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儀明剛左斌楊建王文經
送血車是一種具備特殊功能的車輛類型,其承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運輸任務,更是一種生命的重量。實際上在血液制品的運輸過程當中,無論是從采血點到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的運輸,還是從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到醫療用血單位的運輸,在運輸空間和時間上均有著相對嚴格的要求。普通的送血車結構簡單,難以實現更深層次的提升,也很難保證運輸過程中不對血液產生不良影響。為此提出優化改造不僅能夠提高運輸效率也能滿足血液服務保障的多樣化需求。本文以福特新全順V362為例,針對當前運血車現狀對送血車的優化改造與優化提出建議,以期望為同類改造提供參考,促進血液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送血車屬于醫療救護車的一種,是一種專門用于醫療血液制品運輸的車輛,車輛標配為儲血冰箱、低溫冰柜、消毒柜以及血架等設施。運輸的宗旨在于保障血液制品的原生態和質量安全,作為一種急救型醫療車輛,其承載的不僅僅僅是血液制品運輸,更是健康和生命。尤隨著現代醫療的迅速發展,對于送血車的優化和改造,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醫療救援爭分奪秒,緊急血液運輸方能為其保駕護航,因此,送血車在設計上不僅要有較高的馬力要求實現運輸速度的保證,在功能上更要有全面的升華實現運輸質量的保證。
送血車輛大多都是由通用的汽車底盤進行改裝的,主要改造內容包含制冷機組、自動恒溫系統以及報警裝置系統等等的接入和優化,同時配備相應的儲備和消毒設施,以達到功能和速度的滿足。但當前所應用的送血車輛構成比較簡單,且因為車內的空間有限未能采用合理的布局,各類設備系統在搭載上會受到一定的局限,裝卸運輸的過程經常會受到空間的限制而造成效率的降低,布局的瓶頸難以促成利用率的提升。
送血車主要的運輸指標就是實現溫度的控制保障運送的安全,因此在整體裝備上有著很高的科技要求,當前大多數送血車構造比較簡單,內部設施比較陳舊,配置上難以體現全新的科學理念,如果在短途運輸內可以實現血液性能的保障,但實際上并不能滿足多功能的運輸要求,一旦運輸困難加大或者運輸里程變長,運輸的難度體現得較為明顯。以江鈴福特最新款新全順V362為例,盡管該車型被廣泛應用于送血車的改造中,但改造的過程思維老套,方式保守,改造僅僅表現在運輸功能的拓展上,實現的不過是血箱+冰柜的傳統搭配,很難滿足多樣化的運輸需求。
溫度的保持是血液運輸的重點問題,因為送血車在運輸的過程當中主要往返于供血站、醫院、血液中心、臨時救護等醫療機構,所以運輸的過程當中既要保持血液、血漿制品性能的穩定性,更要保證適宜的溫度控制。一般而言,血紅和紅細胞懸液儲存的最佳溫度是2-6℃,而運輸溫度應該保持在2-10℃之間,血小板的儲存和運輸溫度保持在20-24℃就可以,如果是新鮮冰凍血漿和冷沉淀,那么保存溫度需要小于18℃,而運輸溫度必須保持在冰凍條件以下,溫度的升高會影響血液的性能,其質量也會大大降低。但當前的送血車大多配置比較簡單,尚未配備智能控溫系統,難以達成智能化的需求,尤其是在采血點裝載運輸時,會受到時間的局限性,難以保證有效的溫度控制。
管送血車的內在配置要求較高,改造要求也十分的嚴謹,整個改造空間的形成實際上要實現空間利用的最優化,才能發揮小空間的大作用,在滿足基本運輸性能的需求上實現各項工作效率的提升,江鈴福特最新款新全順V362,有著很高的適應性能其改造應用較為廣泛,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但在送血車的應用改造當中,后期創造性改造空間未形成,難以實現車型優勢的深度發揮,在整個改造過程中難以融入全新的設計理念和科學改造方式,不僅造成了車型空間的浪費,整體的合理性也有所欠缺。
血液屬于一種特殊性較強的救援物資,無論在醫療應急還是在野戰救護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整個運輸過程會包含有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溫度、濕度、海拔、運輸時間以及車輛振動等都會對血液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對送血車進行優化設計改造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平穩運輸,安全運輸,實現智能溫度控制,進而保障血液質量。送血車的改造與優化主要體現在整車總體設計、內部布局設計以及血庫溫度控制設計和車廂隔熱、密封設計等層面,設計改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血液運輸要求的達標,通過相應的改造改裝以及創新實現新科技新技術的利用,從而突出改造優勢提升送血效率。
