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明
摘 要:劇本殺是一種具有推理性質的角色扮演游戲,本文以劇本殺內容監管現狀為基礎,分析劇本殺內容監管的幾個問題,從而提出劇本殺內容監管的著力點,助力劇本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劇本殺 游戲審核 內容監管
劇本殺游戲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是一種由多名玩家共同扮演劇本角色,自由演繹劇本內容,推動劇情發展,共同尋找真兇的推理類桌上游戲,起源于英國派對游戲“謀殺之謎”。[1]《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劇本殺門店數量突破1.2萬家,到2021年4月,全國劇本殺門店數量就已經達到4.5萬家。劇本殺已成為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前三名,僅次于看電影和運動健身。而從年齡層次來看,超七成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超四成用戶消費頻次在一周1次及以上。[2]其中,學生群體占比較高,約占28%。隨著劇本殺規模持續擴大,越來越多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被吸引,內容監管等問題也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違禁內容的存在,顯然不利于學生群體的健康成長,所以內容監管進程急需加快。
一、劇本殺內容監管現狀
從《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數據可以看出,劇本殺玩家主要是年輕人,甚至包括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三觀”還未穩固建立的情況下,對事物的認知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劇本的不良內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價值判斷失當、心理不適、暴力傾向甚至模仿犯罪等不良后果。因此,加強劇本殺內容監管迫在眉睫。當前劇本殺內容監管已針對全國范圍和部分地區出臺相關管理制度,政府機構已組織專項行動小組展開了一系列檢查行動,行業內也積極響應政策聯合發布了相關內容倡議書,劇本內容也在不斷創新,越來越多正能量、立意本獲得玩家喜愛。這是劇本殺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政府和行業共同努力的結果。
(一)發布內容監管制度
本文先梳理劇本殺興起以來發布的內容監管制度。監管范圍從地方到全國,當下主要集中在地方管理。劇本殺的快速發展,在豐富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文化娛樂消費需求的同時,部分商家為了制造噱頭,宣揚血腥暴力、恐怖驚悚、迷信靈異、校園暴力、涉及毒品等不良內容。這一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包括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和家長都呼吁加強對劇本殺監管。行業協會、企業也自發行動,希望政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規定,并在行業內發起聯合行動。以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為代表,于2021年3月宣布成立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并在成立當日通過了《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沉浸式劇本娛樂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和《推動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健康發展行動倡議》。再到地方乃至全國范圍出臺內容監管政策。上海、天津、遼寧等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先行將密室劇本殺納入監管并出臺相關文件。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國范圍將劇本殺內容納入管理。
發布的一系列規定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點。一是重點指出了當前沉浸式劇本殺行業存在的抄襲盜版、優質內容稀缺、劣質劇本泛濫、行業生態安全有隱患以及劇本模式缺乏明確的延長價值鏈等問題。二是針對目前行業內存在的原創精品不足、不良內容頻現、侵權盜版嚴重等問題,明確提出故事劇本、設定情節不得違反“十條準則”,進一步規范劇本殺內容管理。三是在全國范圍內,重點提出要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對劇本內容、適齡提示、對未成年人的開放時間等進行了細致規定,要求剔除過度渲染血腥、暴力、色情的因素。
