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波
摘 要:今年“4·23世界讀書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為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致賀信,號召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全民閱讀是推動大眾實現精神富有的重要舉措。根據浙江省委數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一體推進的要求,基于當下全民閱讀工作資源力量未整合、服務讀者不精準、全民閱讀覆蓋有盲區、考評體系不完善四個痛點難點堵點,浙江省委宣傳部和浙江出版集團聯合提出了數字化改革背景下浙江省全民閱讀解決方案,設計了全民閱讀應用“一艙兩端四場景四數據庫”的總體架構。2022年3月,“全民閱讀在線”已列入浙江省數字文化系統“文明惠民”項目予以重點推進。同年6月,系統上線。本文以此系統為例,探索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的全民閱讀數字融合發展道路,以期為全民閱讀高質量高水平發展提供可行的路徑。
關鍵詞:全民閱讀 數字化改革 共同富裕 融合發展
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傳承文明、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從“倡導全民閱讀”到“深入推進全民閱讀”,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已連續九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全國“兩會”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此背景下,全民閱讀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推動全民閱讀數字融合建設成為全民閱讀推廣工作向縱深邁進的突破口。
本文基于浙江省在全民閱讀工作實踐中遇到的資源力量未整合、服務讀者不精準、全民閱讀有盲區、考評體系不完善等四個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從治理體系和服務生態入手,探索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的全民閱讀數字融合發展道路,以期為全民閱讀高質量高水平發展提供可行的路徑。
一、全民閱讀數字融合發展現狀
閱讀是內容生產者和接收者基于文字和媒介實現的信息獲取與傳遞的過程。全民閱讀作為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超越原有形態的數字化融合發展模式正在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范式,對增加國家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后勁、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這種以數字化轉型為整體驅動的變革,正系統性重塑全民閱讀內容生產方式、精準服務方式、評價考核方式,滿足了全民閱讀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需求,正在成為提升國民綜合閱讀率的重要因素、加快文化強國建設的關鍵變量、推進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橋和船。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讀書外,隨著閱讀設備的普及、閱讀內容的多元化,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創新而出的閱讀產品、閱讀服務、閱讀社交等內容形式與服務,逐步把人們帶入一場讀、聽、看、互動的盛宴,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屏對屏的方式暢享數字閱讀生活。新華字典APP、中國詩詞小課、國韻承傳APP、《皮影中國》AR繪本、5G云游博物館、番茄小說AI朗讀等應用為人們提供了專業化、場景化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博庫、文軒、京東、當當、天貓等電商平臺為人們提供了足不出戶的云探店、云購書。得到、喜馬拉雅、懶人聽書、蜻蜓FM、企鵝FM等有聲平臺為人們提供隨時隨地的知識“新聲活”。抖音、快手、西瓜、小紅書等短視頻直播平臺為人們提供了可視化的內容服務。國家圖書館、各省市圖書館更是提供了專業文獻、論文的數字資源模塊,讓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此外,由于疫情期間學生上網課學習、上班族居家辦公,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閱讀數字化潛力。可以說這些閱讀方式和閱讀形式的變化,新老媒介閱讀相互借鑒和融合成為新時代全民閱讀的顯著特點,其整體性的社會閱讀場景重構對全民閱讀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民閱讀迎來了數字融合時代。
