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益東 趙小花 張玉玲 徐燕燕
摘要:目的:探討穴位貼敷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的療效及護理。方法:將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80例心力衰竭便秘患者,雙盲隨機法分二組。兩組均給予穴位貼敷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便秘癥狀積分、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結果:研究組心理狀況、便秘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力衰竭便秘患者實施穴位貼敷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同時給予針對性護理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緩解便秘,縮短住院時間,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穴位貼敷;耳穴貼壓治療;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療效;護理
心力衰竭患者長期臥床,自主控制能力喪失,胃腸道蠕動功能減退,是臨床治療的重點。與此同時,清醒的病人也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導致神經失調。以上因素均易導致便秘[1-2]。本研究探析了穴位貼敷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的療效及護理,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80例心力衰竭便秘患者,雙盲隨機法分二組。每組例數40。其中研究組年齡34-77歲,平均(59.46±2.41)歲。2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對照組年齡34-78歲,平均(59.56±2.45)歲。24例男患者,16例女患者。兩組一般資料統計P>0.05。
1.2方法
(1)穴位貼敷。穴位貼敷:丁香,肉桂,青皮,大黃各20g,冰片10g,用溫水調成面團狀,清潔皮膚后,置在肚臍上,用保鮮膜覆蓋,上壓小布塊,并用醫用膠布固定,防止藥物蒸發和移位,每日更換,治療 2日后,休息 1 日,重復以上操作,共敷藥 14 天。
(2)耳穴貼壓。耳穴埋豆選取耳穴:主穴:大腸、直腸、三焦、交感、皮質下,配穴:伴腹脹胸滿、氣串頂脹、心煩者,加肝;氣短、肢體乏力者,加脾;惡心、噯氣者,加胃[10]。用75%的酒精常規消毒耳部后,左手輕提耳廓邊緣,右手持探針進行耳穴敏感點定位,同時詢問病人有無熱、麻、脹、痛的“得氣”感覺,確定穴位,做好標記,即留下壓痕,將王不留行籽貼敷在壓痕上,指導患者進行手指按壓刺激,每天按壓3—4 次,每穴每次按壓 40~60 s[,每次按壓局部應感到脹、麻、熱、痛為宜,雙耳輪換進行,兩耳交替治療。貼敷 48小時后取下,休息 1 天,換對側耳穴進行,共治療 14 天。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1)日常生活規律,注重與生活方式相結合,提供適宜的環境:提供私密的環境和充足的空間。(2)飲食指南:合理飲食,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其中以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食品是麩皮、果蔬、燕麥玉米、大豆果膠等。大量飲水,每日允許攝入1500~2000毫升。不要吃過多的油炸、生冷、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3)鼓勵病人適當運動:平時多做運動,避免久坐,增強腹肌力量,促進氣血循環,早晚飯后有質量步行30-60分鐘。(4)指導病人養成有規律排便的習慣,即使沒有大便感覺也要按時上廁所。合理選擇適當的排便姿勢:蹲式有助于腹部肌肉收縮,增加腹內壓力,促進排便。對于需絕對臥床或部分病人術前應進行有計劃的床上排便訓練。(5)急性皮膚損傷,體內濕熱,有嚴重皮膚病,過敏體質或局部皮膚瘙癢,潰瘍,破損者不宜粘貼。如在使用后短時間內有局部瘙癢、熱痛感覺,需要取下貼敷藥物。(6)做好病人的心理工作,向病人及其家屬解釋治療的方法、目的、效果和注意事項,增強治療信心,保持情緒的放松。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SAS焦慮評分,20-80分,越低越好)、便秘癥狀積分(0-3分,越低越好)、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SPSS23.0軟件中,計數行x2統計,計量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心理狀況、便秘癥狀積分
護理前兩組心理狀況、便秘癥狀積分比較,P>0.05,護理后兩組均顯著降低,而其中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是97.50%,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是77.50%。
2.3住院時間
研究組住院時間6.24±1.56d短于對照組8.12±1.27d,P<0.05。
3討論
中醫學認為,便秘是胃氣不和、胃腸熱引起的[3]。耳穴貼壓是中醫常用手法之一,對于預防便秘有重要意義。近代醫學證明,人耳與身體各部分之間有一種生理聯系。耳穴貼壓,既可促進胃腸分泌功能,又可刺激胃腸道蠕動[4],王不留行籽對胃腸粘膜的刺激性較小,其刺激性也較小,其刺激性也較小。在經穴刺激法中,運用一定的藥物通過經絡傳導,刺激機體的生理機能,產生不同的刺激與協同效應,從而達到治療效果。而穴位貼敷中,大腸、直腸、三焦、交感、皮質下聯合應用,具有調理氣血,調節腸胃等作用,輔以藥物可促進皮膚組織的吸收,通過皮膚給予藥物,避免肝臟和各種消化酶對藥物成分的分解和破壞,使藥物保留更多有效成分,同時避免不良刺激胃腸道。多藥組合,可提高通便作用。在治療的基礎上,輔以針對性護理,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并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從而更好改善便秘癥狀[5]。
綜上所述,心力衰竭便秘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緩解便秘,縮短住院時間,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楊婷,鄒玉婷.耳穴壓豆聯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05):119-120+123.
[2]王文芳,馬卓君.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耳穴貼壓法對腦卒中后失眠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20,27(24):30-31.
[3]徐艷萍.耳穴埋豆聯合復方大黃通便貼穴位貼敷治療老年便秘41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0,27(06):977-978.
[4]戴敏.中藥穴位貼敷聯合耳穴壓豆治療老年性便秘30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0,27(01):117-119.
[5]熊禎,蔡飛燕,李興妍.耳穴壓豆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各型便秘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2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