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棟 張秋英
摘? 要: 煤礦測量在煤礦生產和建設過程中始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井下的安全生產。通過對煤礦井下測量常見錯誤的分析,指 出存在的問題,如井下儀器的攜帶與使用問題、導線點與測量點的錯用、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等,提出預防方法,確保井下測量工作的安全開展。基于 此,本文主要先將煤礦井下測量常見的錯誤進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再找出合適的預防方法。
關鍵詞: 煤礦、井下測量、常見錯誤、預防
1 煤礦井下測量的一般特點
幾乎所有煤礦井下的測量工作都由繪圖、計算和觀測等方法組成。之 后的測量成果往往能夠讓礦井更好地進行科學生產,同時也能夠使得整個 礦井中的各項程序都正常運行。而在礦井測量的過程中主要表現出如下的 特點:第一,測量的對象在空間中不斷地發生變化;第二,地質斷層面和 測量點之間在時間上存在著很大的相關性,因此專業的煤礦井下的測量人 員必須經常和有序地對煤礦井下進行反復測量;第三,由于煤礦井下的空 間非常狹小,且整體測量的環境條件也較差,因此,相關的操作人員一定 要更加熟練地掌握相應操作的技術;由于煤礦巷道本身存在著特殊性,很 難真正憑借經驗確定相對的位置,在煤礦井下測量時會經常出問題。
2 煤礦井下測量常見錯誤分析
( 1 )測量方法錯誤。進行測量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而且在 測量過程中需要使用同一種測量方法。在掘進巷道時,需要測量巷道腰線 所在的高度,若測量時選擇的是按頂板位置或底板位置測量,則很容易出 現測量方法錯誤。由于煤礦井下需要測量的數據較多,測量人員的工作較 多,測量時很容易出現某些測量方法混用的情況。例如:利用水準儀測量 高程時,若中間某個點的數據錯誤,則會導致后續測量的很多數據錯誤。 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很多情況下要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來消除誤差。 但是測量任務很大,很多技術人員測量時都忽視了直接測量,? 導致在測 量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 )井下測量方位判斷失誤。測 量的人員在判斷煤礦井下測量的方位時需要通過傾斜角以及水平角進行判 斷,之后需要推算標定角與本站方位角,如果出現了計算問題,并且沒有 及時地進行檢查,就會導致所推算的標定角與本站方位角出現極大的誤 差,如果在升井工作未檢查角度,有可能會導致引發大型的安全事故。例 如,在測定過程中,原來測定側長的人,誤讀 22 位側長為 43.278m ,比 新設計道路的位置高出 5m ,但在整體測量的過程中,測量員不重視相關 內容,之后沒有重試,所以必須穿過氣門。( 3 )現場測量人員用錯導線 點。由于前視人員、后視人員或儀器操作人員不小心用錯了導線點,造成 測量數據錯誤。如礦測量人員在測導線時,后視者把后視點掛錯,上井后 計算導線,發現迎頭點的方位比施工標定的方位大了 2°50',以為施工時 給錯了方向,第二天重新觀測了這段導線,發現此站的觀測角錯了,現場 仔細找了原因,原來距此后視點前0.7m的一架棚子上還有一個以前用的 測點,所掛線繩已舊,后視人員到此后不問清楚就把那個以前用的測點 掛上,導致導線測量錯誤。( 4 )井下儀器攜帶與使用問題。在井下測量 時,相關測量人員在攜帶測量儀器過程中,如果遇撞擊等動作幅度過大, 則儀器的使用性能極有可能由于震動受到重大影響。為此,測量人員在井 下攜帶儀器測量時,不要進行類似于奔跑等幅度較大的工作,? 對儀器要 輕拿輕放。( 5 )不夠齊全的原始數據與工具準備。在煤礦井下進行測量 時,相關測量人員極易出現工具和原始數據準備不齊全的情況,極易導致 重復測量,費工費時, 嚴重延誤了施工進度。
3 預防測量錯誤的措施分析
3.1? 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
在井下測量時,為了保證數據錯誤不會傳遞,應該盡量使測量數據相 互獨立。即在進行測量時,下組測量數據不是以該組測量數據為基準進行 測量。這樣,即使發生了測量錯誤,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測量錯誤帶來的 影響。與此同時,應該盡可能測量更多的數據,并對測量中偏離較大的數 據采用手動的方法進行消除。考慮到井下測量的任務比較繁重,進行數據 測量時至少要 3 個人一組。一個人負責安放儀器,一個人負責操作儀器, 一個人負責記錄數據。記錄數據時,一定要反復確認測量使用的方法,待 測定結果可行時方可記錄。此外,在選擇測量人員時,一定要選擇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現場測量經驗的技術人員。技術員不僅要熟悉測量的基本原 理,還應該熟悉所使用設備的基本功能。