在外力和內力共同作用下,浙江省全民閱讀數字融合工作亮點頻現,線下閱讀活動走進了圖書館、書店以及山區26個縣邊遠鄉鎮鄉村,在多地形成了參與人員范圍較廣、頗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品牌活動;而線上閱讀活動則通過電視、電臺、手機APP等多種渠道向讀者傳遞著不一樣的書香韻味。但“百花爭艷”中也暗藏“目不暇接”的迷茫,真正實現全民閱讀數字融合還存在現實瓶頸。
從之前全民閱讀的落實效果看,主要有資源力量未整合、服務讀者不精準、全民閱讀覆蓋有盲區、考評體系不完善四個痛點、難點、堵點。資源力量未整合主要表現為各類閱讀陣地、閱讀活動、閱讀推廣隊伍組織松散,不同主管部門管轄的閱讀陣地“各自為政”,尚未形成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大格局。亟需通過數字融合,建立多跨協同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實現資源共享效益最大化。服務讀者不精準主要表現為閱讀服務存在供需對接不精準、不匹配的問題,為讀者選好書、薦好書、借好書、購好書、推送讀書活動的智能化、個性化服務體系尚未形成。亟需發揮數字化技術優勢,為閱讀服務提供定向引導,數據驅動各級單位推出更為主動、更為精準的閱讀產品和服務,縮短用戶和服務的距離,實現情景式精準觸達用戶。全民閱讀覆蓋盲區主要表現為全民閱讀主要針對青少年、老年、閱讀障礙者、農村地區等特殊困難人群的需求,尚未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亟需借助數字化手段,為特殊困難人群提供定制服務方案,并整合社會服務資源,確保全民閱讀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實現全民閱讀“共同富裕”。考評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全民閱讀評價體系未建立,全民閱讀工作成效無法科學有效評估。同時,省級橫向全民閱讀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齊抓共管的合力尚未形成。亟需建立一套全民閱讀考評方案,融合數字賦能,形成“多跨、協同、精準、智能”的考評體系。
二、“全民閱讀在線”在浙江全民閱讀數字融合發展中的成效
2021 年浙江在全省部署開展數字化改革,提出“一年出成果、兩年大變樣、五年新飛躍”戰略目標。2022年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體系迭代升級為“1612”體系構架——第一個“1”即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平臺+大腦),“6”即黨建統領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法治六大系統,第二個“1”即基層治理系統,“2”即理論體系和制度規范體系,形成了一體融合的改革工作大格局。全民閱讀作為浙江數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頂層設計的宏觀指導下,在現實需求的推動下,浙江省委宣傳部和浙江出版集團聯合針對浙江在全民閱讀開展中遇到的資源力量未整合、服務讀者不精準、全民閱讀有盲區、考評體系不完善四個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通過“一艙兩端四場景五數據庫”為核心的整體架構,精心設計了對應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開發建設了“全民閱讀在線”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實現了三個方面的改革突破。
(一)上下聯動、左右貫通,形成四個多跨協同圈
通過打通不同內容載體、部門組織之間的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讓人們可以便捷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內容、講座活動等信息,并與他人進行分享、討論和互動,使信息的交互變得全面和立體化。
