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天皇的命令后,松井石根開始查閱有關《楓橋夜泊》詩碑的歷史記載。隨著他對《楓橋夜泊》詩碑研究的不斷深入,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原來,據野史記載,關于詩碑詛咒的傳說確實存在,而且,這個詛咒竟然是唐武宗設下的。
日寇的算盤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消息傳到蘇州后,當時盤踞在那里的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日本陸軍大將,皇道派將領,甲級戰犯,駐扎中國多年的中國通,南京大屠殺的主要責任人)興奮不已。他馬不停蹄趕到寒山寺,在《楓橋夜泊》詩碑前合影,這塊詩碑是由清代著名學者俞樾(章太炎的老師)手書的。
松井知道裕仁天皇很是喜歡《楓橋夜泊》一詩,便將自己和詩碑的合影寄給了裕仁。裕仁看到照片后,十分羨慕,表示自己也想一睹寒山寺詩碑的真容。當然,天皇去中國是不太可能的。于是為討天皇歡心,日軍參謀次長多田駿建議道:“陛下想看詩碑,這好辦,讓松井把它從蘇州運過來不就行了?”天皇聽聞此言大喜,立即發電報讓松井把詩碑運到日本。
松井接到天皇的命令后猶豫不決,他明白,這塊詩碑在蘇州乃至中國民眾心中的地位和意義不同尋常,如果強行掠奪,恐怕行不通。怎么辦?松井思前想后,找來了大阪朝日新聞社隨軍記者長谷川信彥,和他商議如何“巧取”詩碑。
經過一番密謀,詭計出籠:他們在《蘇州新報》上發表了一則消息,以大阪朝日新聞社要舉辦東亞建設博覽會的名義,將寒山寺詩碑運至大阪陳列。隨后,松井命部下特高課(“特別高等警察課”的縮寫,日軍間諜機構)課長小丘策劃了一個“天衣行動”,組織精干特工喬裝成海盜,隨時待命,另派干練特工在日本本土博覽會結束時對《楓橋夜泊》詩碑進行調包,用假碑換下真碑。待運碑船啟程返回途中,由待命的“海盜”發動襲擊,使運碑船和假碑同沉大海,而真碑則被留在日本。
果不出松井所料,刊登在《蘇州新報》上的有關詩碑的消息一經報道,就引發了中國民眾的軒然大波。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詩碑只要離開蘇州,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寒山寺住持靜如法師看到報道后心急如焚,為不使國寶流失海外,他邀請蘇州石刻大師錢榮初到寺。靜如給錢榮初20根金條,請其刻一假碑,以瞞日寇。錢榮初一聽當即答應,并表示保護國寶人人有責,不用給錢,自己一文也不收。
為趕在日軍搬運詩碑之前將真碑救下,錢榮初白加夜連軸轉,用了兩天時間將《楓橋夜泊》詩碑仿刻成功。不想,就在這時,他卻被大漢奸梁鴻志的遠房表弟、特務頭目朱君仁盯上了。原來,梁鴻志為向日本人邀寵,怕詩碑被人掉包,便派朱君仁密切監視寒山寺。錢榮初仿刻詩碑之舉被朱君仁看得一清二楚,隨即將這一消息轉告給了梁鴻志。
梁鴻志得到消息后,派特務突襲寒山寺,找到了仿碑并運到南京。他向松井獻媚,建議日軍悄悄將蘇州寒山寺內的《楓橋夜泊》詩碑用商船運往日本。與此同時,將錢榮初刻制的仿碑當成真碑在南京總統府內展出,這樣可保真碑順利抵達日本,萬無一失。
然而松井卻認為,梁鴻志此舉是想在天皇面前邀功,于是他否決了這一計劃,轉而命令小丘提前執行“天衣行動”。
石刻大師殞命
可是,就在“天衣行動”啟動的前一天,一樁詭異的命案發生了。
1939年3月20日早晨,一批到寒山寺進早香的香客在山門外發現了一具尸體。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蘇州城。隨即,日軍大批軍警趕到現場,封鎖了寒山寺。經核實,尸體身份確定了,竟然是仿刻詩碑的錢榮初。
松井聽到消息后,立即命令日本憲兵隊將尸體運回,并讓法醫對死者進行驗尸。法醫發現死者上衣口袋內有張紙條,就轉交給松井查閱。
松井打開紙條一看,頓時面如土色,原來這張紙條用鮮血赫然寫著:“刻碑、褻碑者死!吾忘祖訓,合(活該)遭橫事!”
這話什么意思?這分明是一個詛咒:無論是誰、無論是何原因,只要敢打詩碑的主意,就不會善終。看到紙條,松井驚出一身冷汗。但松井還是很疑惑,這個紙條真是錢榮初死前所寫?還是有人殺死他后,將預先準備好的紙條放入了他的上衣口袋?如果真是他死前所寫,那這個詛咒就太可怕了,“天衣行動”就不能再執行了。
松井石根立即放下軍務,一頭扎進書中,查閱有關《楓橋夜泊》詩碑的歷史記載。隨著他對《楓橋夜泊》詩碑研究的不斷深入,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原來,據野史記載,關于詩碑詛咒的傳說確實存在。而且,這個詛咒竟然是唐朝皇帝唐武宗設下的。
流傳千年的詛咒
相傳,唐武宗李炎酷愛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迷信長生的他在死前一個月,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呂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塊《楓橋夜泊》詩碑,并表示自己升天之時,要將此詩碑一同帶走。唐武宗臨終前還頒布遺旨:《楓橋夜泊》詩碑只有朕可勒石賞析,后人不可與朕齊福,若有亂臣賊子擅刻詩碑,必遭天譴,萬劫不復。
雖然這只是傳說,但也并非空穴來風。經查證,相對于帝王之家而言,《楓橋夜泊》詩碑在民間始刻于北宋,作者為翰林院大學士、郇國公王珪。王珪自刻碑后,家中連遭變故,王珪本人也暴病而亡。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的作者便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大家、號稱“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詩碑“玉成”不久,文徵明亦身染重疾,突然辭世。清代大學者俞樾是第三塊《楓橋夜泊》詩碑的作者,當時的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時,請俞樾手書了這塊石碑。俞樾作書后數十天,便溘然長逝了……
錢榮初的暴斃和相關史料的記載讓松井得出一個結論:此碑烙上了千年的詛咒,只配帝王把玩和擁有。日本天皇雖也是一朝天子,但畢竟是異國之君,萬一天皇看到詩碑后被詛咒纏身,那該如何是好?
松井越想越怕,他怕盜奪詩碑的行動會“妨主妨己”,遂將“悟”出的道理電呈裕仁天皇。裕仁經反復權衡,也只好打消了一睹詩碑真容的念頭。
(澎湃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