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健
馬耳他素有“地中海心臟”之稱,北邊與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相隔90公里,南邊距非洲大陸280公里,往東是希臘和土耳其。
馬耳他集歐亞非多元文化景致于一身,兼具南歐的靈魂,北非的風情和中東的氣質。千年來,腓尼基人、羅馬人、拜占庭人、諾曼人、西班牙人、圣約翰騎士團、法國人和英國人在馬耳他建造起各具風格的神廟、教堂、城堡和宮殿,保存完好,使馬耳他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密集的國家。
多元文化造就了馬耳他的“電影童話”。無論是動人的愛情故事,詭譎的秘密行動,還是街頭追逐和古堡尋蹤,都可以在馬耳他找到理想的取景地。在馬耳他政府布局和支持下,馬耳他早已是全球著名的電影外景地,贏得“地中海好萊塢”之譽。
1979年由羅伯特·奧特曼執導、好萊塢已故喜劇明星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真人版愛情喜劇《大力水手》在馬耳他北岸安克海灣的城鎮梅利哈郊區拍攝。“大力水手村”由17座木屋構成,后來被悉數保留,成為旅游勝地。
2000年由拉塞爾·克勞主演的奧斯卡獲獎電影《角斗士》,在馬耳他用灰泥和膠合板“復建”起高達15.8米的羅馬競技場。拍攝期間,飾演奴隸主的英國影星奧利弗·里德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一間酒吧飲酒時猝死,里德坐過的座椅周圍如今擺滿鮮花和留言卡。
布拉德·皮特在馬耳他拍過三部電影,第一部是2003年的《特洛伊》。拍攝完畢,皮特迷上了馬耳他,2013年由其制作并主演的《僵尸世界大戰》也選擇馬耳他作拍攝地,安吉麗娜·朱莉曾帶著六個孩子到馬耳他“探班”。2015年布皮特第三次來到馬耳他,拍攝由朱莉自編自導自演的《海岸情深》。這部影片的拍攝地選在馬耳他第二大島戈佐島的姆賈爾-希尼灣,皮特和朱莉在其中演繹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的婚姻之路。
馬耳他古老的瓦萊塔城和姆迪娜城用其與北非相似的乳黃色城市基調,將時光拉回到中世紀的“圣約翰騎士團”年代。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慕尼黑》將外景地全部選在這里,馬耳他在片中充當了11個國家的“角色”。
馬耳他駐華大使卓嘉鷹介紹,《慕尼黑》中出現的干船塢是“中國造”。所謂“干船塢”,就是在海邊挖建的用于維修船只的大池子,有70個籃球場那么大,能裝下30萬噸級的大船,連航母都可以容納。1970、1980年代,總計有800多名中國工程師和工人來到馬耳他建干船塢,他們的勞動成果后來在當地被稱作“紅色中國大塢”。
馬耳他的地中海電影制片廠擁有全歐最大的拍攝水池,可搭建任意海景。2013年上映的《菲利普斯船長》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取材于理查德·菲利普斯上尉在2009年被索馬里海盜劫持的真實事件,這個水池“物盡其用”。《菲利浦斯船長》榮獲當年六項奧斯卡提名。在這個水池里拍攝過的電影還有《孤筏重洋》《獵殺U-571》等。
《西姆沙號》于2014年發行,反映的是2009年發生的偷渡客事件。馬耳他女導演麗貝卡·克雷莫納首次執導長片,全部演員都是馬耳他人,在馬耳他拍攝,影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英國調查公司Verve 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20年中累計有242部電影在馬耳他取景。影視業為馬耳他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帶動酒店業、交通和物流業、餐飲業、服裝制造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2018年,馬耳他因對電影行業的特殊貢獻當選“歐洲文化之都”。
為支持馬耳他電影產業和電影服務業發展,馬耳他于2000年設立國家電影委員會,專職協助電影制作和為在馬耳他進行電影拍攝提供專業設備、場地和各類專業人才。電影委員會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外國劇組到馬耳他取景拍攝的獎勵政策,例如將馬耳他拍成其他國家,馬耳他政府將返還劇組相當于拍攝成本25%的現金;如果把馬耳他拍成馬耳他,返還比則提高到27%。
馬耳他財政部長主管電影業并提出一系列倡議,頒布各種融資激勵措施,助推電影產業獲得空前增長。2013年以來在馬耳他拍攝的電影總計超過50部,吸引了200多億歐元的外國直接投資,馬耳他已成為能向全球影人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國家。在電影業推動下,馬耳他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旅游業日益繁榮。
今年是中國、馬耳他建交50周年,卓嘉鷹大使期待更多中國影人與馬耳他共筑電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