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來,以互聯網等技術發展為載體的網絡技術、網絡資源結合快速、便捷的傳播方式,不斷沖擊原有中學語文教學的生態環境。為抓住互聯網時代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的機遇,其中學語文教學應該結合互聯網時代特征,注重互聯網+教育、技術的應用。同時,傳統中學語文教學忽略學生讀寫一體化培養,通常將閱讀和寫作教學分離。為發展學生語文讀寫一體化學習能力,中學語文教學需要合理探究互聯網時代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價值、問題,最后探究互聯網時代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策略
【關鍵詞】? ? 互聯網時代? ? 中學語文? ? 讀寫一體化發展
引言:
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互聯網給傳統課堂教學帶來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豐富多樣的海量信息、快捷的信息傳播方式逐漸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形態,并讓傳統課堂教學在優質教育資源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充實和豐富,教師在教育資源的使用中不再受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而且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挖掘自己想要的學習資源。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中,應該結合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和作用,全面增強學生的讀寫一體化學習能力。
一、互聯網時代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發展價值
在知識獲取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教師教學資源和學生學習資源的獲取成本也逐漸降低。尤其是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運用網站收集和整理學生課堂學習和需要教學的資料信息。學生作業布置期間,網絡平臺在作業批改、評價等方面也具有很大優勢。在師生交流方面,可以通過網絡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盡管互聯網時代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內容、方法受到很大程度的沖擊和挑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時代下給其教學開展也帶來很大影響與機遇。基于此,互聯網時代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有利于推動中學語文讀寫教學理念中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中學語文教育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講究的是因材施教,通常運用課文語文課本知識,讓學生完全依托課本進行聽說讀寫的應試表達。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可以人才教育和培養帶來很大優勢。中學語文可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讓傳統語文聽說讀寫的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教師可以運用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模式,重視學生文化素養培育,并將學生素質教育納入到語文讀寫教育的重要課題中。中學語文教學實踐與開展中,應該和互聯網時代產生的認知觀念有機融合,轉變以往只局限于知識學習的硬實教育理念,通過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強化學生文化素養、綜合能力的培育力度。在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和教育開展中,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或平臺,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還會將課堂以外學生實際日常生活與中學語文讀寫教育之間有機融合。互聯網時代下,中學生接收的領域范圍很廣,所以,通過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和課外學習,能夠給中學生價值觀帶來巨大影響。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寫作以及生活資源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價值觀。學生通過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可以拓寬語文學習領域和范圍,增強學習的精神文化素養。總之,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逐漸拓寬語文教育有關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渠道,運用更加細致化的閱讀和寫作教育方式,培養學生高尚品格、鍛造學生堅強意志,進而在學生全面化學習和發展中,提高中學語文讀寫學習水平和效果,為學生的將來閱讀和寫作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互聯網時代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發展,可以讓教師由主導性教育向學生主動性學習轉變。與傳統中學語文讀寫教學模式相比,互聯網時代下,可以構成以學生學習為主導的教育模式,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并適時地向學生分享互聯網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和素材,強化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時代下的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模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讓學生在中學語文課堂學習或者讀寫學習中保持高度的自主性、獨立性。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知識互動體驗、多元化獲取知識的學習環境,使其學生更好地發揮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認知,提升學生參與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性。
第三,互聯網時代逐漸改變中學語文讀寫教育封閉式、問答式的教育方式,可以通過更加開放性、交流性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讀寫能力。在網絡背景下,教師會更加注重學生在讀寫方面的全方位素養培養,并督促引導學生走向正確學習方向,或者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彈性學習、開放式的學習氛圍,令學生在主動思考、探究、討論中,提升學習水平和效率。
二、互聯網時代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發展現狀