4.2.1 總體布局
送血車改造設計應該遵循總體布局滿足性能提升,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則。因此在設計應該采用先進成熟的方案和技術進行改裝,改裝所應用的工藝、材料要保證高質量和高可靠性。同時,車輛改造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以及安全技術規范,從整體性能、車輛性能以及結構布局等方面實現專業化和整體化的設計。另外,送血車車輛性質比較特殊,為了保證其在完成特殊執行任務時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公民利益的保護,需要在對其車輛上實施噴涂標志圖案以及警報器和標志燈具的安裝實現與普通機動車的區別。所以安裝改造設計的過程中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審批程序,遵循國家有關標志圖案的規定要求,申領《特種車輛報警器、標志燈具使用證》,保證所有的改造都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且能夠順利通過年檢。例如本次對全新福特新全順V362改造過程當中,因其本身條件十分符合醫療救護車的基本需求,因此車身外觀布局不需要做出巨大的調整,主要的改造優化點在于內部空間的合理發揮以及運輸效率的保證和運輸性能的提升。
4.2.2 專用設備選擇
在對送血車改造優化的過程當中,需要應用到很多專業設備的引進,這些設備的選擇十分關鍵。送血車看似簡單但實際構成當中需要制冷機組、恒溫控制系統以及血架、血框、消毒燈等應用設備,在進行設備的選擇時,應該嚴格遵循血液的儲存和運輸要求,根據運輸距離以及運輸實際情況運行設備的選擇。例如,在進行制冷機組的選擇時,可以綜合考慮血液運輸情況和運輸種類。制冷機組是送血車的關鍵設備組成,該設備由發射器、冷凝器以及壓縮機等構件構成,有獨立式和非獨立式制冷機組兩種選擇。所謂的獨立式制冷機組,就是自帶動力裝置因此其壓縮機在工作時不會受到車輛發動機運行狀態的影響并不會對發動機產生依賴,通過自身就能夠實現溫度的調節。而非獨立式制冷機恰恰相反,其工作原理就是通過發動機來提供動力,不過相較于獨立式制冷機組來講,非獨立式制冷機組占用空間較小,能夠實現與大多數送血車的空間匹配,所以其應用較為普遍,但因為非獨立式制冷機組并不能獨立工作,因此為了提高運輸動力安全,可以配備備用電源或者外接電源來保證連續運轉。
4.2.3 以人為本設計思路
人性化、環保化以及安全化是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汽車制造業當中所受到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在汽車設計過程當中,人性化的理念就是以人體工學為基礎,進行功能的完善和性能的優化,其中主要體現在基本結構以及基本功能上。送血車的功能比較特殊,盡管其主要功能是實現血液的運輸,但該過程當中也需要人的參與來實現有效地控制。因此在設計的過程當中也要充分融入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例如說要充分考慮駕駛員的舒適性以及便利性,要考慮存儲空間的方便性和合理性等等。

圖1:福特新全順V362送血車的改造與優化關鍵
4.3.1 合理利用內部空間
整個送血運輸過程當中涉及到的設備、儀器較為精密。所以對送血車進行改造與優化時,首先要保證各項設備儀器的穩定性,過合理的空間布局實現儀器設備的有序布設。就全新福特新全順V362本身而言,其車身實際本身所采用的就是加裝高頂設計,因此車內具備更加充足的空間,在設備儀器的存貯擺放上并沒有太大的有潛力。但在空間的優化上應該以方便于醫護人員進行搬運、識別等操作為基礎,因此在對其進行改造設計當中為了保證良好的空間能力發揮,所有儲物空間應該在觸及操作范圍內,還要注意要在倉墻壁原車基礎上進行加固,以實現更好的設備承載。本次空間改造根據車輛現有空間改裝為方形冷庫,車廂內改造空間尺寸為1320*2700*1780,轉運箱長寬高尺寸為400*250*300,根據實際設置內部自動化模塊儲存煙臺血站35L的轉運箱共16-20個(如圖2)。

圖2:車輛空間改造平面圖
4.3.2 優化送血設施配置
大多數送血車的構造比較簡單,主要是以普通車輛加冰箱加常規物資來實現血液的運送,因此,原有設計智能化不足,穩定性不足。在改造優化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其基礎設施配置進行,優化的過程主要設施配置為控溫裝置、冷機組、配電設備以及隔板、斷熱結構設計等,這幾種設計主要體現在自動化的系統應用中。另外血液在運輸儲存的過程中應該同時配備血架以及血框,血架和血筐的配置要保證模塊化和標準化使用,選統一的標準尺寸來確保互換性。血架主體可采用不銹鋼距管焊接成型,血筐的整體設計以不銹鋼板材沖孔基礎,應具備耐腐蝕、耐低溫、不易變形、容易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優點。整個血框設計可以采用大面積沖孔來保證通風散熱,實現溫度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在運輸的過程當中,會受到車輛振動和沖擊的影響,因此可以對血架進行隔振緩沖設計,來保障運輸的穩定性。
