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張麗媛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強大的社會保障和政府高政策執行能力無不反映出我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與支持,而且體現了政府獲得民眾信任的重要意義。提升政府信任和更好地增加民生福祉是我黨和政府不斷追求的目標,政府從各個方面提升政府信任越來越重要。國家一直重視法治政府建設與社會公平保障,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影響著居民對社會公平的感知,居民對政府合法性和執政行為的認可影響到民眾的政府信任。研究當下社會公平與差序政府信任的關系可為政府提升信任程度提供良好的政策依據。因此,本文選取CSS2019數據,從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公平三個維度提取數據,對社會公平與差序政府信任進行系統研究,以期為提升政府信任提供政策啟示。
關于信任,中西方學者從各個角度分析界定其概念,后將信任視角擴展到政府領域,借鑒各方對政府信任的研究,本文將政府信任界定為公民對政府體制、治理和官員行為的綜合評價。以往研究表明,影響政府信任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胡榮(2011)通過研究闡述了政府績效對政治信任的重要影響。孟天廣(2012)通過研究論證了經濟增長對政府信任的提高作用。在社會文化方面,程倩(2004)實證表明我國傳統的文化影響會使得民眾的政府信任較高。
在社會公平與政府信任的關系研究中,根據社會公平理論,很多學者認為社會公平對政府信任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公平正義會激發民眾的信心與信任,促進社會公平會提高政府信任。趙建國(2017)在社會公平理論的基礎上,從收入公平、階級公平感、社會公平感等角度對政府信任進行研究,發現社會公平感對政府信任的提升具有顯著作用。曹靜暉(2017)從程序公平和結果公平的維度對社會公平與政府信任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證實社會公平對政府信任具有正向影響。張海良等(2015)從收入公平、社會公平感知和政府人員服務是否公正三個維度衡量社會公平。本文借鑒以往的研究,結合CSS2019數據可得性,將社會公平分為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公平三個維度,研究此三個維度的社會公平是否對政府信任有顯著影響。大多學者認為政府信任在中央和地方存在差異,我國內地呈現“央強地弱”的差序政府信任整體特點。謝秋山和許源源(2012)通過實證發現,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結構呈現出“央強地弱”的特征,并且與行為表達有顯著正向關系。大量學者也認為,中央政府信任與地方政府信任存在差序格局,本文通過CSS2019數據實證檢驗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及社會公平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差異。
本文的因變量為政府信任,為研究差序政府信任,本文包括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數據源自CSS2019,反映受訪者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中央政府信任為F1a1題項,地方政府信任選自題項F1a2,均為五點計分,由非常不信任到非常信任,取數字1到5。
本文的自變量為社會公平,將社會公平分為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公平。其中,政治公平包括政治制度待遇等方面的公平,保障公平包括社會各方面保障的公平性,經濟機會公平為經濟收入及就業機會方面的公平。自變量選取均為五點計分,由非常不信任到非常信任,取數字1到5。
本文控制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因素,還包括可能影響政府信任的社會經濟地位和人際信任等社會因素。通過篩選剔除無效數據,從CSS2019數據庫提取9967個受訪樣本,變量的具體賦值情況如表1。

表1 變量選取
由于因變量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為有序多分類變量,所以選擇有序Logit回歸進行分析研究。響應變量為有序變量,指定一組為參照組,求響應變量的優勢比,回歸模型如下:

本文變量較多,為多元回歸,OR是概率不發生的概率比,公式如下,β0是常數項,X為響應變量的解釋變量,βn為回歸系數。

通過借鑒學者對政府信任的研究,發現政府信任存在差序格局,本文從CSS2019數據庫中選取自變量、因變量以及控制變量,剔除無效值與缺失值,最終得到9967個有效受訪樣本,并對其中央與地方的政府信任進行分析,結果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所提取的數據中,中央政府信任均值為4.51,地方政府信任均值為3.71,中央政府信任高于政府信任,“央強地弱”的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得到驗證。下文驗證社會公平三個維度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并分析社會公平對差序政府信任的影響。

表2 差序政府信任描述
本文使用STATA軟件基于設定模型進行了回歸分析,實證回歸結果表明,整體來看,社會公平對政府信任起正向促進作用,具體結果如表3。

表3 基本回歸結果
從回歸結果來看,社會公平的三個維度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公平對政府信任的影響都是正向的。政治公平對政府信任影響最大,保障公平次之,經濟機會公平對政府信任的影響相對較小。這表明民眾對政府信任的感知在政治方面較強,包括參政機會和政治方面的公平與平等,保障公平關系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方面的公平感知容易影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從中央來看,政治公平和保障公平都對中央政府有顯著正向影響,影響系數分別為0.406、163,而經濟機會公平對中央政府信任的影響為正,但并不顯著,系數為0.003。從地方來看,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公平對政府信任均有顯著正向影響,影響系數分別為0.687、0.313和0.114。社會公平對地方政府信任的影響系數均大于中央,弱化了差序政府信任。
人口因素方面,性別和戶籍在中央層面對政府信任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地方層面影響為負。其余控制變量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在中央與地方是一致的,年齡、政治面貌和受教育程度對政府信任有顯著正向影響,民族和婚姻狀況對政府信任影響為負,擔不顯著。社會因素方面,社會經濟地位對政府信任在中央層面顯著為負,地方層面顯著為正,人際信任對政府信任起顯著正向影響??偟膩碚f,通過實證驗證了社會公平的三個維度對政府信任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并且政治公平、保障公平以及經濟機會公平對差序政府信任的影響隨政府層級的降低而降低。
本文通過替換自變量來檢驗社會公平對中央政府信任與地方政府信任的影響。選取CSS2019中“F4b4:您對現在社會總體公平公正情況的評價”題項作為替換變量社會公平,進行總體穩健性檢驗,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穩健性檢驗
本文將三個維度的社會公平用總的社會公平數據替換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無論是中央政府信任還是地方政府信任,社會公平對其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社會公平對差序政府信任的影響隨政府層級的降低而提高。與原回歸結果保持一致,原模型通過了穩健性檢驗,即社會公平對政府信任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對差序政府信任影響表現出差異。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證實社會公平的政治公平、保障公平維度對中央及地方政府信任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經濟機會公平僅對地方政府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社會公平的三個維度對地方政府信任的影響大于中央政府信任,弱化了差序政府信任。
本文基于實證結果,認為應該從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公平三個維度促進社會公平,進而提高民眾政府信任。同時,要縮小差序政府信任,加強地方政府信任建設。
第一,注重政治公平。健全保障政治公平的法律和制度,促進高考公平,公民政治權利公平、政府在司法與執法過程中保證程序透明、結果公平,保證城鄉權利待遇公平,提高民眾的政治公平感知,進而促進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的提升。第二,加強社會各方面保障公平。要保障公共醫療服務公平,不斷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水平,優化醫療流程,強化患者就醫公平體驗,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保障養老等待遇公平尤為重要。第三,促進經濟機會平等。近兩年新冠疫情影響到經濟發展,就業競爭壓力增大,由此更應該保障就業公平,應針對招聘與就業過程制定嚴格的規范,對程序不規范的招聘方和工作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嚴格執行勞動法進行懲罰,在財富及收入分配方面,應注重公平與激勵,保障勞動者權益。
通過政治公平、保障公平和經濟機會平提高社會公平,促進整體政府信任的提高。同時要縮小差序政府信任,由于社會公平對地方政府影響更大,因此要更加注重基層政府社會公平建設,以免地方政府信任降低影響中央政府公信力,應提高地方政府信任,縮小差序政府信任,從總體上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