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強
新媒體的發展給報紙等傳統媒體帶來巨大沖擊,面對這種挑戰,許多傳統媒體都開始探索媒介融合發展之路,積極投身媒介融合發展實踐。然而,要實現多元媒介之間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新聞編輯作為推進報紙等傳統媒體實施媒介融合的主力軍,其工作也深受媒介融合發展的影響。
具體而言,媒介融合對報社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媒介融合發展趨勢要求報社新聞編輯要創新工作理念。在媒介融合發展趨勢下,報社新聞編輯的工作理念需要呈現出更強的開放性,這既要求報社新聞編輯具備更為寬闊的視野,認識到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的優勢,以更為開放的心態推進報社新聞傳播工作向多元化的媒介平臺拓展,也要求報社新聞編輯突破封閉式的新聞生產模式,通過與新聞受眾開展廣泛的互動與溝通,了解新聞受眾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新聞策劃工作,有效提升新聞產品生產工作的精準性,為報社新聞傳播成效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媒介融合發展趨勢要求新聞編輯能夠增強自身創新素養與學習能力。在媒介融合發展趨勢下,報社生存與發展環境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而積極探索轉型發展路徑,則成為報社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在此過程中,由于新聞編輯專業能力對報社轉型發展方向、轉型發展成效都產生決定性作用,因此,為了使報社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新聞編輯不能故步自封,而需要做到善于學習與努力創新,通過不斷革新與優化新聞編輯工作,使新聞編輯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媒介融合發展趨勢,進而推進報社與時俱進地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報社新聞編輯不僅需要以新的信息傳播理論、多元平臺的信息傳播規律為學習的主要內容,而且需要將新媒體平臺中的新聞編輯作為學習對象,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復合能力,更好地勝任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編輯崗位。由此可見,媒介融合為報社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深刻影響,對報社新聞編輯工作進行創新與改革至關重要。
在媒介融合時代,報社需要探索轉型發展路徑,在提升自身環境適應能力的過程中,為自身生產與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保障。毋庸置疑的是,新聞編輯工作在報社新聞產品生產與傳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報社的轉型發展,也必然會對新聞編輯的業務內容、崗位勝任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編輯不僅需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產生的變化,而且需要以此為依據,對自身角色定位進行及時、科學的調整,進而充分發揮出自身在報社轉型發展中的助推作用。
具體而言,新聞編輯角色定位調整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新聞編輯既要做好質量把關工作,又要做好品牌創建工作。在傳統的報社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編輯主要負責組稿并對新聞稿件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某些情況下,新聞編輯部分工作也會與新聞記者重合,如參與新聞報道素材獲取工作以及對新聞稿件進行撰寫等。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要求報社能夠將品牌建設工作滲透到新聞生產與傳播的各個環節中,從而為自身品牌影響力、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從品牌建設工作與新聞編輯工作的緊密結合來看,新聞編輯不僅需要完成自身在傳統信息傳播環境下承擔的新聞編輯任務,還要依托更為先進的理念以及技術,不斷提升工作成效,強化自身品牌意識,在工作實踐中挖掘與發揮報社固有優勢、打造具有特色的新聞產品,在提升自身策劃能力、原創能力以及交互能力的過程中,使報社新聞報道展現出更具獨特性、能夠與市場需求對接的特點。
