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發展探索——評《農村金融理論與實踐》

《農村金融理論與實踐》
作者:謝志忠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195215
新時期,農村金融發展結構在整體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情形中迎來全新變化,各種創新性資產證券化機制更是層出不窮,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規模持續壯大,有力推動了農村金融的前進式發展,為提升農村發展可持續性創建了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由此可看出,全面研究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具體發展情況,對推動國家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的良性發展有重要現實意義。所以,本文將結合謝志忠編著的《農村金融理論與實踐》,全方位、多層次地探索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在新時期的具體實踐過程,并以此為理論依據思考強化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發展效率的可行性路徑。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的《農村金融理論與實踐》,作為21世紀經濟與管理專業所采用精編教材,因其在具體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擁有極大實踐教學價值,尤其是該書作者還是長期致力于農村金融教學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等行業領域的專業科研人員,對農村金融發展有深刻研究,所以,此書專業性與可讀性極佳。本書分別從農村金融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兩方面出發,將全書分為理論與研究實踐兩大部分:理論篇在簡要概述農村金融基本知識理論基礎上,較為全面地介紹了農村金融服務系統發展近況和趨勢,現代農村金融機構功能的全新定位與強化其實踐運行效率的路徑,農村金融監督、管理制度體系發展等內容,讓讀者能充分了解并掌握農村金融相關知識理論;研究實踐篇則是通過八個章節詳述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股份制改革專題,相關農村金融產品的開發與創新,農民信貸和融資供求問題,農村信用社經營效率增長機理、風險管理系統建設,土地金融制度建設及產業化融資風投控制等,益于深化人們理論實踐能力,進而為其繼續深入探索農村金融機構資產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農村金融機構作為支撐國家眾多三農政策得以貫徹實行的重要因素,其發展規模在農村社會整體金融經濟體系中有深遠影響,既利于國家針對農村經濟發展實行專業金融機制,也可輔助農村微小型企業開展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金融經濟活動,以促使企業獲得最大化利益,對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有重要意義。首先,極大地增加了農村信貸資金儲備量,可有效滿足農村發展現代化金融行業的需求。面臨諸多創新創業機會,農村民眾與微小型企業對創業資金、信貸資金的需求量持續提升,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發展能有效推動農村信貸資產靈活、循環利用,并合理增加其信貸資產存量,為大眾與微小型企業實行創新創業行為提供信貸資金保障。其次,益于對農村各金融資本進行更加合理的管理,以確保農村可用性金融資源充足。農村金融資產證券化發展會將超額風險儲備金計入機構整體資產部分,機構資產凈額會由此增加,且金融機構的加權風險資金存量也會在此情形下減少,這不僅便于內部對其資產系統進行更好地管理,還可為機構節約更多風險資本,以提高其可用性資金的充足水平。最后,有助于優化農村金融機構盈利,全面降低不良貸款對農村社會的消極影響。
就農村經濟最新發展形勢而言,全力推動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的創新性發展有極強可行性,農村金融機構可參考下述要點促進其資產證券化發展:第一,根據資產證券化發展細節制定、實施周詳規劃方案,完善機構內部系統建設。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理應詳細規劃具體實施環節,并根據細化結果制定、執行針對性方案;之后從資產增長、結構調整、提升盈利及資產后續補充等方面不斷完善內部系統,并基于此創建符合新時代所提全新發展要求的資產證券化管理體系,從而對農村金融機構資產進行全面監管和評估,使其資產得到最佳配置和應用。第二,加快機構運營模式轉變進程,加強資產風險管理效率。現代化運營模式是確保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得以順利發展的基礎要素,農村金融機構應跳脫傳統運營理念和思維,明確掌握整體市場定位,從盈利水平、利潤分成及資產累積等層面優化其運營模式;且根據時勢改變內部資產發展結構,以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同時,發展掌上銀行與移動支付等消耗資本較低的中間業務環節,合法增加信貸資金投放渠道,并通過創建高效資產風險管理體制提高資產證券化安全性,進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力。第三,實時掌握資產證券化發展最新信息,進一步強化專業管理隊伍的構建。高水平專業管理隊伍有助于農村金融機構更快、更好地實現資產證券化發展目標,所以,農村金融機構可在細化資產證券化發展時,以激發管理隊伍工作積極性為目的,通過所掌握實時信息和現有資源制定對應獎懲制度,以強化隊伍整體工作水平與能力;同時,也可通過引進更多優質人才,組織開展多元培訓活動提高相關從業人員業務能力的形式,加強機構整體管理隊伍專業性與業務能力,為推動其資產證券化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總體來看,新時期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發展勢在必行,農村各合作金融機構應實時認清這一現實,并通過科學手段努力推動其發展、經營模式的轉型與升級,搭乘資產證券化發展勢頭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根本性轉變,從而為加快新農村建設發展進程提供穩定、堅實的財政力量。
(李文廣,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金融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