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愈發迅猛。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合了大量的信息化內容,它不僅豐富了教師們的教學手段,也使得初中物理課堂變得多彩又高效。初中物理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初中生對物理和物理實驗的興趣,并具備一定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由于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物理實驗不光可以讓學生實際操作,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操作,很好地迎合了初中生的探究心理。但在融合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 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教學? ? 融合
引言: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不同于小學階段,它是一種經驗型的抽象思維。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將抽象和具象相結合,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若教師能夠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教學中,那么就可以直觀清晰地為初中生們展示仿真實驗動畫,不僅使初中生們更易接受,也使得物理課堂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但其融合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概念的學習和對公式的理解與應用是教學的重難點,大多數時候學生不太容易理解,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較為具體形象的內容,使復雜的內容變得更為簡單,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一來,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比如一些有關電流和磁場的知識點,學生們無法想象出電磁場的樣子,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出磁場中電流的流動,讓學生對這些抽象的知識點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學生直觀的觀察
由于物理學科中有許多微觀世界中的物理概念,學生無法進行直接的觀察,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很難直接去觀察微觀世界,這時物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直觀地展示微觀世界,能夠幫助學生對其展開直觀的觀察,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微觀概念。像是電子和原子的概念,對于初中生來說就比較抽象,且也無法直接觀察,那么教師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些微觀的概念變得更為宏觀且直觀,在多媒體屏幕上為學生們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借助信息技術的還原手段,可以讓學生清晰地觀察到微觀世界,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三)有利于激起學生的興趣
如果學生對一門課程沒有任何興趣,那么也就沒有主動學習的動力,許多學生不喜歡物理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覺得物理知識既枯燥又難懂,所以不喜歡學習物理,更提不起興趣。但是借助信息手段的初中物理課堂改變了課堂呈現的方式,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模式來說,摒棄了枯燥與乏味,融入了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且對物理實驗的開展方式也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在信息技術的依托下,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物理模擬實驗,不僅提升了實驗的安全性,也能夠促使學生在較為真實的物理情境中,進行高效的模擬實驗。學生在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既能夠掌握物理知識,又能夠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通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使得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這也是現階段物理教學衡量教師教學成果及學生綜合能力標準。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參與到每一次的物理實驗當中去,借助信息技術的手段,讓學生親身體驗物理課本當中理論推導的過程,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自行答疑解惑,從而深刻地體會物理的本質。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際動手操作過程中,體會并掌握物理學習的真諦。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現狀
(一)信息化教學模式單調
目前,大多數中學都可以實現信息化教學。但是最為明顯的問題在于,信息化的應用程度很低,使得教學模式也較為枯燥單調。大多數時候只是將多媒體作為播放教學課件或者相關視頻資料的工具而已,沒有發揮其更多的作用。致使這樣的課堂與灌輸式課堂并無太大的區別,只是灌輸者由教師變成了多媒體而已,不能反映出初中生的主體地位[1]。
(二)教學設施有待完善
現階段,雖然教師可以通過全面覆蓋的校園無線網絡,實現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但是會出現網速較慢的現象,從而導致學生的網絡作業上傳和物理實驗操作實時分享受到一定的阻礙。且現存的校內網絡學習資源平臺的利用率也比較低,可以提供給物理教師使用的教學資源也比較有限。故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部分物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可度低
部分物理教師只會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且不愿意使用過多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他們認為物理課堂上已經有豐富的物理實驗了,如果投入過多的信息技術,會令教學秩序變得混亂。故此,部分教師不太習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教學。
(四)部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弱
部分初中物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弱,只會使用多媒體,且還不太能夠熟練地創設物理情境;不會利用電子白板進行互動式物理教學;不會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學生學習成果檢驗;不會利用多媒體設計物理游戲和仿真物理實驗室等。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問題分析
(一)物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融合意識不夠
