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驊
摘 要:通過對美國、瑞士等國開展的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案例分析,提出我國開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施方案。首先,我國政府和各類圖書館應重視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建立其閱讀推廣活動長效機制、完善組織結構與激勵機制;其次,在公共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營造良好閱讀環境,精心設計適合0~3歲嬰幼兒的特色服務項目,構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嬰幼兒閱讀推廣合作模式,實現閱讀推廣對象分級化,重視家庭閱讀,實施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持續發展。
關鍵詞: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推廣對象分級化;激勵機
隨著兒童閱讀推廣與服務日益成為一種全球化的公益活動,也在世界各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有助于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嬰幼兒所處環境的好壞會對其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產生極大影響。0~3歲幼兒的早期閱讀,是積極自覺的視覺刺激,可以加快大腦的發育和成熟,促進孩子思維發展。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3歲以前的幼兒看書,不僅僅是用眼睛,而是用他全部的感官,是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
國際圖聯的《嬰幼兒圖書館服務指南》初步給出了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的概念,明確了當代圖書館,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向。本文擬通過分析國外一些國家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案例,為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提供一些實踐經驗,并提出我國推廣的相關策略。
一、案例
在國際圖聯《嬰幼兒圖書館服務指南》的指導下,一些西方國家相繼開展了形式各異的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不同國家根據不同文化背景和實際需求制定相關實施方案,同時針對0~3歲嬰幼兒及其家長開展閱讀體驗和閱讀指導活動,極大促進了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的推進和發展。
1.美國的“父母當老師計劃”
早在1996年美國就實施了“父母當老師計劃”,該計劃是為從懷孕3個月的父母一直到孩子3歲的父母量身定制。此項計劃的實施,不僅培養了新手父母養育子女所具備的基本技能,也為兒童在今后語言與肢體行為動作等方面的訓練與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父母得到了科學、正確的育兒指導觀念,那么兒童就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美國還開展了一項學齡前兒童家庭指導計劃,該計劃不僅對學齡前兒童父母進行科學指導,也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入學必備能力培訓,并將親子閱讀活動融入整個計劃之中,使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2.瑞士的玩具圖書館
瑞士不僅有很多公共圖書館,還有私人開辦的針對嬰幼兒提供服務的玩具圖書館。這些圖書館里有各式各樣的玩具和教具,玩具適用于剛出生的嬰兒到學齡前兒童,教具適用父母與孩子親子互動娛樂。由于大多數兒童玩具價格不菲,玩具圖書館也為不少家庭節省了開支,既經濟又實惠。玩具圖書館鼓勵、支持父母多陪伴孩子共度美好親子時光。瑞士玩具圖書館中最具鮮明特色的還是尼翁市玩具圖書館,這家圖書館吸引了不少父母帶領孩子前來進行閱讀體驗和游戲娛樂活動,家長每年只需要交納一定費用,就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借到各種各樣的玩具,如果玩具被損壞,就讓孩子帶著玩具到圖書館和工作人員合作修理,這樣的解決問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玩具圖書館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也在規范孩子們的守規則行為,同時使孩子們從小喜歡圖書館,喜歡圖書,喜歡閱讀,孩子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在學會做一個遵守社會規則的人。此時,圖書館的文化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3.德國的閱讀測量尺活動
德國是一個閱讀傳統悠久的國家,閱讀是德國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政府注重對每個公民閱讀習慣的培養,這一習慣從每個孩子出生就開始了。德國許多地方的公共圖書館給當地剛出生的嬰兒贈送“閱讀大禮包”,禮包里面有適合嬰幼兒感知和觸摸的木頭書、塑料書、布書、“圖書玩具”。這項活動的目的在于來引導和培養嬰幼兒的閱讀意識,因為良好的閱讀習慣將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一生。其中,更具特色的是“閱讀禮包”里的“閱讀測量尺”,這種特殊的測量尺是由德國布里隆市圖書館館長烏特·哈赫曼女士發明,這把測量尺會出現在家庭、幼兒園、學校、醫院以及公共場合家長帶孩子的等候區,相對應的身高刻度處提示孩子這一階段能夠閱讀的書目,時刻提醒父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應閱讀不同種類圖書。一般是由父母帶領孩子到有“閱讀測量尺”的地方先測量孩子身高,測出身高就知道孩子現階段需要獲取的知識,再選擇該年齡階段需要閱讀的具體內容圖書。“閱讀測量尺”不僅消除了家長給不同成長階段孩子挑選讀物的迷茫,還幫助很多家長獲得培養孩子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因而受到很多家長和孩子的喜愛。
