,營造出你爭我搶的氛圍,這無形中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好地展示了學生踴躍思考,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的狀態,也同時呈現出輕松、活躍、民主、自由的課堂氣氛。
六、做好備戰規劃,反復演練修正
省市級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往往備受重視,選手們可以認真做好規劃,步步為營,來提升備戰的效果。首先,可以進行大量記憶,廣泛積累學科素材。片段教學比賽往往是現場抽取課題,這必然要求選手們對現有教材必須全面熟悉、深入研究,盡可能做到每一章節的課標、重難點都心中有數,特別是與重難點相關的一些高考真題、史料素材、圖片數據等,如果都比較熟悉,那么在比賽現場可以信手拈來,應對更加自如從容。同時學科知識積累的深度和廣度也可以更好地呈現出選手個人的專業修養,這依舊是評委們評判的重要依據。其次,賽前一個月,每周可進行一次模擬演練,最后一周可以安排兩次到三次以保持一定的熱度,以飽滿的狀態迎接比賽的到來。當然,反復練習暴露更多的問題,也會形成很多應對策略和應急方案,這本身也是一種有效的積累。再次,可以集思廣益,組團作戰。在本人備戰技能大賽的過程中,歷史教研組、備課組都積極參與到我的片段教學模擬演練中,為我磨課,摳細節。有的對教材內容的處理進行指導,有的對教學環節的設計大膽建議,有的對板書的設計提出個人看法,還有的對一些細節和瑕疵進行糾正……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次又一次的實戰演練,會讓自己的應對更加嫻熟,讓自己片段教學設計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極大地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臨場緊張的情緒。當然,也可以自己用手機錄下片段教學的整個過程,通過回放觀摩,仔細查找一些不易發現的問題,或者一些細微的瑕疵,通過不斷地反思和糾正,讓自己的片段教學臻于完美。
結束語
誠然,一場比賽的備戰全程的確需要耗費參賽者們太多精力,但是教學無涯,它正需我們孜孜不倦上下求索。通過比賽備戰的歷練,在短時間內能積累大量理論知識,探究一些學術前沿,揣摩各種教學方法,理解和諧師生關系,體會深刻教學真諦,我認為這些業已足夠。特別對青年教師而言,這是平時教學的點滴感悟達不到速成效果。天道酬勤,相信只要勇于給自己壓壓擔子,肯付出、敢挑戰,最終一定能贏得屬于自己的鮮花和掌聲。
參考文獻
[1]陳振玲.片段教學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3(5).
[2]陳焰香,林珩.虛境型片段教學中教學技能的應用探究.[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
[3]袁紅玉.如何藝術化地展示片段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12).
[4]馬巧瓊.片段教學的運用與發展.[J]龍巖學院學報,2011(S1).
[5]陳詠虹.淺談片段教學的幾個誤區[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
作者簡介:梁培鑫(1982—),男,漢族,福建泉州南安人,福建省晉江市子江中學,一級教師,歷史學學士。研究方向:歷史學教育。曾榮獲晉江市第二屆教師技能大賽特等獎,晉江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晉江市骨干教師和教學能手。
本文為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基于高中歷史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的課堂學習評價實踐研究”(MJYKT2020-055)研究成果。
35465019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