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時刻·新時代新傳奇新風采——“喜迎建黨100周年”征文節選
我生于1934年9月,一個月后紅軍開始了偉大的長征。我一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里度過的,從記事起,至今都被黨的偉大功績感動著。我就自己的親身經歷講些實事。
我在讀小學時(大約1945年前后),學校來了兩個外省口音的老師,思想十分進步。他們經常給我們講日本鬼子的殘暴罪行,講當亡國奴的恥辱,講如何愛國,講如何為拯救祖國而戰。兩位老師在同學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抵御外辱、熱愛祖國的種子。于是,同學們邀約著到鐵匠鋪買了匕首,想要加入游擊隊為抗日戰爭獻上自己的綿薄之力。再后來,抗戰勝利的消息傳來,同學們紛紛歡呼雀躍。
抗日戰爭的勝利改寫了中華民族近代歷史上被列強蹂躪的屈辱歷史,讓中國人得以揚眉吐氣。但是為了這一天,我們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浴血奮戰14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幾千萬同胞傷亡……這些悲慘的國家記憶,深深銘刻在我們的血肉里。
我17歲就參加了工作,并主動申請到條件艱苦的貴州羅甸縣當教師。由于我積極追求進步,勤奮工作,在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4年,我進入省師范學校進修。1956年,我畢業回校工作。1958年,我因工作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小學校長。
多年來,我扎根小學教育事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忘我工作。
當時的區委書記叫王昌全,在動亂年代和我一樣被錯誤批斗。王書記平反復職后,交代區委組織委員宋少華同志,他說:“余興舟沒有什么錯誤,在學校工作表現很好,對教育工作是有貢獻的,這樣的同志要加以保護。”就這樣,我也復職了,繼續負責領導學校工作。這讓我非常感動,更加竭盡全力地積極工作。我還從當地特色出發,創辦了林業職業學校,培養專業人才。
改革開放后,黨對我更加關懷和重視。我先是調職到區一所高中工作幾年,由于表現突出,之后我被調職到縣里一所直屬中學。我到這所學校后,重視做“人”的工作,充分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著力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兩年時間,在全縣統考中,我校成績一躍成為全縣第一。我在這兩所學校工作期間,家長對學校的舉措都非常支持,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為改善辦學條件,在當時教育經費不太充裕的情況下,我發動群眾集資,再加上當地政府出資、上級教育部門撥款,三方相結合,修建了幾棟新的教學大樓。后來,我還當上了縣政協委員。這一樁樁、一件件能不讓我深受感動嗎?
如今,我退休已二十多年了,每月退休工資八九千。兒女們個個有工作,孫輩們個個有出息,都上了大學,獲得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這些都是黨領導我們國家蓬勃發展帶來的啊!我深深地感恩中國共產黨,我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
(貴州 余興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