4.加拿大的想象閱讀——在蒙特利爾醫院推廣閱讀
加拿大是一個全民都崇尚讀書的國家,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公共場所看到正在讀書的成人或者兒童,這與加拿大政府圖書館和各級各類組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加拿大的很多公共圖書館在政府的倡導與資助下,與學校、非營利機構,甚至是醫院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其中最有特色就是在蒙特利爾醫院的診治區域設立閱讀角來實施“閱讀促進健康”項目。該項目為嬰幼兒免費贈送一本母語書籍,同時也為來醫院的小患者指導閱讀,培養他們從小愛閱讀的意識和習慣。在醫院里對候診就醫的兒童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既可以緩解小孩子怕醫生的緊張心理,也可以分散他們對于生病帶來的不舒適感的過度注意,在輕松的氛圍里就醫看病,對小患者病情緩解以及醫生順利診斷都有著積極意義。
5.新加坡0~6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活動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提出“天生讀書種,讀書天倫樂”的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口號,要求醫院護士教產婦如何讀書給嬰兒聽。該活動旨在倡導小孩子一出生就由母親讀書給嬰兒聽,嬰兒剛開始用耳朵去感知,逐漸與母親互動建立親子閱讀氛圍,等孩子稍微長大一些,再通過孩子的視覺和聽覺來共同培養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
閱讀推廣活動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要想將這一活動持續開展下去,我們需要從學齡前嬰幼兒抓起。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應該幫助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和習慣。我們在學習新加坡的一些閱讀推廣經驗時,也要依據我國國情制訂、實施相關閱讀推廣策略和活動方案,積極培養各個類型的閱讀推廣人,實行分級閱讀方案等促進我國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持續開展。
二、啟示
很多西方國家都很重視0~3歲嬰幼兒的閱讀推廣活動,而我國在這方面理論研究較少。作者通過知網檢索,發現相關文獻只有10余篇,能值得學習的實際經驗很少。所以,我們應先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開展一些0~3歲的嬰幼兒閱讀活動。通過解讀國外案例,認識到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是滿足學前兒童教育需求、推動社會和諧的閱讀推廣方式,建立完善閱讀推廣的法制安排、組織形態與激勵機制,在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少兒圖書館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精心設計適合0~3歲嬰幼兒的特色服務項目,構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兒童閱讀推廣合作網絡,實現推廣對象分級化。重視家庭閱讀,聯合社會力量在更大范圍開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策劃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常規活動。
1.建立完善國家層面的法制安排、組織形態與激勵機制
從美國、瑞士等國開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中發現,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國家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起到了積極引領作用,也將其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來引起國民重視。我國政府也可協同當地學校、幼兒園、教育研究機構及一些民間組織積極創作、編寫、出版優秀的嬰幼兒繪本,再分發給有需要的家長開展嬰幼兒學前閱讀推廣活動,盡量做到每個地區的政府和婦女兒童工作發展中心都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在此基礎上,也要大力引進國外優秀嬰幼兒繪本以及兒童文學作品,以便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做好兒童閱讀推廣工作。各個地區公共圖書館也可以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定期到學校、幼兒園、福利院以及留守兒童家中定點進行朗讀,每年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組織家長參加讀書分享會等一些常規化活動,形成品牌效應。同時,在激勵機制方面,國家從政府層面也要對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積極參與單位、相關協同部門與一些優秀閱讀推廣人給予大力支持和表彰,以確保閱讀推廣活動的制度化和長效化開展,實現其持續發展的目的。
2.創造社區家庭局域閱讀環境
