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雯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 湖南省長沙市 410000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由于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心臟結構以及功能發生改變,主要包括主動脈擴張、主動脈彈性減退、左室肥厚、左房增大等[1]。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心功能處于代償期,患者僅表現高血壓病相關癥狀,如心功能處于失代償期,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勞力性呼吸困難或端坐呼吸困難等癥狀,容易出現急性左心衰,久病引起右心衰竭,最終可發展為全心衰竭,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2-4]。近年來,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相對于心電圖檢查有顯著優勢[5]。本研究探討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與心電圖在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旨在進一步明確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明確診斷為高血壓性心臟病8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36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55.2±5.8)歲;高血壓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6±1.7)年;高血壓1級35例,高血壓2級29例,高血壓3級18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腦血管疾病9例;臨床癥狀以胸悶、胸痛為主,其中心律失常26例、穩定型心絞痛17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2例。所有患者符合《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6]中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標準;所有受試者均進行心電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的方法及目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缺血性、瓣膜性、炎癥性、擴張性和酒精性心臟病等其它心臟疾病者;合并嚴重肝、腎、肺等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疾病或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病例資料不全,影響結果分析者。
彩色多普勒超聲 設備使用飛利浦公司的EPIQ 7C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參數設置為探頭頻率2~4 MHz,選擇側臥體位,然后把患者胸前相關部位都充分的暴露出來,再將耦合劑有效的涂抹好實施常規探查操作,記錄測得的左右心室及心房內徑、主動脈及肺動脈內徑、左心室及室間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數、瓣膜左右徑、心率等系列參數。
心電圖 選擇ECG 2203B 心電圖機(購自上海三崴醫療)24 h動態監測,讓患者選擇平臥體位,酒精擦拭后,將導聯心電儀全都連接好,對其心臟活動予以監測并記錄。
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標準[7]心臟彩超診斷標準:左房增大(內徑>40 mm)、左室肥厚(室間隔或左室壁絕對厚度>12 mm)、左室增大(男性>55 mm、女性>50 mm)、主動脈擴張(>38 mm)等均視為陽性。心電圖診斷標準:心電圖提示左房肥大(PⅡ出現雙峰、PⅡ時間常>0.11 s、峰距>0.04 s;Pv1負向波>0.04 s、深>0.10 mV;P波與P-R寬度之比>1.6,符合上述1項或多項即可診斷)、左室肥厚(女性SV1+RV5>3.5 mV、男性SV1+RV5>4 mV),并觀察心律失常情況,包括早搏、心房顫動、陣發性心動過速等。
檢查結果相關評價工作 檢查獲得的所有結果分別安排2名資深級別的心電圖、心臟彩超醫師復審,最終得出一致性的復審結果。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資料以頻數(%)表示,率的比較采用檢驗或校正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有意義。
8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中,采用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左房增大35例、左室肥厚43例、左室增大26例、主動脈擴張40例、心律失常5例(均為早搏)。心電圖檢查發現左房增大10例、左室肥厚19例、左室增大13例、主動脈擴張3例、心律失常47例,心律失常患者中早搏16例、陣發性心動過速23例、心房顫動8例。心臟彩超對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左室增大、主動脈擴張的檢出率均高于心電圖(P<0.05),心律失常檢出率低于心電圖(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法檢查結果比較[例(%)]
8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陽性者59例,心電圖診斷陽性者47例,二者聯合診斷陽性者74例,聯合診斷及心臟彩超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單獨心電圖檢查(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聯合診斷及單獨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陽性率比較
高血壓性心臟病,具有高發病率、早期臨床癥狀不典型、容易漏診等特征[8]。同時,由于患者血壓控制不良、長期處于較高狀態,增加左心室負荷,引起心臟功能改變,臨床可表現為胸悶、心悸、胸痛等癥狀,到疾病后期出現左心房、左心室、二尖瓣、主動脈瓣等結構改變,致使心臟發生不可逆性損傷,最終發展為心力衰竭[8-9]。因此,早期診斷有利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防治。目前,臨床多采用心電圖及心臟超聲進行檢查。心電圖檢查費用低、操作簡單,能快速記錄心動周期的電活動變化,在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時可呈現出心律失常、左室高電壓、ST-T改變、P波或R波異常等特征,但診斷時容易出現漏診[10]。心臟超聲具有無創、操作簡單、費用偏低等特點,能清晰的顯示患者心臟斷面,且能連續觀察,對心臟的結構及功能評估較為準確[11]。
本研究結果顯示,8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陽性者59例(72.0%),心電圖診斷陽性者47例(57.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二者聯合診斷陽性率90.2%(74/82例),高于單獨彩色多普勒超聲及心電圖診斷陽性率(P<0.05),提示二者聯合使用可明顯提高診斷率。同時,心臟彩超在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左室增大、主動脈擴張等方面檢出率明顯高于心電圖,但對于心律失常的檢出率低于心電圖,提示心臟彩超對心臟結構的變化較為敏感,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快速有效,與江娟[12]報道基本一致。任軍勇等[13]研究表明,心臟彩超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檢出率75.00%高于對照組的60.00%(P<0.05),二者聯合使用可提高診斷率至90.00%,證實心臟彩超對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斷價值優于心電圖,二者聯合使用更優,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有研究顯示高血壓性心臟病單獨采用心臟彩超檢出率達90%以上,心電圖檢出率達70%以上[14-15],可能與納入的樣本量、儀器的差異性及醫務人員知識的差異性有關。
綜上所述,高血壓性心臟病臨床常采用心臟彩超、心電圖檢查,兩者聯合使用,可提高臨床診斷率,減少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