由此可見,報社新聞編輯需要在報社品牌建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關鍵的角色,這是媒介融合時代下報社新聞編輯角色定位的新變化。
其次,新聞編輯既要做好內容加工工作,又要在內容生產中扮演“產品經理”角色。在信息傳播技術環境發生改變的背景下,報社新聞生產與傳播的權利發生了讓渡。信息傳播平臺的多元化發展、信息傳播技術的不斷革新,讓新聞用戶在新聞生產與傳播中的話語權持續提升,用戶參與內容生產的模式與專業新聞媒體開展內容生產的模式得到了協同發展,這使新聞媒體內容生產權利、新聞選題權利、議題設置權利逐漸向新聞受眾、信息傳播平臺及其算法讓渡,UGC+PGC也成為媒介融合時代下內容創作的主要模式。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報社新聞編輯可以通過新聞受眾獲得新聞素材與新聞生產靈感,另一方面,報社編輯必須充分考慮新聞受眾的信息需求、新聞傳播平臺的算法與推送機制。高質量的新聞產品不會在信息洪流中淹沒。這就要求報社新聞編輯能夠了解新聞市場動態,與新聞受眾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科學分析各個傳播渠道、傳播平臺的信息傳播規律,確保新聞產品具備更高新聞價值,呈現出“適銷對路”的特征。
由此可見,在媒介融合時代,報社新聞編輯既要通過做好內容加工來有效提升新聞產品品質,也要在新聞產品生產與傳播中扮演“產品經理”角色,為新聞傳播取得良好成效提供助力。
最后,新聞編輯既要做好幕后工作,又要努力成長為報社品牌代言人。在傳統的信息傳播環境中,報社新聞編輯扮演著“隱匿意見領袖”的角色。報紙等傳統媒體所發布的新聞信息會產生不容忽視的社會影響,報社新聞編輯在信息傳播中需要承擔輿論引導責任,這要求新聞編輯在新聞生產與傳播過程中根據正確的價值導向合理、科學地選擇新聞報道主題、新聞報道視角等。新聞受眾所接觸的新聞信息是經過新聞編輯篩選與把關之后的信息。
在媒介融合時代,新聞編輯依然需要做好新聞稿件選擇、修改以及版面安排、議題設置等工作,因此,新聞編輯仍舊需要在信息生產與傳播中扮演“隱匿意見領袖”角色。而與之前不同的是,在扮演“隱匿意見領袖”角色的同時,新聞編輯還需要兼任“顯性意見領袖”。這主要是因為媒介融合時代中的“意見領袖”在信息普及、觀點分享過程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與權威性,能夠有效引導新聞受眾產生某種信息需求、充當傳播風向標,而普遍具有較高綜合素養的新聞編輯也具備成長為網絡意見領袖的潛力,因此,報社新聞編輯需要努力成長為意見領袖,在報社轉型發展以及品牌建設中扮演代言人角色,吸引更多的新聞受眾對報社新聞產品給予更高的關注,從而有效提升報社影響力與競爭力。
推進報社信息傳播平臺從單一的紙媒平臺向多元化平臺發展,是媒介融合時代報社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而傳播平臺、傳播范圍的變化,也必然要求報社重塑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再造新聞生產與傳播流程。在此過程中,“中央廚房”式的信息生產與傳播模式為報社新聞生產與傳播工作帶來了極具價值的啟示。通過構建“中央廚房”并對新聞生產與傳播流程進行優化,是對報社新聞編輯工作進行創新改革、深化報社轉型發展進程的有效路徑。
具體而言,報社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的重塑及其優化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從新聞素材的采集工作來看,“中央廚房”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將“一次采集”作為新聞生產與傳播的重要基礎,重視新聞素材采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對新聞素材采集工作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報社新聞編輯需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新聞編輯需要關注受眾信息需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報社生存與發展空間受到新媒體的擠壓,新聞受眾的流失更是導致報社陷入發展困境,因此,新聞編輯有必要在新聞素材采集工作中樹立受眾本位意識以及用戶意識,重視受眾信息需求對新聞素材采集方向的指引作用,這是報社能夠在激烈競爭中展現出更強吸引力、促使新聞內容與受眾期待實現對接的必要路徑。