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君 榮明

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在省委文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讓宋韻文化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成為展示“重要窗口”的獨特韻味。活化或者應用宋韻文化元素,不應僅僅在靜態展示或者資料研究,更要將有生命力的宋韻文化融合在城市發展肌理中。近期《寧波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提出以“建設新時代文化高地和現代化濱海旅游名城”為新發展目標,重點構筑“一帶三區”空間布局,建設“六大板塊”,穿珠成線,連片成面,形成寧波文化旅游發展新格局。基于此,筆者認為,宜從空間、活動、智能化等多維角度,建立起宋代寧波與當代民眾的認知聯結,產生情緒碰撞,觸發其真正的時代價值。
主題內容時尚傳播,實現沉浸式傳承。去年12月,寧波高校學子身著宋代服飾,在海曙舉辦了一次保國寺大殿梁架模型和斗拱模型拆解組裝DIY活動,深受參觀民眾好評。對于八百年前的宋韻文化,民眾還存在距離感和陌生感,但是通過參與一系列活動和媒介傳播,就能讓民眾對很多生活元素產生“原來它來自宋代”的感知。既要區分不同背景客群或者不同特性社群,做精準性宣傳,也要充分運用各類青少年喜愛的活動形式,以及主流媒體和B站、抖音、快手、視頻號等新媒體,將寧波宋韻史實、名家軼事或者《三字經》等成熟標簽融入活動內容,寓教于樂,寓學于動。同時積極開發體現宋韻文化的文創產品、伴手禮、文具套裝等,吸引民眾、游客走進宋韻景區,帶著有趣的“宋禮”滿載而歸。
增強區域空間聯動,滿足沉浸式體驗。成功的人文景觀能將歷史元素、自然風光和藝術創作有機融合在一起。今年1月開通的北京地鐵8號線采用國風設計,再現北京古都風韻。江蘇高速服務區突出江南文化元素,經過幾年已發展成百億級規模的商業消費市場。其中蘇州陽澄湖服務區改建融合枕水古街、蘇式園林等元素,淹城服務區主打春秋文化元素,茅山服務區融入道家養生文化等。因此,寧波宜充分發揮城市空間設計創新思維,結合口袋公園、城市書房、百姓健身房、公交站點等公共服務功能,進行宋韻文化特色展示。其中,可以在王安石、吳潛先后治水的東錢湖周邊打造“宋韻文化街區”,統籌已有的石刻區、下水村、韓嶺老街、王安石公園、陶公山等景點,建成南宋文化風景生態區。或者,與周邊環境有機融合,形成宋韻天然群落。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造沉浸式場景。從去年河南衛視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帶火河南博物院,到今年元旦江蘇衛視跨年晚會邀請二次元虛擬歌手獻唱和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復活”已故著名歌手在臺上對唱互動,B站跨年晚會使用“平行時空”概念讓網絡觀眾選擇一個時空進入不同版本節目場景,都使用了酷炫數字技術和唯美文藝國風。目前文旅行業的數字化也逐步實現由智慧景區管理向虛擬景區內容模式的轉型,通過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打破線下物理空間限制,讓廣大民眾參與創造屬于自己的“虛擬宋韻寧波空間”。2021年,老外灘上演寧波首個實景沉浸式表演,方特“東方欲曉”打造沉浸式紅色主題旅游,溪口武嶺坊打造沉浸式旅游度假區等,各有側重,初見成效,為打造深度沉浸式“數字宋韻”提供了參考。寧波可借助數字化手段,使南宋詞人吳文英、陳允平的詩詞吟唱,南宋書壇首要人物張即之的書法筆墨,宋代蹴鞠馬球和龍舟競渡等得以展現。既要細致深挖宋韻歷史底蘊,也要摸索不同數字技術的投入產出和效果配比,切實對應不同城鄉景區特點,穿珠成鏈,點光聚星,為廣大民眾呈現出流光溢彩且簡約持久的宋韻視覺盛宴。■
jscpu2022032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