在數據多跨方面,協調各主管單位,打通全省圖書館、城市書房、實體書店書吧、書院和藏書樓、職工書屋、農家書屋等閱讀陣地數據資源。通過大數據對讀者購書、借書、讀書社群等情況進行數據歸集,形成全省讀者閱讀習慣精準畫像,出版單位可據此合理調整出書結構、指導創作生產,還可以直接減少目前普遍存在的出版物庫存與低效流通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降低出版單位的運營成本。
在部門多跨方面,打通宣傳、網信、教育、文旅、工會、團委、科協、社科聯、文聯、作協、婦聯、殘聯等二十多個部門,實現業務協同、數據協同。實現各級各部門業務信息良性互動,終端用戶高效觸達,確保文化惠民政策、活動真正落到實處,持續激發全民閱讀社會活力。
在層級多跨方面,通過省、市、縣、鎮、村五級協同管理機制,推動實現全民閱讀管理服務一體化、系統化、閉環化。
在閱讀平臺多跨方面,匯集火把知識、咪咕閱讀、微信讀書、得到、喜馬拉雅等多個線上閱讀和知識服務平臺,融合“圖+文+音頻+視頻”全媒體資源。有效提升了浙江全民閱讀公共服務能力,破解資源力量整合、精準服務讀者兩大難點。
(二)全數據決策支持,形成三個考核管理閉環
為在全民閱讀工作中實現高效治理,以《浙江省全民閱讀評價指標體系》為牽引,通過大數據及智能分析技術,設計了評價考核閉環、“你選書,我買單”精準服務閉環、實時感知和預警反饋閉環三個考核管理閉環,實時呈現各地市、各部門、各陣地全民閱讀工作情況,讓全民閱讀工作可量化、可統計、可評價,充分發揮“智慧大腦”作用。
評價考核閉環主要是根據本級公共閱讀服務指數和居民個人閱讀指數,產生上級管理部門實時評價指數,上級管理部門反饋考核結果,督促本級主管部門提高全民閱讀工作水平和能力,形成全民閱讀評價考核閉環。
“你選書,我買單”精準服務閉環主要是根據通信和閱讀行為數據,為讀者精準推送周邊新華書店或線上購書平臺,讀者選書下單完成借書,圖書館后臺買單,讀者閱畢還書時僅需歸還至方便的公益閱讀陣地(圖書館、城市書房、社區書屋、農家書屋等),由圖書館統一調度入藏或再出借,形成精品圖書選、借、購、還、藏全覆蓋一體化閉環管理。
實時感知和預警反饋閉環主要是通過運用AI模型庫,對中央要求、省委部署、群眾期盼的多維度數據信息進行抓取、分析、清洗,實現出版單位選題策劃、出版全過程審讀巡查實時感知、省級主管部門審核轉報、中宣部CIP核發、市場評價實時預警,形成主題出版實時感知、導向監管預警反饋閉環。
(三)全流程協同聯動,形成四個工作推進機制
全民閱讀公共服務的目的是實現提高全民閱讀整體水平。為此,需要建立全民閱讀工作推進機制,提升全民閱讀服務效能。在實踐中,建立了精準全民閱讀工作管理機制、精準閱讀服務供給機制、數據反哺內容生產機制、面向讀者的閱讀激勵機制四項工作推進機制。
精準全民閱讀工作管理機制主要為打通多跨協同、齊抓共管的全民閱讀考核管理閉環,實現全民閱讀工作可量化、可統計、可總結提升,推動全民閱讀工作模式由各自為戰向全面協同、齊頭并進的系統治理轉變,提升浙江全民閱讀整體智治水平。
精準閱讀服務供給機制主要為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人們的行為,智能推送好書推薦、同城活動導讀導購等閱讀服務,打通全民閱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解決好書信息、讀書活動觸達難題,提升全民閱讀公共服務能力。
數據反哺內容生產機制主要為發揮應用數據聚合、精準畫像優勢,為高質量內容創作提供科學有效的選題策劃、營銷推廣指導,推動內容創作向數據驅動的精準選題過渡,提升出版單位創作生產能力。
面向讀者的閱讀激勵機制主要為創設積分激勵措施,引導人們積極參與閱讀,培育民眾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推動民眾從被動閱讀向主動閱讀轉變,激發全民閱讀社會活力。
“全面閱讀在線”應用自2022年6月上線,已擁有“浙里辦”“浙政釘”入口,即將開通“微信端”入口。服務端擁有實名注冊用戶105萬余人,日活用戶超2萬人,最高日活18萬人,入駐讀書會8764個,貫通各類閱讀陣地22223個,歸集閱讀活動信息92324條,閱讀服務好評率96%,已成為數字文化領域高頻應用。已連續兩次(每兩月評比一次)獲得浙江省委宣傳部最高的五星評價。基于該應用的考核數據智能匯集、分析功能,創新出臺了全國首個《全民閱讀評價指標體系》。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對“全民閱讀在線”進行批示,要求出版局關注并跟蹤浙江“全民閱讀在線”數字化應用平臺的建設及應用情況,初步感到此平臺在治理理念、工作機制方面均有所創新。中宣部《宣傳工作》簡報專門刊發《浙江打造“全民閱讀在線”提升全民閱讀體驗》,予以全國推廣。
三、“全民閱讀在線”在浙江全民閱讀中的經驗
秉持“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初心,“全民閱讀在線”著眼于閱讀陣地建設、閱讀活動推廣、閱讀精準服務等核心業務,從閱讀供給、閱讀治理兩個維度,對全民閱讀數字融合進行探索,以期對我國全民閱讀數字融合建設提供新思路。
