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鴻宇
1月10日,2022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召開。據了解,2021年,民航全行業優化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下運輸生產組織,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分別為:857億噸公里、4.4億人次、732萬噸,同比提高7.3個、5.5個和8.2個百分點,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66.3%、66.8%、97.2%。出臺了一攬子為企業紓困解難、促進行業恢復發展的對策措施,全年為行業降成本近100億元,穩定了行業發展的基本盤。
會議指出2022年將持續推動航空貨運發展。在航空貨運方面,會議指出:2022年,民航將堅持高水平航權開放政策,擴大航權資源儲備,完善國際客運航權配置規則,實施更加靈活的國際貨運航權配置政策;推進高密度機場提質增效,實施中小機場管制運行模式變革;進一步實施機場容量精細化管理,對機場容量進行精細劃分;統一航班時刻換季與日常協調配置程序,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航班時刻管理系統;設立貨郵飛行時刻池,優化貨郵時刻供給政策。
2022年,民航將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利用市場擴大窗口期,推進樞紐機場貨運保障設施能力建設,提升航空物流企業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航空貨運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戰略支撐作用。
2022年,民航將加快提升機場貨運保障能力,確保鄂州貨運機場順利投運。
展望2022,有關航空貨運的重點內容如下:
民航今年將力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4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5.7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80萬噸,總體恢復至疫情前85%左右水平;在疫情不出現反復波動的情況下,力爭實現行業整體扭虧增盈。
今年,民航將提升協同運行水平,出臺《民用航空協同運行管理辦法》,啟動全國民航協同運行系統建設;不斷完善大面積航班延誤處置和航班計劃動態調整機制,推動保障工作時間窗口前移;進一步探索區域運管委建設,在主要機場群和熱點城市對航線推動建立多場運管委聯動機制;擴大運行數據共享范圍,初步完成所有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場和空管相關數據資源的匯集共享;充分發揮全國流量管理系統功能,加快形成以流量管理為核心的運行服務體系。
今年,民航將堅持“認真、科學、冷靜”的原則,密切跟蹤、及時研判疫情新形勢新變化,動態調整防控政策。當前階段,尤其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嚴格落實運輸航空公司和機場防控技術指南要求;嚴格落實《全國機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嚴格國際航班保障“四指定、四固定”要求,加強高風險崗位人員“兩集中”管理;嚴格落實境外涉冬奧人員來華全過程管理要求,全力做好涉奧航班、機場防控工作。
民航今年將積極參與國家空管體制改革,加快重構空域資源配置模式;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資準入和跨境服務負面清單民航條目動態調整機制,有序放寬行業準入;進一步深化民航價格收費改革,鼓勵航空公司實施差異化服務價格策略,鼓勵機場通過經營創新增加非航收入;持續推進海南第七航權試點,深化自貿實驗區民航先行先試改革創新舉措;扎實推進通航領域改革。
今年,民航將統籌行業內外資源,全力保障企業平穩運行,增強恢復發展的信心。切實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認真落實國家對民航業階段性和制度性相結合的扶持紓困政策,加快民航業的恢復發展;要繼續用好現行中小機場、支線航空、通用航空等補貼政策。
民航今年將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圍繞打造現代化國家綜合機場體系,抓緊民用運輸機場建設規劃落實,力爭2022年底頒證運輸機場達256個。加快推進廈門新機場建設,推進廣州、重慶、福州、長沙、西安等機場改擴建;全力推進西藏“3+3”項目建設,力爭隆子、定日機場完工;加快提升機場貨運保障能力,確保鄂州貨運機場順利投運。
今年,民航將堅持高水平航權開放政策,擴大航權資源儲備,完善國際客運航權配置規則,實施更加靈活的國際貨運航權配置政策;推進高密度機場提質增效,實施中小機場管制運行模式變革;進一步實施機場容量精細化管理,對機場容量進行精細劃分;統一航班時刻換季與日常協調配置程序,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航班時刻管理系統;設立貨郵飛行時刻池,優化貨郵時刻供給政策。
民航今年將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利用市場擴大窗口期,推進樞紐機場貨運保障設施能力建設,提升航空物流企業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航空貨運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戰略支撐作用。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