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權劉 佳王新玉苗向露錢 麗李鳳琴董 立*
(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00;2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皇種植有限公司 河北 豐寧 068350)
豐寧滿族自治縣以生態有機谷子種植為核心,發展有機雜糧種植和生態養殖兩大主導產業,實現了“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結構調整目標,2018年被認證為“國家有機產品示范縣和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
谷子作為糧飼兼用型雜糧作物,在豐寧地區農業轉型和結構調整中占有重要地位。豐寧地區常發性病害主要有白發病和谷瘟病,偶發性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粗縮病、紅葉病)和粒黑穗病;常發性蟲害主要有粟負泥蟲、粟跳甲、粟芒蠅、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偶發性蟲害有粘蟲和紅蜘蛛[1]。針對這4種病害和7種蟲害,根據“GB/T 19630.1-2009有機產品”中對有機作物種植允許使用的植物保護產品和措施的相關要求,結合這些病蟲在豐寧地區的發生危害規律[2],制定并推廣豐寧地區谷子病蟲害防治技術規范。
與豆類或馬鈴薯等非禾本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倒茬。建議進行秋翻或冬耕,秋后或早春,結合耕地清除田間農作物殘株落葉和地頭、地埂的雜草,集中燒毀,破壞成蟲越冬場所,減少來年的菌源和蟲源。
選用對谷瘟病抗性較強的品種。建議進行多品種2~3年輪作或混合間作,可有效降低谷瘟病的流行。種植自有品種的需建立專門的繁種田,繁種田種子必須嚴格做好病蟲防治措施。
播種前可通過溫湯浸種技術進行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紗網袋,在恒溫55℃溫水中浸種10 min,然后倒入涼水中冷卻,去除秕粒后,迅速撈出,瀝干后攤開晾曬,可有效滅殺白發病和黑穗病菌。
豐寧地區5月上旬播種最佳,保證5~10 cm地溫穩定通過10℃。土壤墑情充足,有利于快速出苗,降低白發病和黑穗病菌侵染幾率。每畝播種量0.5~0.75 kg,行距以40~45 cm為宜。畝留苗2.0萬~2.5萬株,保證通風透光,有利于降低谷瘟病流行危害。
谷苗3葉1心時疏苗,在疏苗后進行1次苗期防治。可用0.3%苦參堿水劑混合3%印楝素1 000倍液噴霧,每畝兌水30~45 kg,間隔5 d再噴1次,可有效防治粟負泥蟲、粟跳甲、灰飛虱、蚜蟲、紅蜘蛛等害蟲,同時可預防病毒病。
6.1 玉米螟。針對玉米螟成蟲的趨光性,可在播種后在田間放置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50畝放置1盞,距地面高度為1 m。其次可采用性誘劑誘殺,誘集器最好采用干式誘捕器,每畝均勻放置6個誘芯[3]。發生較重田塊可在6月中下旬1代玉米螟幼蟲蛀莖前噴施蘇云金桿菌(Bt)防治。
6.2 粟芒蠅。7月上、中旬為2代粟芒蠅蛀莖為害盛期,利用成蟲對腐魚氣味的趨性,可在6月下旬開始在田間布置腐魚誘蠅器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落卵量。發生較重地塊可用1.5%除蟲菊素水乳劑1 000倍液全田噴霧,并著重在心葉施藥。適期早播,有利于降低粟芒蠅為害[4]。
6.3 雙斑長跗螢葉甲。在成蟲盛發期噴施3%印楝素1 000倍液防治,間隔5 d噴1次,連噴2次。
6.4 粘蟲。當田間粘蟲處于3齡以下時用蘇云金桿菌Bt或1.5%除蟲菊素1 000倍液噴霧防治。成蟲盛發期可采用谷草把法或糖醋液+殺蟲劑誘殺成蟲。
6.5 谷瘟病。田間初見葉瘟病斑時,用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間隔5~7 d再噴1~2次。為防治穗瘟,抽穗前可針對穗部再防治1次。
6.6 白發病。當田間出現灰背、刺猬頭、槍桿等癥狀時,要及時人工拔除,并帶出田外深埋或銷毀。
6.7 粒黑穗病。乳熟期調查發現籽粒呈青灰色,碾碎后內部全部為黑粉的谷穗,拔除病株,并帶出田外深埋或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