當然,以受眾信息需求為導向開展新聞素材采集工作,并不意味著報社新聞編輯要迎合少部分新聞受眾的低級趣味,而是需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貫徹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另一方面,新聞編輯需要發揮出現代技術在新聞素材采集工作中的價值。技術是推動新聞素材采集工作變革的重要力量,新聞編輯需要抓住技術發展為新聞素材采集工作帶來的機遇,為新聞素材采集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如新聞編輯可以依托智能采編平臺開展新聞素材采集工作,充分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作用,展現出信息技術在提升新聞素材采集工作便捷度方面的價值。
從新聞產品的生產工作來看,在“中央廚房”模式下,“多種生成”是對“一次采集”工作的延伸,也是開展“多元傳播”的基礎。在“多種生成”的要求下,新聞編輯需要從多元化的視角、以多元化的信息呈現形式,對“一次采集”得到的新聞素材進行加工,從而得到多樣化的新聞產品,適應不同媒介平臺的信息傳播特點與信息傳播要求。由此可見,“多種生成”強調效能的最大化,對“一次采集”的新聞素材進行最大程度的開發與利用。由于不同媒體的新聞報道各有側重,因此,“多種生成”對報社新聞編輯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聞快訊強調“快”,深度報道強調“深度”,視頻新聞強調豐富性與表現力,而要同時滿足這些要求,報社編輯無論是在精力還是技能方面都需要逐漸適應。在此過程中,報社新聞編輯不僅需要對多種平臺的信息傳播規律、信息呈現形態以及信息受眾需求有充分了解,而且需要具備以這些為依據快速生成內容的能力。這要求報社新聞編輯能夠強化自身專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意識,在生活與工作中與多元化的媒介平臺接觸,在積極參與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與其他新聞從業者開展交流,迅速掌握多元平臺的信息傳播規律。與此同時,報社新聞編輯還需要強化自身與新聞受眾互動的意識,通過開展調研、收集新聞受眾反饋信息,更準確地了解不同平臺新聞受眾真實的、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從而為新聞產品的差異化生成以及多渠道傳播提供依據。
從新聞內容的發布工作來看,實現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以及針對多元渠道的差異制作相應的新聞產品,是紙媒積極適應媒介融合時代發展趨勢的重要表現,也是紙媒能夠在媒介融合時代實現轉型發展、強化自身影響力與競爭力的必要路徑。在此過程中,新聞編輯需要做好媒體矩陣構建與運營工作,為新聞傳播渠道的拓展奠定堅實基礎。具體而言,媒體矩陣的打造,要求報社新聞編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報社新聞編輯需要在報社橫向媒體矩陣的打造中發揮作用。在鞏固傳統媒體這一主陣地的基礎上,新聞編輯還需要推進信息傳播渠道向新聞門戶網站、短視頻平臺、即時社交媒體平臺、UGC平臺、新聞APP等平臺拓展,同時需要對這些平臺進行進一步細分,確保報社新聞傳播渠道形成密度更大的網絡,進而有效擴大新聞傳播范圍。其次,報社新聞編輯需要在報社縱向媒體矩陣的打造中發揮作用。即在做好橫向媒體矩陣打造工作的基礎上,新聞編輯還需要在特定平臺進行布局,使媒介矩陣呈現出縱向延伸的特征。如新聞編輯可以對報社新聞產品、新聞欄目進行劃分,分別在特定平臺開通子賬號。
與此同時,新聞編輯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報社在特定平臺的布局深度,如在微信平臺中,報社不僅可以開通服務號、訂閱號以及開設小程序,而且可以引導新聞編輯開通個人公眾號。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多元傳播的過程中,新聞編輯應確保多元渠道報道的統一口徑,避免出現報道導向或口徑不協調的現象,從而充分發揮媒介矩陣的協同作用,有效提升宣傳效果。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關聯日益緊密,這既為傳統媒體轉型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對傳統媒體適應信息傳播環境的能力提出了挑戰。在此背景下,報社新聞編輯需要認識到媒介融合對自身工作帶來的深刻影響,積極探索編輯工作創新改革路徑,通過合理調整自身角色定位、重塑新聞生產與傳播流程,使新聞編輯工作能夠為報社轉型發展提供助力,進而為報社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