發布的內容監管制度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內容監管制度日趨完善。從出臺的管理辦法等文件來看,先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起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然后針對問題制定管理標準,設置監管紅線,再到針對重點問題進行細致規定,提出要求。二是監管范圍從地方到全國,主要集中在地方監管。從地方相關部門將劇本殺納入監管到針對全國范圍出臺劇本殺內容監管文件,監管覆蓋面由點到線,監管范圍由小到大。但目前劇本殺的監管主要集中在地方層面出臺相關政策展開監管行動,以及行業自發或是根據地方政府機構文件要求進行自查。針對全國范圍的較少,且正處于政策過渡期。三是重點關注劇本內容、版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從提出問題到制定標準再到針對重點問題進行監管的三個階段,均圍繞著劇本內容、版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三個問題進行深入監管,表明劇本內容、版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是劇本殺目前監管的重中之重。
內容監管相關制度的出臺,一是讓劇本殺內容創作者看到希望,版權保護的提出意味著國家的重視,同時也在不斷為劇本殺版權保護做出努力。二是讓不良商家規范運營,重視劇本的正規渠道獲取,讓劇本內容監管有法可依,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成長環境。
(二)劇本審核日趨規范
劇本殺在青少年群體特別是大學生創業就業、豐富文化供給、滿足社交娛樂消費需求方面有積極作用。劇本作為劇本殺的核心競爭力,劇本內容的把關是重中之重。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就劇本殺的內容審核已制定了相關的規定,并針對劇本抄襲、盜版等問題提出了要求。
一是明確了內容審核尺度。《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備案管理規定》是全國首個對劇本殺內容審核尺度做出具體要求的城市,提出使用的劇本內容不得含有民族歧視、違反國家宗教政策、宣揚淫穢、色情、賭博、暴力、毒品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等十種情形。同時設置了內容審核標準,為保證內容原創性,通過制度手段規范劇本抄襲、剽竊等行為。
二是提出了建立自審制度?!蛾P于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指出,嚴格進行內容管理,應該使用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劇本。并提出設置政策過渡期,要求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內容自審制度,配備內容審核人員,實施相應的技術監管措施,對經營中使用的劇本等內容和活動進行自查與管理,保障內容和活動的合法性。
三是部分地方出臺了管理辦法,將線下發行的盒裝劇本納入傳統出版管理,明確要求公開投放市場的劇本產品應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否則可按照非法出版物予以清理整治。成都等部分城市已經建立了版權確權和內容審核機制,增加劇本殺內容審核環節,避免劣質內容流傳到市場上。
(三)內容監管展開行動
自劇本殺在國內興起以來,劇本抄襲、盜版等問題頻發,政府部門、行業等均針對劇本內容開展了相關行動,更多正能量、立意好的劇本獲得玩家喜愛推薦。
安徽、江蘇、黑龍江等地方政府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建立了專項檢查小組,展開了一系列排查整頓工作,同時建立了劇本審查專家小組,重點核查劇本是否涉及暴力、血腥、恐怖、色情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或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并提出整改意見。
行業協會、商家根據相關管理文件精神展開一系列行動。如劇本殺行業內曾聯合上萬家店鋪形成聯盟,抵制涉及黃色、暴力、血腥內容的低俗劇本。陜西省版權協會、江蘇省版權協會、廣東省版權保護聯合會、天津市版權協會、山西省版權協會積極響應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出臺的相關管理文件要求,聯合劇本殺行業從業者發起“保護版權,激勵創新,呵護劇本殺行業新生態”的倡議書。商家根據要求進行劇本自查。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上海、遼寧等地已經開始推行“劇本殺”劇本自審,規定了劇本及故事情節中不得出現的情形及從業人員、演職人員不能實施的行為,并將劇本向文旅部門備案。
正能量、高立意已成為劇本殺深受歡迎的內容題材。當下內容創作者以及整個行業在面臨內容監管問題思考突破口,如通過將劇本殺與紅色研學游相結合,以當地紅色歷史為背景創作紅色劇本殺,吸引了大量游客;或是通過“景區+劇本殺”的模式,充分利用景區場景;也可進行定制高端劇本殺,增強玩家體驗感和可玩性。北京海淀警方與中國人民大學、美團推出的反詐劇本殺《王詐》走入大學校園,以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學生們成為反詐宣傳員,同樣從反詐宣傳為主題的熱門劇本還有《來電》《殺豬》等。在美團APP飆升劇本榜中,關注社會現象的劇本《鯨落》、致敬藝術的《第十藝術》等立意本,都紛紛上榜,收獲了不少用戶好評。美團平臺數據顯示,14天內,以《王詐》等劇本為代表的正能量劇本殺線上預訂量月環比增長達66%。[3]
