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譚
本文介紹了收益分享合同、回購合同兩種合同形式。想象一個雙層供應鏈,一個供應商和一個零售商,我們發現零售商的訂單只能使零售商的期望收益最大化,而供應鏈要解決的是如何決定零售商的訂單,使供應商和零售商的利潤增加,表現為供應鏈的收入增加。合同的目的是說服零售商多訂購,供應商也希望幫助零售商承擔部分風險,體現了風險分擔的原則,讓整個供應鏈都能提高收益。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連接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終端用戶的供需網絡的鏈式結構。
供應鏈是典型的需要協調的系統。供應鏈協調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方法減少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間的沖突、競爭和內部摩擦,更好地分工合作,發揮供應鏈的優勢,獲得最大的效益。
為了提高供應鏈的協調性,供應鏈成員企業應該從傳統的激勵模式和績效評價體系轉變為現代的激勵模式和績效評價體系,以實現供應鏈的整體目標。傳統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和激勵方法是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出發制定的,導致上游企業的銷售增長,下游客戶的庫存增加,供應鏈效率降低。所以建立新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實現供應鏈協調的必然選擇。
收益共享合同:收益共享合同是賣方設定產品價格,與買方協調,分享買方銷售利潤的合同。即買方給賣方一部分收益,以換取批發價格的折扣。
回購合同:回購合同本質上是一種協調機制,主要針對產品的隨機市場需求。在回購合同中,約定供應商決定訂購的產品。回購合同不僅是供應商增加訂單規模,進一步擴大產品市場規模的有效激勵,也可以減少供應商因缺貨可能造成的品牌形象和聲譽損失。
在收益共享合同下,供應商與零售商的關系更加緊密,可以分擔需求隨機性帶來的風險。供應鏈成員簽署合同后,可以更有效地消除浪費和不確定性,信息共享的程度增大,降低整個供應鏈的庫存總成本,減少牛鞭效應,提高供應鏈整體收益。并且收益共享合同以書面形式保障了合作企業的權利義務,使節點企業在鏈中明確了自己的地位和責任,合作過程清晰明了,提高了服務水平。
回購合同不僅能有效地保護供應商,也能提升零售商的品牌形象和聲譽降低零售商因產品銷售緩慢而導致庫存積壓的風險,以增加新產品信息的傳播。
在建立供應鏈之前,企業首先要對現有模式重組確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然后主動選擇實力相當的戰略合作伙伴,將非核心競爭力的業務進行外包。由于供應鏈核心企業擁有控制關鍵資源的權利,供應鏈企業具有合作的規范和約束,保證了供應鏈管理的效率。但部分企業核心優勢的存在會影響供應鏈的整體利潤在企業之間的分配,使供應鏈主導企業在利潤分配中總是處于有利地位。從收益共享合同可以看出,核心企業利用權力使下級企業只獲得留存利潤,核心企業獲得供應鏈全部剩余利潤,而核心企業制定的利潤分配參數可以使供應鏈達到最優利潤水平。但是,若核心企業放棄強制的權力,不僅損害自身利潤,而且會導致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降低。
信任在供應鏈協調中起著軟約束作用。如果供應鏈企業之間沒有信任,也會阻礙供應鏈的協調。供應鏈中的信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核心企業對其他節點企業的信任。這種信任可以通過有約束力的合同或增加其他公司尋找新的戰略合作伙伴的機會成本來實現。另一方面,其他節點企業對核心企業的信任,即核心企業有能力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通過構建和領導現有供應鏈,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提高對長期合作的期望,減少短期行為。兩家長期合作的企業可以組建由雙方相關人員組成的以團隊為基礎的工作組建立便捷的信息溝通渠道,定期互訪,解決供應過程、制造過程、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信息共享是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供應鏈協同運行的基礎是各節點企業高質量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應用信息技術,可以保證供應鏈內企業間廣泛而即時的信息交換,使收益共享合同的簽訂雙方能夠獲得最真實的訂單數據和銷售數據,并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協調供應鏈。
信息技術既保證了信息提供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及時性,又實現了對供應鏈各環節的實時跟蹤、有效控制和全過程管理。
供應鏈合同的研究可以延伸到以下幾個領域:如何通過設置相應的合同條款和合同參數來揭示供應鏈企業為自身利益而隱瞞相應的私有信息,對于實現供應鏈的協調和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需求預測特別是合作預測對供應鏈協作的影響也值得關注。
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應識別各種供應鏈合同與交易成本之間的依賴關系,擴大供應鏈參與者的數量,考慮如何在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供應鏈的協調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C
(作者單位:北京物資學院)
引用出處
[1]MohammadMohajerTABRIZI,BehroozKARIMI.Supplychain networkdesignunderuncertaintywithnewinsightsfromcontracts[J].Journal 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C (Computers&Electronics),2014,15(12):1106-1122.
[2]QIAN Gui-xia,ZHANG Yi-pin,WU Jian-guo,PAN Yue-hong.RevenueSharinginDairyIndustrySupplyChain-ACaseStudyofHohhot,China[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3,12(12):2300-2309
[3] B.C.GIRI,S.BARDHAN,T.MAITI.COORDINATING A TWO-ECHELON SUPPLYCHAIN THROUGH DIFFERENTCONTRACTSUNDERPRICEANDPROMOTIONALEFFORT-DEPENDENTDEMAND [J].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2013,22(03):295-318.
[4]Supplychaincoordinationmechanismsunderflexiblecontracts[J].Journalof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2010,21(03):44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