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伙
【摘要】優質教育需要由高品質學校來落實并體現,辦好高品質學校實現優質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基本需求,更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肩負的崇高而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優秀校長引領,樹立明確而堅定的質量發展觀,打造一個優秀教育團隊,堅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以學生為根本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過程,才能建設成先進教學思想與教育理念引領,全面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個性特點和個人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原、重視學生個體發展,并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力的高品質教育。
【關鍵詞】鄉村小學;優質教育;高品質學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魯迅先生說,教育是“造成人民,為國柱石”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說:“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目前,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相比,無論是設施設備、師資力量,還是教育教學理念的踐行、學生家長的素質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打造高品質的鄉村小學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何為高質量教育
筆者認為,所謂高質量教育必須是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引導下,由教師為每一位學生所創造的既思想高尚、文化進步、設施精美、教學方式科學、過程充實和諧、質量上乘,又全面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個性特點和個人需要,從而有利于學生發展,并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力,得到該校主管和同行、各界普遍認同、較高評價的教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原、重視學生個體發展的教育。
二、制約鄉村小學高品質教育發展的因素
1.師資力量不強
鄉村小學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教師能力不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師資專業的構成不均衡。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師雖然存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但還能通過再培訓基本滿足需求;而思想品德、綜合實踐、信息技術、音樂、體育、藝術教育等學科教師缺口卻特別大,甚至有些學校基本沒有,只能由語文、數學教師兼任,嚴重制約著這些課程的正常開課。這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會影響語、數、英的教學效果。
(2)學校條件差。鄉村小學在生源質量、校園環境、教學設施設備、教師自身發展平臺、生活環境等方面相對比較差,很難吸引優秀教師來任教,學校的教科研能力很難適應新時代的教育要求。
(3)教育教學觀念的滯后。鄉村小學的教師年齡結構比例普遍偏大,有不少教師因為年紀偏大,一直習慣于過去的教學方式,對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技能難以接納,課堂教學一如以往,教育教學效益不高。
2.教育教學研究力量薄弱
由于受當時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大部分優秀教師都不愿到鄉村小學任教,造成鄉村小學由于學校管理水平不高、教師教科研能力低而導致的學校教育教學研究力量薄弱。尤其是在課題科研和校本教研等方面,由于沒有名師的帶動,教師欠缺科研意識,科研活動不能扎實有序開展,教育教學收效甚微,從而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3.師生交流互動少
鄉村小學教師由于可使用的教育教學資源相對較少,能展現能力、體現自身教師價值的平臺少。因此,鄉村小學部分教師缺乏奉獻精神,存在職業懈怠,每天“應付式”地上幾節課,根本不關心學生,更說不上什么交流和互動。這樣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嗎?
4.管理效能不高
俗語說:“向管理要效益。”沒有高效的管理何來優良的工作效益?但由于鄉村小學普遍存在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學校領導干部和教師的日常課時工作量大,且學校領導干部忙于各項政務工作和教學業務,抓教學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校園管理規章制度落實不嚴,缺乏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因而難以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教師由于課時量大,很難有較多的專注教研時間;課堂教學質量不高,教師也很難提升專業技能。這些都嚴重制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5.家庭教育效果低
相對于城鎮的家長,農村學生的家長由于家庭經濟、自身的知識認識水平、區域社會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加上家庭教育知識技能低,從而導致自身不能很好地擔負起家庭教育職責。
三、鄉村小學如何打造高品質的教育
1.樹立明確而堅定的質量發展觀。高品質學校必然有明確而堅定的質量發展觀。其包括了學校里的“人”——學生和教師的智育、德育和體育的高質量發展。對于鄉村小學教育來說,更加需要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基礎,從啟蒙教育抓起,積極浸染人生底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育智更重育德;要堅定確立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素質,為每一位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質量發展觀。同時,還要以人為本,在尊重學生生命價值的同時,關注教師的發展和成長,在學校里形成師生共同促進、教學相長的良好教育生態環境。
