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麗
摘要:低結構材料簡單、可變性強、可塑性高、可探究的空間較大,正是利用它們的這些特性。所以低結構材料表現形式多樣化,活動的過程是比較自由,給了幼兒很大的自主空間。在美工區中,當幼兒與這些材料進行互動,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很好地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去深發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就需要我們和幼兒共同開發和利用這些低結構材料。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一定是以幼兒為主,在某個主題活動的引領下,和幼兒共同探索的過程!此項舉措一定能夠給幼兒的童年生活增添一抹靚麗的色彩!
關鍵詞:低結構材料、美工區、開發和利用
低結構材料種類非常多樣,所以收集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幼兒收集過來的這些低結構材料卻不太會在區域里面進行使用。幼兒園美工區的活動會更多地讓幼兒與這些低結構材料進行互動,因此將低結構材料在美工區里進行開發和利用的實踐研究,是更好地為其他區域的開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在“留住秋天”主題活動的引領下,成立班級材料超市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以幼兒為本,以兒童的需要為本。在前期活動的開展中,孩子們對于秋天的景色非常的感興趣,因此生成了“留住秋天”的主題活動。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發參與、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一個過程。那怎么樣才能夠支持幼兒這些美好的品質呢?
首先我們和幼兒共同討論,“有哪些低結構材料可以在主題活動中進行運用”,孩子們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了講述。再根據自己的講述進行了記錄,成為了一張思維導圖,我們將這些想法進行了總結提升。導圖分為4個部分,有生活類材料,比如:“紙杯、紙盤、飲料瓶等”;自然類材料,比如:“樹枝、樹葉、豆類、石頭、貝殼等”;金屬類材料,比如:“螺絲、螺帽、鋼絲”等;工具類材料,比如:“牙刷、拓印花、鋼絲球等。
為了更好地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了解到材料在主題活動產生的意義。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了收集海報,再請每組的小隊長講述自己組設計海報的理念。最后經過投票,產生“最佳收集海報”。低結構材料收集之后,再和幼兒討論,材料可以放在哪里?根據怎么樣的方式進行放置?幼兒各抒己見后,再用投票的方式,選擇出最佳放置點。根據思維導圖上的形式,材料進行了分類。
二:在“我的材料我做主”主題活動的追隨下,成立美工區材料競拍會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首先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分成小組,設計出一張與秋天有關的美術作品。有的組設計了“秋天的賽道”,有的組設計了“秋天的小動物”,還有的組設計了“秋天的幼兒園”。接下來在組長的帶領下,每一組要根據自己的設計圖,把需要用到的低結構畫下來,并且先在組里進行討論,這些材料可以成為美術作品的什么部分?當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后,就開始了緊張的競拍會了。
先拿出一個低結構材料,每一組派成員進行競拍。競拍的同時要說出這個材料可以用在自己作品的哪里。哪一組說的理由最充分那這一組就可以競拍成功!沒有競拍成功的,可以競拍下面一個材料。在競拍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簡單的低結構材料很多組的幼兒都能夠想到在作品中的使用的辦法,可是有些不常見的低結構材料,幼兒競拍起來就比較困難。于是將這個問題形成“調查問卷”,引導幼兒和自己的家人利用各種渠道進行信息的搜集。當幼兒累積了多種經驗后,一些不常見的低結構材料的使用,就進一步得到了開發和利用!
三:在“我是小小藝術家”主題活動的支持下,成立藝術品展覽會
《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特有方式。為了讓幼兒在感受美的基礎上,呈現出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引發幼兒參與到“我是小小藝術家”的主題活動中。
美工區里也呈現了一些非常有創意的藝術作品。比如:“恐龍世界,幼兒是將圓形的泡沫變成了恐龍的身體,再給他裹上超輕黏土,接著粘上毛球變成了恐龍的腦袋。而恐龍的腳他們會用短的樹枝或者是棒冰棍?!笨铸埳钤谏掷?,幼兒將紙盤當做了恐龍棲息地,紙盤上他們還會用牙刷沾上褐色的顏料進行涂抹。用扭扭棒彎曲后粘在紙盤上,變成了森林里的各種灌木叢。還要一個作品也非常地有趣,他們將樹葉和泡沫等材料完美的結合,樹葉就是胡蘿卜先生的葉子、精靈的翅膀、小兔子的尾巴等。這些富有想象和創造力的作品,都是幼兒與多種低結構材料在主題活動下誕生的。
四:在“我的設計理念你來聽”主題活動的踐行下,成立藝術品解說會
《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特有方式。
五:在“我的設計理念你來聽”主題活動的踐行下,成立藝術品解說會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
組織形式一:餐前解說會。利用餐前10分鐘的時間,讓2—3位幼兒向全班幼兒講述自己低結構材料完成作品的設計理念。講述完成后,請全班幼兒對于講訴者進行表揚性地評價。比如:“你最喜歡誰創作的作品?為什么?他的作品中利用了哪種低結構材料?是否對于你以后的創作也有幫助呢?”這些開放性問題地評價,既肯定了幼兒的作品,也是對于幼兒利用這些低結構材料的一個總結。
組織形式二:利用空余的時間,請作品的創作者,講述作品的制作過程、材料的使用等一系列的內容。教師利用手機將幼兒這些講述的內容錄下來,生成二維碼。張貼在幼兒作品的旁邊,二維碼生成后,可以發給家長。讓家長了解自己幼兒創作的一個過程和材料的使用。也可以給前來參觀的老師更深入班級活動的開展,以及美工區材料的利用率。
幼兒通過這些活動的引導下,在美工區能夠得心應手地使用低結構材料。幼兒也愿意把自己對于低結構材料的使用的一些方法去通過記錄、講述等形式告知自己的伙伴,同樣也是同伴互學的一個過程!低結構材料變幻莫測,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也在一步步得到了提升!
167350118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