(一)數字融合多元孵化閱讀供給
隨著跨媒體、多屏幕、多終端應用已全面融入人們的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內容傳遞的智能化、平臺化、場景化,使人們的閱讀方式日趨多元化、個性化和移動化。“全民閱讀在線”通過豐富可供選擇的閱讀內容、精準不同人群閱讀服務、豐富閱讀場景,使用戶通過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閱讀活動、閱讀內容,養成閱讀習慣,共享閱讀資源,實現一種或多種交叉整合式的閱讀方式。
在內容服務方面,建設了“閱選好書”場景。通過接入各數字內容平臺,實現海量數字內容資源整合。在這里,讀者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享受讀書、聽書、借書、購書、查詢閱讀活動、查找閱讀陣地等服務,將閱讀氛圍傳遞到每個角落。“借好書”中讀者不但能查看到身邊的圖書館,而且能查詢到所需圖書的狀態。在“購好書”中讀者不但能查看到身邊的書店,而且能查詢到所需圖書的庫存。還支持一鍵購買、實時派送。只要在新華書店3-5公里范圍內,訂單馬上就能送到手,滿足了用戶對內容的全方位需求。
在內容、活動精準推送方面,建設了“閱享書香”場景。通過中國移動大數據分析,根據讀者定位和閱讀喜好,精準推送附近的閱讀陣地以及讀者感興趣的同城活動,營造“愛讀書”氛圍。在“知識圖譜”模塊,AI模型會根據讀者的閱讀興趣精準推送知識詞條、圖書、新聞等,滿足了用戶不必查找、自動推送感興趣內容的需求。
在特殊人群服務方面,建設了“閱來越好”場景。為沉迷網絡未成年人、山區26縣兒童、老年人提供專屬服務,讓特殊人群可以在便利的閱讀服務中更好地吸收知識,實現全民閱讀“一個也不能少”。
在閱讀社交方面,建設了“共讀好書”模塊。提供創新的閱讀體驗,讀者可以邀請朋友共讀一本好書,在線切磋讀書心得,且形成了自發的書友會。
(二)全民閱讀治理走向體系化
站在新的起點、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推進全民閱讀長效機制建設,形成數字化治理體系。“全民閱讀在線”通過制度重塑、系統重構和對數據信息的統一集成、智能分析、科學評價,實施全民閱讀工作決策、執行、預警、服務、評價、反饋、提升等數字化協同工程,推動實現全民閱讀工作治理精準化、服務讀者需求高效化、出版管理決策科學化。
在跨單位協同方面,建設了陣地效能評估場景。打通各級職能部門和閱讀陣地,改變了不同主管部門管轄的閱讀陣地“各自為政”的局面。通過該場景,目前全省近2萬個閱讀陣地建設、公共閱讀服務指數、借購數據、使用活躍度等情況都可以通過管理駕駛艙實現一目了然,形成了全省全民閱讀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大格局。
在精準服務方面,建設讀者行為畫像場景。運用AI模型庫,該場景通過對讀者購書、借書、讀書社群等情況進行數據歸集,形成全省讀者行為習慣精準畫像,實時呈現讀者消費報告,出版單位可據此合理調整創作生產結構、科學高效開展選題策劃,閱讀陣地可據此在預算范圍內合理安排購書品種及數量。這里有一個創新推廣項目“你選書,我買單”服務,即讀者線上線下選書、圖書館支付買單、一鍵借閱閃送到家,讀完后所在區域圖書館、農家書屋均可實現通借通還。由圖書館、農家書屋支付書款,真正做到圖書館、農家書屋買什么書,讀者說了算。
在信息精準互通方面,建設了活動精準觸達場景。該場景既集成各地各部門各類閱讀活動資源,實時對全省閱讀活動開展情況、滿意度進行評價,又可進行自上而下的品牌活動下達和自下而上的活動需求上報,雙向統籌管理。比如,圍繞山區26個縣春苗行動,可實時呈現送書、送活動、幫建少兒閱讀基地等具體情況及成效。反過來,也可由各地申報需求類型類別,自動感知匹配資源調配部門,實現“你點我幫”閱讀賦能26縣。
在各單位效能評價方面,建設了服務端建設能力畫像場景。解決了以往全民閱讀評價體系未建立、居民綜合閱讀率指標數據單一、不夠系統科學的問題。現在,根據全民閱讀評價指標體系,實時生成各地全民閱讀指數排名,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感知各地各部門工作短板,上級實時預警督辦,下級實時整改反饋。
四、結語
在數字化時代,閱讀面臨著多元化的選擇,全民閱讀形式也需要基于大數據技術不斷創新。只有在根本上推動固有模式變革,才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改革。相信這樣的整體解決方案必然會在深入推進全民閱讀重大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快推進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
(作者單位系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