二、劇本殺內容監管的幾個問題
(一)內容監管主體職責不明確
我國劇本殺行業屬于剛起步的新興產業,目前劇本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商家為了博取眼球,獲得經濟利益,大肆宣揚暴力等不良內容。且部分地區還存在相關制度缺失的問題。作為新興娛樂方式,劇本殺內容監管在意識形態導向、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方面沒有參考文件,如何監管、引導成為問題。目前除了上海文旅局對劇本殺備案出臺了相關制度外,其他地區對劇本殺內容審核缺乏相關制度的管理,行業處于自發自為較為主觀的狀態。加上劇本殺內容監管職能分散于文化旅游、市場監管、公安、消防、衛生等多個主管部門,相關領域缺少針對性規定,導致監管主體協同作用未完全發揮,影響監管成效。
(二)內容審核監管難度大
結合劇本殺內容監管情況,一系列監管制度出臺以來,劇本殺開啟內容監管模式,主要集中在地方管理層面,且正步入實施管理辦法階段,各方面還未成熟,更高層次的監管還未能實現,仍然有很多針對性標準需要制定,如劇本殺內容監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內容審核方式、具體流程和審核維度,劇本殺店家對內容審核流程也不了解,且劇本數量較多,審核工作難度較大。
(三)創作內容監管盲區仍存在
從劇本殺內容監管現狀來看,目前發行方對劇本內容審核未形成統一標準,導致劇本的發行準入門檻低。內容創作者的劇本創作能力不一,市場對劇本的需求量大,造成了劇本數量激增,劇本質量有高有低。由于行業市場發展較快,目前沒有出臺標準化、可參考的行業規則,針對劇本殺創作內容的監管客觀上存在盲區,這讓商家通過推送不良劇本殺非法贏利有了可乘之機。同時目前僅遼寧、上海、重慶等地對此出臺了相關地方性規定,但這并不能在全國范圍內統籌解決有關問題。
(四)版權保護亟待加強
近年來,電商平臺出現大量劇本殺電子版和實物版的銷售。一是沒有形成針對劇本殺的版權保護機制。劇本殺行業還未形成版權保護意識,未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且沒有針對網絡平臺盜版劇本的相關懲罰措施,未形成版權所有方相應的維權渠道,維權難度較大。二是部分商家惡性競爭購買盜版。劇本殺具有低復購特點,商家需要大量購買劇本以此吸引玩家,部分商家低價惡性競爭,為了降低成本,選擇購買盜版。且劇本抄襲成本小,助長了部分追名逐利者的歪風邪氣。三是劇本抄襲以及同質化現象存在。隨著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優質專業的劇本創作者成為劇本殺商家爭奪的對象,但隨著劇本殺行業的不斷發展,優質劇本的輸出速度跟不上,劇本同質化現象嚴重。
三、劇本殺內容監管幾個發力點
(一)確定內容監管主體
劇本殺作為新興文化產業,在歸口管理方面需要明確,需建立協同監管機制,確定內容監管主體,發揮內容監管主體作用,組建一支全面支撐劇本殺內容的監管隊伍,協同文化、出版等機構整合力量,聯合進行內容監管。要強化主體責任,盡快在全國范圍建立內容自審制度,依據具體法規條例,對劇本內容進行自查自審。
(二)搭建內容監管要素平臺
重視內容監管工作,積極開展內容監管相關工作,搭建內容監管平臺;研制統一的內容監管機制,實現全國范圍內劇本殺網上平臺內容監管,推動劇本殺有序發展;搭建內容審核平臺,統一內容審核標準,探索劇本殺內容發行等運行模式;搭建劇本交易平臺,引導內容集約化生產和體系化發展,打造行業性、區域性劇本內容交易平臺,集成內容確權、分發等功能,實現內容服務一體化。
(三)健全內容審核機制
全國各地出臺了相關制度??蓞⒄丈虾J谐雠_的《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備案管理規定》對全國各地區的劇本殺內容審核問題制定規則,并組織專業人員參與內容審核全過程。新增劇本殺版號核發。優質的劇本是劇本殺的核心,建議國家出版管理部門在出版社原有書號核發的基礎上,給出版社新增劇本殺版號核發,將線下盒裝劇本殺歸至出版社的出版物管理范圍,將線上劇本殺APP及其分發平臺分別歸至網絡游戲和網絡文學的管理范圍,完善作品創作的審核流程、內容范圍、評價體系,以保證正確的政治導向、健康的審美取向,傳播主流的、正向的價值觀,防止有違法律、社會公德、公序良俗的內容傳播。
(四)建立版權保護相關機制
構建版權保護體系。建立適合劇本殺劇本內容申請版權保護相關機制,通過政府指導行業協會的方式制定標準規則,規范引導版權交易、加強版權保護培訓宣傳等。同時,加強與版權保護機構合作,建立專業性版權維權服務,暢通劇本作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渠道。由國家相關部門建立內容審核和版權交易保護中心,通過版權局或第三方機構,加強對內容創作、發行使用等環節的內容引導、審核、保護與交易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追責和保障制度。只有對盜版、抄襲內容實施懲治措施,才能有效減少盜版事件發生。強化版權意識,大力整治劇本侵權盜版行為,有力遏制侵權盜版行為對劇本殺發展的不利影響。
(作者單位系重慶華略數字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