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猴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推動以及國家層面對于教育教學的重視,人們的視線開始向精神層面的滿足轉移,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的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教育教學的不斷完善加之相關教育政策的出臺,教學應當不僅局限在傳統課堂的限制下,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重新完善自身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結合具體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實踐,即當下我們所推崇的“讀思達教學法”,本篇文章就基于良好教育生態下的讀思達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關鍵詞:良好教育生態;讀思達教學模式;創新與完善
引言:讀思達教學法是余文森教授所主張與推崇的,此類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改善傳統的教學思想,將學校的關注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關鍵環節上,而非僅限于學生的成績。將教學的過程大致分為閱讀、思考與實際的表達三個環節,這看似簡單的教學方式卻有著諸多的學問,尤其是當下基于良好教育生態的學習基礎上,需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及時創新教學手段,實現對于學生的全面引導。引導此階段的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感知教育教學氛圍的魅力,實現教學方式的完善,激發學生的潛能。
1 構建基于良好教育生態的讀思達教學模式發展現狀
就目前的教育教學而言,在良好教育生態的要求下,教師不斷進行教學的完善,以貼近學生的姿態來進行具體知識的講解,以便能夠更好的推動學生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可是受到傳統教學的束縛,導致教師一時無法更好地適應教學的創新,以至于不能夠在讀思達教學模式的要求下實現教學過程的改進,因而無法發揮出其巨大的優勢。
此外,在讀思達教學模式的發展要求下,教師認知到自身教學的缺陷,并且能夠付諸行動進行相關失誤的完善,但是由于其并不能夠與具體的教學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作用也將是事倍功半,無法實現教學的目的。在學校的統一要求下,教師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借鑒,力求自身的教學手段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引導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體地位,進而實現教育教學的進步,深度貫徹讀思達教學法的內涵,更加注重閱讀、思考與表達的關鍵作用。
2 讀思達教學模式的意義
2.1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習中閱讀是學生獲取新知的有效途徑,通過閱讀來學習相關的技巧同時也能夠拓展自身的文學素養等。借助讀思達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向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時間,來讓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海洋中,加強學生對于書籍中相關知識的理解,并且引導學生進行相關重點知識的記錄,能夠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在此環節中需要教師向學生推薦部分有價值的書籍,來發揮書籍中的教育意義,部分書籍都是通過或簡單或復雜的故事來講述一個道理,這種閱讀的開展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獲得一些人生的哲理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是讀思達教學模式開展的一個重要的意義,通過閱讀環節的進行,使得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的提升與改善,發揮出閱讀的價值。
2.2提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
在閱讀的環節中是否有收獲是想要看學生在閱讀的環節中是否進行了思考,因為思考是一個需要動腦的過程,講述中的全部故事進行一個系統的整合與思考進而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形成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因此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鼓勵他們進行相關的思考,同時可以進行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文章知識的把握,關注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的現象,教師需要適時地向學生提供一定的暗示來促進他們進行思考。正確的思維邏輯的養成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鼓勵學生進行思維之間的碰撞,感受不同學生的獨特之處。
2.3提升學生自身的表達能力
基于良好教育生態下的讀思達教學模式在推動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自身的表達能力,閱讀、思考、表達是三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表達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三個方面一環扣一環,都有自身存在的意義。一方面表達能力的提升是基于學生在閱讀結束之后有一個自身思維思考的過程的,另一方面在表達中能夠進行思維的交流,同學之間交換自身的觀點與看法,更好的進行書籍的理解,加強閱讀的體驗。因此在讀思達教學模式的推動下有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無論對錯大膽發言,提出自身的觀點與看法,也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所想所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當下的教學相比較過去而言有了很大的優化,可是仍舊存在一些可以解決與規避的問題。相信在學校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實現讀思達教學方法的強化與改善,能夠引導學生有足夠的閱讀時間,并且能夠做到獨立思考以及自身思維的表達,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知識與日后實踐相聯系。閱讀、思考、表達三者缺一不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應當對此予以重視,更好的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的目標,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
參考文獻:
[1]崔玉蘭.“讀思達”導向下小學數學空間觀念培養的有效途徑.名師在線,2021(34).
[2]陳清松.“讀思達”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高考,2021(32).
[3]劉巧鶯.“讀思達”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實施.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11).
[4]魏敏.語文學科中“讀思達”教學模式的校本應用與評價標準分析.考試周刊,2021(96).
本文為莆田市“十三五”中小學名校長立項課題(編號:PTMIXZ 21026)研究的成果
12255011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