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平
摘要:小學階段是任何一名學生學習和身體成長關鍵期,想要在今后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之人,那么就必須要擁有良好身體素質。通過體育課堂實現對身體科學鍛煉,有助于養成健強的體魄。而在當前,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學生身心發展,有必要對傳統體育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才能更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對各項活動的參與度,確保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創新
引言:在物質生活愈加豐富的今天,當前小學生存在肥胖現象劇增,以及意志力趨于薄弱。基于這種現象,有必要通過體育教育鍛煉廣大同學們的意志力,正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才能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有必要針對當前體育教學的方法進行創新,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更能夠養成堅忍不拔的意志。
一、引領大綱,創新教學模式
當前的教學總體要求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需要注意的是對部分技能型項目的教學,有不少學生存在畏難的情緒。會以各種借口盡可能地回避,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讓學生養成不退縮不畏懼的心態。絕對不能夠因自己的體質過差而不參加集體活動,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比如很多學生對于長跑是感到有些恐懼,但為了讓學生樂于接受這種活動,也讓跑步的過程中變得不再單調。可以根據這一特性在跑道上設置卡通形象障礙物,比如同學們所喜歡的叮當貓或者各種卡通人物,在跑步的過程中也產生了濃厚的新鮮感。此外還需要發揮想象力,小學生天真爛漫而思維拓展能力正處于培養階段,因此在課堂上老師在規定好具體任務以后,就需要通過小組的方式讓同學們開展討論。比如在跳遠時,可以在沙坑的邊緣處提前劃出一道線,然后就向大家提問,假如比較胖的學生跳過了這個線,應當給予什么樣的獎勵。此外也可以通過小組形式,若小組成員全部通過老師可以獎勵蘋果或者香蕉。但有一個或者兩個成員沒有通過,那么應當受到什么樣的懲罰,若是有一半的成員沒有通過,那么該怎么處理。所有的規則都由全班同學集體討論,在這樣的作用下,想必每一位學生都會使出全力努力完成。在無形之中課堂的氛圍被徹底激活,學生也將所有的精力用于體育鍛煉當中生怕自己落后,也培養了團隊協作和集體主義。
二、師生共處,提高效率
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作為體育老師也需要深知每個學生的身體差異性。而基于這種客觀因素,必然會導致部分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出現所謂意志力薄弱的現象,在深度分析以后發現學生對訓練量的接受程度有限,在高負荷的壓力下身體難以承受,如果在強迫學生繼續堅持下去,很有可能會出現受傷的現象。因此在課堂上就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尤其是體質較為薄弱的學生,當出現大口喘氣或面紅耳赤的時候,就需要降低運動節奏或停下來休息。接下來的運動節奏,還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調節,那么這樣的體育課才會受到學生的喜歡,在平時也可以適當的教授一些鍛煉小臂或者是闊胸抬腿的小技巧。體育老師也要關愛每個學生,這對于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尤為重要。比如對于肥胖者或者先天體弱者,在開展體育活動中必然是存在劣勢,若拖累整體教學進度或者沒有達到相應要求,不能對他們進行批評,或者強制要求學生完成。這樣的教學方法反而會招致廣大同學的反感,因此有必要針對這部分學生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在平時也需要通過勵志的故事,讓他們養成不怕困難的精神,也會對他們的內心造成巨大的沖擊,對體育鍛煉充滿信心,更不會隨意找借口而是努力地投入到訓練中。
三、教學模式系統化,合理安排課堂內容
由于體育課是當前眾多學生唯一的戶外活動課程,能夠讓學生緊張的身心得以放松。但部分老師在制定教學模式上顯得過于簡單,也沒有采取積極措施提升學生身體素養。因此在制定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還需要詳細分析,在課堂上有可能會出現的現象。比如,詳細分析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受傷的原因,以及在講解足球或籃球運動時所需要遵循的規則有哪些?總而言之,通過系統化的學習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更能有效避免出現各種運動性傷害,保護同學們的身體健康。比如在課堂上為了保證體育活動的新鮮感,不能夠一節課只教一個項目,因為長期處于重復性的機械動作當中,很容易導致身體某部分難以承受,也會讓學生產生明顯的枯燥感。因此在治理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就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需要在有限的課堂內學習到更多的新東西和技能,不僅讓學習興趣得到大幅度提升,更有助于提高廣大同學的身體素質。
四、利用游戲開展輔助教學
活潑愛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枯燥乏味體育課堂必然會受到他們排斥,長期下來對于體育活動也就不再會產生任何的興趣,反而會當作是自由活動。因此在課堂上有必要加入游戲,必然會受到學生們的喜愛,更能夠深度沉浸在這種歡樂的氛圍中,就算是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游戲中。通過活動不僅可以培養機智勇敢的品質,更有助于養成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為今后學習田徑、籃球等相關項目打下堅實基礎。對老師而言,不能夠僅限于某項游戲而要不斷創新,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歡拔河運動,在進行小組劃分時可以是男生對女生,也可以是男女混合,不僅提高了廣大學生的參與度,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下,鍛煉了學生的身體,拉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此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需要對活動進行創新才能更好適應學生的身心。最后,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有必要在課堂上播放各種體育賽事,在觀看的過程當中詳細講解各項運動的相關動作要領,進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結束語:總而言之,當前體育教學并不是讓學生被動地開展各項活動,而是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其主體地位。通過對教學手段的創新,以此提高對體育課的興趣,在運動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的所在。此外還需要關心每一位學生,注重其差異性的客觀存在,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錢旭威.關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分析[J].智力,2021,(07):145-146.
[2]李文靜.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打造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田徑,2020,(03):66-67.
[3]黃益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創新[J].長江叢刊,2017,(31):289.
[4]張業華.小學體育課堂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教學模式初探[J].體育師友,2017,(02):32-34.
322850058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