4.3.3 運用自動化系統
自動化系統的應用能夠實現人工的有效節省,同時促進效率的提升。且對于大多數送血車而言其輸送量都是較大的,因此在裝卸的過程中也體現出了較高的難度。自動化系統的運用實現了送血車的裝卸自動化,打破了以往送血車單純依靠人力裝卸的布局,在保證基本性能的基礎上,實現了效率的提升和人工的解放。例如在本次的改造過程中特根據車輛空間改裝方形冷庫,內部自動化模塊儲存煙臺血站35L的轉運箱共16-20個并有較多富裕空間,選擇垂直回轉機構作為自動化解決方案(如圖3),具體設計方案采用整體框架,設通風孔只保留基本支撐結構。鏈斗數量為8個,最大裝載尺寸為550*320*370,采用鏈條傳動控制鏈斗進行正反轉,控制方式定為按鈕式。箱體緊密排布并做緩沖防止運血箱晃動滑出,箱體橫置放置節省縱向空間,鏈斗運動時靠重力保持鏈斗及運血箱位置始終垂直地面。該系統運行方式在搬運模式下,回轉機構可正反旋轉,每轉動一次使一個鏈斗工位處于搬運/卸載狀態。而在運輸模式下,會在車輛行進前保證各鏈斗運轉至穩定位置并鎖止運動,以防止在運輸過程碰撞造成損傷。
4.3.4 有效保證溫度控制
為保證血液制品質量,送血車的溫度控制十分關進,該過程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基礎,結合送血車底盤改裝實際情況和血庫空間的尺寸,選用非獨立式制冷加熱機組來實現溫度的有效控制。該設計過程當中主壓縮機應放置在車輛發動機艙內,實現發動機動力的取力,帶動制冷機組的運行。當然,為了擺脫對發動機的依賴保障血液運輸的安全,整個制冷機組應具備一定的配備電系統,包括備用電動機和備用壓縮機,這樣一來,即便發動機不工作不能提供動力,制冷壓縮機依舊可以實現持續穩定的工作因而保證證血液的質量。另外,在該過程當中,可以根據送血車內部血庫設計方案,建立相應的三維空氣流動與傳熱計算模型。通過模型的建立應用計算流體動力學方法實現對血庫內氣流組織形式和溫度分布的仿真與分析,進而為送血車的改善和優化提供進一步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

圖3:垂直回轉機構構成
4.3.5 創新觀念與時俱進
創新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關鍵詞,無論各行各業,只有堅持創新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例如,很多送血車輛要實現同時運送血漿、血小板以及紅細胞的輸送,但這三種血液運輸需要有不同的溫度控制,因此在設計創新的過程當中,可以配備三種溫度控制性;而為了保證持續的動力減少汽油的使用量,可以在改裝的過程中加裝發電機供電,也可以通過蓄電池、逆變器供電,保證血液質量。本次送血車改造過程當中,應用了多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在駕駛室中控臺集成布置完成了溫度自動記錄儀以及制冷機組控制面板、喊話器等。這些設備的安裝實現了送血車的智能操作,極大程度地保證了運輸過程當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血液在運輸過程當中有著特殊的要求,不僅要防止凝固保證細胞的新陳代謝,更要保證在輸送給病人時,能夠實現功能的發揮。因此在血液運輸的過程對于運血車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不僅要滿足自動化系統的更控制,更要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運輸溫度,同時,對于運輸車輛的發動機來講也要擁有足夠的效率能夠在高速時保證工作的安全可靠性。以往的運血車結構簡單功能單一,難以滿足現代運血需求,對其進行改造優化是創新思維的深刻體現,也是現代醫學需求滿足的集中體現。C
引用出處
[1]段德光,孫景工,蘇琛,任旭東,牛福,劉志國,崔向東,譚樹林,張西正.一種具有雙溫控血庫功能運血車的研制[J].醫療衛生裝備,2015,36(02):105-108.
[2]婁衛平,吳雪丹.溫控與運輸條件對血液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01):106-107.
[3]孫景工,董海寬.運血車的研制[J].醫療衛生裝備,1999(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