3.2? 確定好井下測量方位
需要測量人員能夠做好測量的計算工作,并且提升,對測量的準 確度,從而確定好標定角與本站方位角,減少出現測量的誤差,用時需 要使用專業的儀器,需要確保在儀器到位并且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展開測 量,同時為了確保測量數據的及時性,需要即可對其進行計算,最快速 度地完成定位,并且需要確保測量與計算的準確性,從而為施工提供更 加準確的參數。
3.3? 使用先進儀器
全球定位系統( GPS )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能實現精確且有效定位。 其應用原理主要體現在:根據已知位置的衛星和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 便可以將瞬間坐標確定出來,據此便可準確定位觀測點。現階段,在各個 測繪領域中GPS技術已經獲得了較為普遍的應用。為確保煤礦井下測量的 準確性,積極引入該技術,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可以利用該技術準確的定 位和查找樁點,誤差一般控制在10~ 15m。此技術可以實現對各種情況的 有效轉,如精確位置、施工路線、難點區域的現場和衛星照片、樁間的距 離等,在衛星地圖中準確輸入,在 GPS 導航和可視化現場勘測技術的幫助 下,可以為礦井準確測量提供充足保障。
3.4? 加強調查者的專業技能水平
由于調查人員的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著調查工作的開發質量,因此測量 人員的專業訓練應得到增強,以提高調查能力,包括設備的平整、讀取、 線喂食方法、整體讀取方法、水平供水井不規則時的推論。此外,由于地 下調查環境差,會對調查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測定精度。因此,在能 力訓練中,測量員應該被行政許可到地下練習,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 實際測量工作中,使用和記錄儀器的人員必須監督和提醒對方,并完成記 錄。如果車行道的方位角與實際方位角之間有30個以上的“不一致”,測 量點基本上位于道路的同一位置,則需要重新考慮水平角度。在最終的校 準中,設備的用戶和記錄器交換作業,校準前需要確認沒有問題。如果發 現校準方向與實際道路不同,則在執行校準之前,必須再次檢查并記錄, 以確保方向一致;計程儀后,測量員必須全面檢查原始查詢密碼并計算坐 標,發生錯誤時,立即計程儀定進行修正以防止測量錯誤。
3.5? 強化檢查,避免測量點誤用
煤礦井下的測量工作要求很高,需要測量人員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技 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預防造成錯誤的各類因素。以測點誤用為例,在實 際測量過程中需要去掉周邊沒有價值的符號與記號,然后再進行標記,從 而有效避免對測量點的錯誤利用。在正式測量之前,非常有必要將導線點 指示給儀器測量操作者,測量人員同樣需要對后視員進行指示,避免誤用 測試點。
綜上所述,煤礦井下測量對煤礦的生產與建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一 項綜合性的技術,煤礦井下測量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受到諸多 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誤差的出現,影響礦井安全生產。因此,針對煤礦 井下測量中的常見錯誤,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方法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劉景兵.煤礦井下測量常見錯誤及預防措施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 與質量,2020(1):74-75.
[2]李勝.煤礦井下測量常見問題與預防[J].技術與市場,2017,(4):149-150.
[3]嚴平.煤礦井下測量常見錯誤及預防方法分析[J].當代化工研究,2019, (3):76-77.
355150190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