開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就要有適合該年齡段的閱讀活動空間和閱讀環境。美國等國家的公共圖書館都建有適合0~3歲嬰幼兒的專門活動的區域,而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特別是中小型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沒有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和空間。2015年12月9日,國務院法制辦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指出:堅持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建立覆蓋城鄉、便捷實用的公共圖書館網絡,明確公共圖書館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和運行管理的基本要求;加大對城市社區、農村地區等基層出版物發行網點、閱讀設施建設和服務的投入,促進全民閱讀均衡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積極創造良好的社區以及家庭閱讀環境勢在必行。
3.設計開展具體可行的特色服務項目
國外圖書館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服務方式來滿足不同的嬰幼兒閱讀需求,如瑞士的玩具圖書館深入了解嬰幼兒的閱讀需求后,通過玩具向他們傳遞閱讀知識。因此,每個圖書館應利用本館特色館藏資源,從服務對象的特點與需求出發,為孩子及其父母提供針對性服務,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使他們真正獲得親子閱讀指導,從中有所收獲。
比如,東方愛嬰早期教育培訓機構設計的0~3歲5個階段的精彩課程,以81種游戲、17種嬰幼兒體操、69首音樂啟蒙課程、數百本的兒童繪本閱讀指導,針對提高嬰幼兒的安全意識、探索意識、獨立意識,并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適應能力和閱讀能力,對嬰幼兒的成長和開發智力非常有幫助。
因此,只有圖書館精心設計適合0~3歲嬰幼兒的特色親子閱讀項目,使父母感興趣并帶孩子參與到親子閱讀推廣活動中,才能培養親子閱讀習慣,提高親子閱讀質量。
4.重視家庭閱讀
相對于圖書館的少年兒童閱讀推廣活動,0~3歲的嬰幼兒早期閱讀推廣活動發展較為緩慢,形式也較為簡單,大多數以家庭培養或是代際閱讀培養為主,要培養一個孩子從小熱愛閱讀,首先要讓家長認識到孩子閱讀的意義和重要性。因此,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對家長進行閱讀指導。為此,很多公共圖書館邀請知名兒童教育家、兒童閱讀推廣人等面向家長舉辦講座和現場輔導,讓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帶領孩子進入閱讀的精彩世界。
很多家長認為早期閱讀就是識字,早期閱讀指導與教育的目的是讓兒童認識更多字或獲取更多知識,忽略了其正確目的在于培養嬰幼兒對于閱讀的興趣與習慣。在家庭早期閱讀環境構建方面,嬰幼兒讀物的數量普遍較少,很多家庭的環境布置也缺乏兒童氣息,沒有專門為孩子準備的書柜、書桌等設施,沒有孩子涂鴉的自由空間,家長在為孩子挑選讀物時還不能做到兼顧各種讀物類型,家長在與孩子進行親子互動閱讀時也缺乏全面科學的方法指導,圖書館應該對家長進行培訓,給予指導,可舉辦親子閱讀、親子教育、兒童發展等主題講座。希望通過鼓勵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以及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早期閱讀中受益,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使閱讀的好習慣伴隨他們一生。
三、結語
通過上述國外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可以看到,美國、瑞士等國開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普遍受到政府層面的重視,并在各級政府、圖書館的支持資助下與教培機構、早教中心、醫院等商業機構進行合作開展特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文章認為我國政府和各級圖書館應重視0~3歲嬰幼兒的閱讀推廣活動,建立完善閱讀推廣的法制安排、組織形態與激勵機制,多方積極參與鼓勵兒童自發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精心設計適合嬰幼兒的特色服務項目,構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兒童閱讀推廣合作網絡,按照0~3歲嬰幼兒的性別、年齡差異分級進行推廣,聯合社會力量在更大范圍開展嬰幼兒閱讀推廣,策劃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嬰幼兒推廣常規活動。
我國的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還沒有形成統一的運作模式,缺乏長期計劃和目標,只有政府、圖書館、民間組織、家庭、媒體等各方力量充分發揮合力,才能有效推動0~3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余光.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5
[2]周玉含.美國公共圖書館0-3歲嬰幼兒服務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
[3]黃娟娟.0-3歲幼兒閱讀發展與培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4]顏 虹.圖書館開展分享閱讀活動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
[5]隋 鑫,王念祖.我國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起步走”運動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6
[6]周 強.國外公共圖書館0~3歲嬰幼兒服務的策略[J].圖書館界,2015
[7]黃園婷.上海市早教機構對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組織和實施的現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33855005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