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學生融入課堂,且利用該技術可以使得物理從課堂里走向生活中。因課堂變得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所以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探究、思考的積極性。但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并沒有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也忽視了實驗操作的誤差。所以使得初中物理教學仍舊停留在過去的階段,顯得了無生趣[2]。
(二)物理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融合水平較低
物理教師的信息技術融合水平整體偏弱,且部分物理教師只是將信息技術當作展示工具,教學的融合也僅僅是將原有的黑板板書轉化到了課件上,仍舊是以大量的講授形式去開展教學,故而不能達到真正的融合目的。
(三)初中生對傳統課堂不感興趣且信息技術素養不足
初中生對傳統模式的物理課堂提不起興趣,而在信息技術融合的課堂也暴露了很多問題。信息化物理課堂需要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完成微課預習或作業提交,甚至還會要求學生進行仿真物理實驗操作。但有的學生不太會應用信息技術,無法完成相關學習任務,還有的學生則會因自制力差,往往沉迷到網絡游戲中,而不去完成學習任務,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
四、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前提
(一)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并開發優質物理教學資源
硬件設施的齊備是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前提。首先,要實現網絡的覆蓋。其次,要提升校園網的網速。最后,還需要為師生提供必要的硬件設備,如電腦、平板電腦等。另外,還要開發更多優質的物理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以便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選取更為適合的內容展開物理教學,為活躍在物理教學一線的教師減輕教學負擔。同時,由于資源的共享性,教學主管部門要將共享資源實現校內共享,提供相應的資金與經費支持,保證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能獲得實時的教學資源,這樣不僅方便教師進行物理教研,也方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二)加強培養物理師資隊伍
物理教學師資隊伍的培養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使教師形成新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其為物理教學提供的便捷。二是要加強物理教師們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梢圆捎枚喾N形式對物理教師進行培訓,同時內容也應該滿足現在物理教學的實際需求。不僅包括課件和視頻動畫的制作,物理實驗仿真模擬等,還應該有一些設備故障解決方案的培訓和網絡資源利用方法的培訓[3]。
此外還要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一般可以采用校內培訓或者網絡學習兩種不同的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學習雖然不受時空的限制,但是由于教師們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家庭,難免會無法集中精力去進行網絡學習,加之網絡學習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監督和引導,沒有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會讓教師們對網絡學習產生倦怠感,故而導致網絡學習的效果相對較差。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培訓,都應該為教師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令教師能夠沒有后顧之憂地進行學習,同時要引入考評機制,通過考核的教師可以獲得相應的證書,以此來激勵教師學習。
(三)建立起合理的教師獎評機制
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學校不僅要為教師們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機會,還要為教師們提供信息技術應用的平臺,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并完善相關的獎評機制。評價方面不能為教師施加過多的壓力,避免教師重視信息技術而忽略了教學本身??梢酝ㄟ^定期組織賽課的形式,為教師提供專業的指導和評價,對表現突出的教師予以獎勵,以此鼓勵教師們積極參與賽課,并使得教師們在賽課的過程當中,加深對信息技術的體會,逐步養成科學應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的習慣。
(四)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
要始終保持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就要使學生真正應用好信息技術教育資源。首先,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是為了輔助學習,而不是提供娛樂,可以采用集體性的教育或者個別指導的形式,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意識。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平臺,去完成相關的物理學習任務。最后,要多為學生提供信息化自主學習的機會,比如可以通過線上的檢測和預習、多媒體模擬實驗、線上討論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明白善于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幫助他們高效學習,從中收獲物理學習的樂趣。
五、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對策
(一)利用信息技術把控課堂節奏
傳統課堂學生要在四十五分鐘內,只依靠教師講解的方式進行物理知識學習,這無疑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而利用信息技術,物理教師可以用交互式的電子互動白板為學生展現圖文并茂、豐富生動的物理學習內容。不僅可以令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更多的互動交流,還優化了物理教學的過程。通過即時生成的學生課堂學習記錄,教師能夠更為有效地把握課堂節奏,以提高物理教學效果[4]。
比如,學習“聲音的特性”,針對不同的聲音,教師可以用互動白板為學生們進行展示。并且可以令學生更為直觀地看到各類音調的波形。且能夠通過波形對不同類型的音調進行區分。而樂音和樂器的原理展示,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為學生更為直觀清晰地展示出來,在了解原理的基礎上,有助于學生后續自己動手制作水瓶琴。
(二)設置信息化物理情境
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需要不斷激發他們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單純地口頭導入與利用信息化手段設置的物理情境相比,物理情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5]。在學生興趣濃厚之時,教師們相機導入,能夠使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并與教師產生互動,有助于學生的高效學習。