2.高品質學校需要一個優秀校長。高品質學校校長是教師的老師,他應當是所在學校中最有才能的人之一,他更應當是一位有高尚道德情操并富有個人格魅力的人。因此,高品質教育應該由具有以下品質的優秀校長領導:一是具備卓越的管理決策能力:要勇于探索、善于總結辦校實踐中的成敗得失,逐步建立一種有效的、合理的教學指導思想和管理理念,從而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辦學風格;并在學校發展中不但能夠指導正確決策,更能創新策略,從而使學校的管理決策獲得預期效益。二是注重學習:一名出色的校長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時俱進地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及時學習掌握教育前沿的知識技能和動態。尤其要在教育心理學、自身專業知識技能、現代高科技、馬克思主義哲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方面加強學習,學以致用,促進學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三是嫻熟運用領導藝術和善于溝通協調:學校教育既是科學,也是哲學;學校管理既是技術,也是藝術。校長的領導藝術,是其思想、智慧、能力、個性、情商、膽略等綜合素質的具體表現,也是校長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解決學校教育管理和教學研究中的現實問題,促進學校良性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也是優秀校長所應該具備的教育品質,與上溝通能準確把握最新的教育動態,與下溝通能及時掌握師生的動態并做出科學的決策。同時,一名優秀的校長還必須深入教學第一線,經常聽課觀課研課,才能真切及時掌握教學的最新動態,了解師生的教與學需求,獲得教學的發言權、指揮權,從而有效地引領教學質量提升。
3.高品質學校需要一個優秀團隊。高品質學校需要有一個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的優秀教師隊伍。一所學校如果沒有以優秀校長名校長為頭雁的優秀教師團隊,很難打造成為一所高品質學校。因此,高品質學校里必然有一個優秀教師團隊。要建設優秀的學校管理團隊和教師團隊,重在校長要發揮黨組織在一切工作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帶領全校教職工學習、傳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優秀作風和奮斗精神;重在校長要事事身先士卒,以身示范,注重精神引領文化熏陶;重在努力培養多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重在學校要建立正確的價值與制度導向,形成人人負責任敢擔當、善團結干好事的良性氛圍;重在學校建立公平正義的價值體系;重在學校能激發校園里每一個人成長發展、干事創新的潛能并創設讓其向社會展現自身價值的平臺。
4.高品質學校需要以學生為根本。高品質小學是真正將每一個未成年人作為“人”來看待的學校,是實實在在圍繞“讓少年兒童站在學校的正中央”開展教育教學的學校。高品質教育承認并充分重視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個性特點和個人需要,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看作是學校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學校的使命和職責。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將學生當成健全的、發展中的人來對待,并著力于把科學技術教學和人文素養教育有機地融合,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審美教育來喚醒人的整體性意識。要大力鼓勵教師對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尊重、引領、滋潤學生的心靈;要從實際出發,因人因事而異,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教學,切實做到因材施教;要通過多激勵、善啟發、會引導,常表揚,積極開展分層教學和輔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吃到、吃飽、吃好,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并以一次次享受勝利的喜悅來鼓舞他們的學習熱情。以學生為本,想學生所想,解學生疑難,助學生發展,這樣才能讓學生樂于求知,熱愛學習,全面發展,一步一步成長為健全的、幸福的人。
5.高品質學校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立學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品德是學校育人之魂,建設高品質學校首先要將立德樹人思想貫徹落實到學校全方位工作中。小學生更傾向于“親其師,信其道,學其行”。因而,立德樹人必須先立師德才能更有效地造生德,才能達到育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學校一定要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要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要廣泛宣傳、學習各級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更要挖掘和學習校內師德高尚的領導和教師年復一年言傳身教、以身示范的優秀品行,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德育隊伍。同時要構建起在社會主義優秀的道德思想和現代德育理念引導下的校本化道德課程體系;要大力傳播、踐行中華優良傳統美德,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節慶活動等重大時間節點開展德育活動教育;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校園日常教育教學中不斷鼓勵、提醒、督促學生注意道德修養;更加需要創新德育載體,豐富學生的德育實踐和德育體驗,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知和成長。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