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發展,可以彌補傳統課堂閱讀和寫作教學分離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下,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發展有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中學語文讀寫教育一體化發展中,依然存在對互聯網技術、平臺使用不足的問題。并未意識到運用互聯網技術、網絡平臺組織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育的重要性。還是以傳統灌輸式、分離式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閱讀或者寫作能力。教師未能結合互聯網時代優勢,為學生創設和構建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學習的生命課堂氛圍、環境,導致學生參與語文讀寫學習的積極性不強。同時,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可以給學生語文讀寫提供更為廣闊的課外空間,教師應該結合這一機遇,積極采用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在線下進行語文讀寫的學習和實踐。
當前由于部分學校和教師缺乏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所以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課堂教學存在未能優化課外教學空間、活動的問題,并未將課外活動對學生語文讀寫能力培養的優勢發揮出來。在作業布置方面,還是讓學生單獨完成閱讀和寫作作業為主,缺乏網絡在線測試平臺的使用,導致學生參與課后作業完成積極性低下。另外,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育中,未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評價。教師在運用互聯網平臺、技術與學生進行溝通等方面存在不足,并未通過課堂評價做好課后網絡教學引導,提升學生語文學習和讀寫學習效果。
三、互聯網時代中學語文讀寫一體發展策略
(一)構建生命課堂
教師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激活語文閱讀和寫作中的真善美,讓讀寫更加入耳入心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渲染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發展仙境,讓課堂教學未成曲調先有情。信息技術具有聲音、圖像、動畫等功能,可以給學生的學習產生天然的吸引力。教師可以結合圖片、歌曲、視頻,適當地開展語文讀寫教學工作。或者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領悟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內容,通過技術的聲光電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的解讀中學語文課文,通過其耳目一新的課堂教學環境,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在生命課堂的構建中,教師可以組織和開展主題寫作課活動,堅持運用閱讀帶動寫作、運用寫作促進閱讀的原則,要求學生合理地參與到寫作當中,或者開展主題閱讀的相關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積極對主題文章中的寫作方式進行欣賞和學習,實現寫作方法的內化。
教師可以通過學以致用、小牛試刀的方式,為學生設計閱讀和寫作同主題的情境片段練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增強協作意識。比如,在蘇州園林的課文學習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有關的情境、圖片,或者運用景點地圖軟件,引導學生進行三維全景的虛擬游覽,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通過對其圖畫的分析,增強學生閱讀或者寫作的興趣。
(二)優化課外空間
在全面推動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優化課外空間,拓展學生學習的視野界限,增強教育實效性。互聯網時代下,網絡上有許多豐富的海量資源,更是包含百家爭鳴的觀點,可以鍛煉學生綜合判斷能力。讓中學語文讀寫教學實現碎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學生的文化接受習慣。教師如果適當地進行引導,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達到良好效果。
在優化課外空間中,教師可以補充拓展課內所學,要求學生運用互聯網技術或平臺,自主查找與課堂閱讀和寫作有關的資源,通過梳理的方式讓其形成供自己自由取用的學習內容。在對相關資源進行挖掘和分析中,可以包含寫作背景、作者資料、人文典故等。讓學生拓展的內容變得更加靈活多樣。
例如,在文章作者的遷移和學習中,可以讓學生收集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內容,也可以要求學生分析與文章內容相似,其他作者的閱讀主題內容,達到拓展、補充學生學習內容、寫作技巧、閱讀方法等目的。
(三)加強交流評價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該重視學生交流評價等工作,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互聯網時代下,給師生展現、評價、交流等方面帶來很大優勢,有利于拓展學生讀寫空間。教師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的方式,要求學生將自己選所學的閱讀文章和寫作內容展示出來,師生之間也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模式,要求學生在網絡中朗誦作品、發文配圖,通過其技術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在運用網絡平臺及時呈現學習成果的過程中,也有助于教師直接批閱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交流評價過程中,師生之間可以加強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通過信息技術打開教學時空,在信息交流和共享中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態度,并做好師生之間交流、評價等工作。
四、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和發展,應該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構建生命課堂。課堂不僅是素質教育實施的主渠道,也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或者讀寫能力的主陣地。教師應該優化課外空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評價,運用互聯網時代下的技術和平臺優勢,提升學生語文讀寫一體化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馮濤? ?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東城賽博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劉忠強,鐘紹春,王春暉,鐘永江,孫思.基于跨學科教育理念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構建策略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8,03:44-50.
[2]鐘憲濤.中學“陸海空”多維語文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基于專題閱讀為突破的課程整合[J].現代教育,2018,07:59-61.
[3]殷濤.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讀寫品質[J].語文建設,2020,05:77-80.
[4]劉海平.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6:173-174.
[5].新時代的讀寫教學:國際經驗與本土探索[J].中學語文教學, 201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