例如,“汽化和液化”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置生活情境,并向學生們發問,為什么我們洗過的衣服晾在陽臺上過段時間就干了。學生通過觀看情境視頻并聯系生活實際就會引發思考,也會想為什么會有如此神奇的變化,進而思考,水是怎么干的。教師相機指導,引入“汽化”的概念,就很容易令學生理解了。
(三)優化物理實驗并擴充物理知識
由于物理離不開具體的實驗,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必然要進行實驗演示。但是因為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有些物理實驗會有一定的實際操作難度,或不便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加之,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對于抽象又復雜的物理變化過程沒辦法憑空想象出來。那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仿真手段優化物理實驗,解決一些教學上的重難點問題,并為學生擴充一些課本上沒有呈現出來的物理知識[6]。
比如,“眼睛和眼鏡”中,由于人眼很難用具體實驗操作為學生們進行展示,故此,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完整地將人眼觀看物體的具體原理進行模擬。學生們可以更為直觀清晰地看到模擬過程,并掌握其中的物理原理。此外,還可以為學生拓展攝影成像的原理,能更好地強化并突破關于人眼視物原理的教學難點。
(四)發揮自主探究性實驗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有著許多可以供學生自主探究的物理實驗,但是許多傳統的實驗,由于一些硬件設施的限制。學生不能進行大膽的自主探究[7]。
例如,九年級所學習的“電流和電路”和后面所學的電力學知識,都需要學生們進行實際操作。但是,為了保證電力實驗器材不被損壞,教師會要求學生們規范實驗。如此一來,反倒可能扼殺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信息化模擬出來的“電學實驗室”就很好地規避了各類風險,既保證了學生實驗的安全性,也能夠發揮自主探究性實驗的作用。
六、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過程的注意要點
(一)不能過度依賴信息技術
教師不能完全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代替傳統板書。由于許多教師為了讓自己在課堂上較為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故而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在課前提前制作好物理教學課件,在課堂上只一股腦為學生們播放自己的課件內容。這就完全沒有發揮信息技術的實際效用,反而忽視了傳統物理實驗和課堂板書的作用。教師應該將一些需要吸引學生注意力或比較抽象的內容,放進課件,以便于物理教學的開展。同時還要將教學的重難點和一些必要的重點內容,依舊用傳統板書呈現在黑板上。這樣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內容,也能夠發揮出各種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8]。
(二)協調常規實驗和仿真實驗的關系
需要明確的是,常規試驗和信息技術模擬仿真實驗,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了解物理的規律,但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沒有哪一種實驗可以實現全部的培養目的。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正確選用試驗方法,因各項儀器操作都有其操作要求,常規實驗中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物理儀器,這是仿真實驗做不到的,但在傳統的常規試驗中,學生要自己對實驗的相關數據進行測算,而仿真實驗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規實驗的一些實驗誤差,使實驗數據更為準確[9]。故此,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根據教學的目的,將一些需要用信息技術演示的和需要實際動手操作的實驗進行區分。還可以根據實驗本身的特點,選擇更好的實操形式,以便于學生從多種形式的物理實驗中,體會到物理學科的魅力。
(三)不能將二者盲目結合
教師要把握住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使之與學生的需求相符合,不能過于盲目,且也不能為了結合而使用多媒體。避免出現為了觀看多媒體課件而關掉電燈、關閉窗簾,使學生長時間處于視覺疲勞的狀態,這樣做僅僅是用信息技術擴大了知識的輸出量,容易導致學生降低學習興趣,且也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形成了一定的阻礙[10]。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要結合相關的教學案例分析,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并且不能減少學生動手實驗操作的次數,教師應該把握好結合的尺度。
七、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當今的高效教學手段,它不僅要成為物理教學的輔助工具,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便利,還應該成為初中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工具。在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它雖有很多優勢和積極作用,但它仍然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依舊要發揮傳統物理實驗的作用,使得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羅勇? ? 重慶市銅梁區巴川初級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董慧,宋紅枝.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基礎教育參考,2021(09):49-51.
[2]葉妙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理科園地,2021,17(04):54-56.
[3]毛亮.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與實驗教學融合的反思與探索[J].中國新通信,2021,23(12):207-208.
[4]吳輝蓬.初中物理融合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21(16):61-62.
[5]邵靜.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融合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4):96-97.
[6]鄧國亮,邸得志.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有效融合探討[J].學周刊,2021(08):93-94.
[7]謝洪雷. 人人通平臺下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 2020(09):247-248.
[8]任佳淵.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整合——談對物理課堂習題有效教學設計的實踐[J]. 數碼世界, 2020, No.181(11):124-125.
[9]房丹丹. 淺析融合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20, No.136(02):12-12.
[10]趙虎慶. 巧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J]. 數理化學習(教研版), 2020(04):17-18.