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多媒體具有諸多優點,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現階段在教學中具有廣泛地運用。文學名著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運用文學名著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培養。現階段的高考中對于文學名著的占比逐漸增多,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結合高考標準以及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文學名著的教學,以此提升實際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從當前高中語文名著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現狀以及將其進行有效運用兩方面進行探析,旨在為日后相關人員的研究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 ? 高中語文? ? 名著導讀? ? 教學研究? ? 多媒體技術
引言:
名著是文學中的經典,其不分民族、國界和語言,是全世界人們共有的寶藏和財富,對于人們精神的發展具有推動和引導作用,名著中的優秀思想能夠對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進行正面影響,為其日后發展打下精神基礎。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科學技術的影響下,人們更加青睞于網絡文學的閱讀和理解,對于經典名著甚至出現了不屑一顧的情況,此種情況使得當下的青少年對名著知之甚少,從而對名著中的情感、思想無法進行有效的理解。基于此,將名著引入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關鍵性作用,而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在文學名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在實現經典與科技結合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即使在高考的“戰場”上也能具有一往如前、奮進的狀態。
一、當前高中語文名著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現狀
為對當前高中語文名著中多媒體運用的現狀進行有效了解,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運用了訪問設計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在此過程中,發現高中語文進行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教”與“學”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進而使得多媒體在教學中無法得到有效的運用,無法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輔助,更無法提升學生學習文學名著的實際效果。
本次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在當地的高中二年級的師生,包括此年級3個實驗班教師、3個普通班教師、高二年級不同層次6個班級的學生。
為提升調查的有效性,對于教師運用的訪談法,而對于學生運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的訪談有效率為100%,對高二學生發放200份問卷,均有效收回。
在訪談法中對教師的問題為教學問題、認知情況、應用意愿三類,每個類別中分別設計了幾個針對現在高中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相關問題,具體見表1。
另一種調查方法是問卷調查法,在實際調查過程中,對學生在文學名著的學習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意愿和需求展開問卷調查,具體調查問題見表2。
經過調查結果的整理和分析發現,在實際高中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媒體技術運用效果無法提升的主要原因為:1.教師對于文學名著教學重要性并沒有給予高度關注。2.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與制約,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認識不夠,并且其不具備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專業技能和水平,顯得更加凸出與嚴峻。3.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形式比較老舊,學生在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下,無法進行自主探究,學生的主體性受到限制。4.多媒體技術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沒有形成相應的教學系統,使得教學效果不夠明顯。其實在實際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對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因此建議教師在高中文學名著教學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二、高中語文名著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對策
(一)依托多媒體設備設置多元化文學名著教學形式
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設備改變傳統用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存在著教學形式單一性的問題,此類問題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創造新型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的多元化。例如,在《家》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在設備上對相關的影視資料、白話文以及文言文的展示,在此種展示下,學生能夠從多方面對名著內容進行理解和,進而達到賞析的程度,提升學生對于文學名著的理解能力,使其在答題過程中能對在解析的角度對題目進行解答。如,往年高考題簡答題中,對于《家》的題目設置:
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來到高家,她在花園里看見覺新站在樹下,她“嘴唇微微動一下,想要說話”,最終還是“轉過身默默地走了”。請說明梅表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
此題目正是考查學生對《家》文章內容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學生對文章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的理解和把握。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深刻的名著文章中的主題思想,還能對文章的核心內容進行解析,在“實戰”演練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問題解答能力,使得自身的文學素養得以有效提升。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名著教學內涵
高中語文教師在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提升教學的多元性,還能擴展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在信息時代的發展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運用,在文學名著教學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絡收集教學資料,使得文學名著教學具有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為學生的日以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三國演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使得書中的人物更加地豐滿,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收集整理,以此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自身學習熱情的基礎上能夠對《三國演義》中的各個歷史事件進行了解和掌握,在進行題目解答的過程中,也能應對自如。如高考題: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綽號,如“水鏡先生”是_____、“臥龍”是_____、“鳳雛”是_____、“美髯公”是_____、“小霸王”是_____、“常勝將軍”是_____。
該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其中任務的理解和把握,在書中的課文中無法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進行全面把握,而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每一個人物都具有鮮活的特征,因此,在進行人物解析的過程中,學生很快能夠將其中的精髓進行掌握,并給出答案。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名著閱讀引導和推薦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自媒體引導學生對名著進行閱讀。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重點在于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對于名著的學習和閱讀積極性比較低,并且也不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在進行名著教學的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性教學。但是,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引薦自媒體平臺,增加學生閱讀的便利性,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微課技術進行名著教學,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優點,使得名著教學能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還能運用碎片化的時間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增加學生閱讀積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在微課中,教師還能通過視頻的制作,對名著進行賞析,并且在微課中教師還能名著中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解讀,學生在此過程中能提升對名著的理解能力,進而拓展知識深度。此外,微課還具有交流平臺和反饋平臺,學生通過交流平臺能夠與同學進行探討自己的看法,對于不會的問題還能在線請教教師,在此種平臺的運用下,問題的解答具有及時性和有效性,而利用反饋平臺,學生能對微課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饋,使得教師的教學設計更加精進,在文學名著教學過程中,更具有有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文學名著的理解效果。多媒體技術具有多元化性質,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多媒體教學,并結合高考題目對文學名著進行全面解析,以此提升學生探究和解析文學經典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技術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能夠提升教師教學的靈活性,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名著閱讀氛圍,激發學生對于名著的實際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進而在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力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文學素養進行提升,為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王國恒? ?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舊城中學
參? 考? 文? 獻
[1]王連云.多媒體教學讓高中語文精彩綻放的路徑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1).122-123.
[2]姜淑玲.多媒體技術參與網絡環境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4).38-39.
[3]朱世群.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743-744.
[4]陳友鋒.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實際中輔助作用的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13.1-43.
[5]黃琪.”真語文"理念下的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研究[D].魯東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